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取消奥数加分,数学培优班仍“一位难求”

2019-06-19 10:12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春怡

前段时间,一些家长的朋友圈、空间被一条信息刷屏:在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上,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成绩是获得银牌的第15名,总成绩排名第6。各路“专家”纷纷分析此次失败原因,中小学学习奥数的必要性再次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现实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中提前获得优势,大家一边“吐槽”奥数,一边把孩子送进各种奥数培优班,这是很多家长的尴尬选择。

先测评再报名,一位难求

“桌子上放着8只杯子,杯口都朝下,如果每次都翻动其中5只杯子,至少翻几次,才能将这8只杯子都翻成杯口朝上?”6月16日,在位于宝龙城市广场附近的一家培优机构,记者翻看着桌上摆放的教材,虽然接待人员一再表示教授内容与奥数不同,但这道小学二年级题目难度明显远远超过了课本,对此,接待人员解释,培优的本质是对于逻辑思维的训练,有些内容看似高深,可只要掌握了方法,其实非常基础,很容易理解,“这点和奥数很类似,它们都能有效提高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方式。”

7月8日至8月13日,16次课,共1500元,平均每次课近100元,虽然收费并不算便宜,却出人意料地“一位难求”。“上午名额都没了,现在只剩下午的班,1点半开始。”接待人员对几名陆续前来咨询暑期报名的家长遗憾地说着,还不忘补充道,“如果确定报名,一定要抓紧,一天内可能就报满了。”

花钱就能报上名吗?答案是否定的。接待人员表示,为了让后期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每一个孩子在入学时都要进行摸底考试,成绩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报名资格,“毕竟是培优嘛,家长都是想让孩子来提高成绩的。如果连一般的基础课程都跟不上,肯定不适合这个班,我们老师也不能为了一两个孩子去拖慢全班的教学进度。”

不为竞赛,更看重思维拓展

“我知道奥数不适合所有人,但想去上个好点的大学,不学点奥数怎么能行?”回忆起几年前亲戚家孩子上大学的情况,龙先生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当年亲戚的孩子正是因为学过奥数,才能在之后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有所斩获,“好点的大学,自主招生题目就有奥数题或者类似奥数题。如果之前不曾接触,根本就不知从哪儿下手。”

龙先生说,从女儿上小学三年级起自己就陪着她上奥数班。“这次测验,后面的10分附加题,班上只有几个孩子这道题能拿到满分,你问问,都是课下补习的孩子。”对于女儿未来能在奥数的道路上走多远,他表示不会期望太多:“她本来也不喜欢奥数,我们没指望她能够参加比赛,就是来拓展思维的。”

他觉得,即使是学校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也总有些提高题,而奥数班上学到的一些解题方法、思路,相对学校课内学习的内容而言,难度高得多。孩子不再觉得困难,不仅能提高成绩,也能增加信心。

大多数人不适合竞赛

近些年,教育部门屡屡为奥数降温,不仅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同时要求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的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然而,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奥数市场依然热度不减,备受家长追捧。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周丽老师认为,校内教学吃不饱的尖子,可以适度培优,而作为大多数的“中等生”,其实并不适合培优。事实上,孩子三年级以前不存在“奥数”一说,参加培优更着重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学科兴趣的培养,“多年以前,奥数与小升初、初中升高中或者高考挂钩,奥数因此成了许多人手中的‘敲门砖’,甚至形成‘培训+比赛’的产业链条。竞赛的本质是激发兴趣,它只是手段,本就应该去功利化。”

“奥数原本面向的主要对象是高中生,还是一部分对数学有相当兴趣的孩子,在整体学生中占比很小,大多数人都不适合搞竞赛,‘全民奥数’本来就是一种盲目的现象。” 周丽认为,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奥数和升学脱钩,但家长们的固有观念已经形成,短期内很难改变。她建议,要让学生从奥数中获得快乐,首先要正确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同时家长也应放弃盲从心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才能。(完)

15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