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牛書記"帶領窮嘎查牧民開上了汽車

2019-06-20 15:23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0日電 題:脫貧路上的“牛書記”——記內蒙古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雲波

新華社記者魏婧宇

6月的內蒙古扎魯特草原,起伏的綠草甸一直延伸到天邊。在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的巴彥溫都敖包,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又開始了。嘎查牧民組成的烏蘭牧騎帶來精彩的歌舞,男女老少都走上搏克場一展身手,草原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東薩拉嘎查的那達慕大會已經連續舉行了43年。以前牧民們是步行或騎馬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牧民開著汽車來參加那達慕,敖包山下停了三排小轎車、越野車。

東薩拉嘎查曾是全蘇木最窮的嘎查,如今牧民們普遍開上了汽車,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帶領牧民脫貧奔小康的,是“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雲波,他被村民親切地稱為“牛書記”。

今年40歲的吳雲波,從20歲時便開始養牛、販牛,並靠養牛在嘎查裏最先致富。2009年,他被推選為村主任,3年後又被推選為嘎查黨支部書記。與牛打了多年交道的吳雲波,養牛自有一套經驗,他決定用自己的經驗帶領村民養牛脫貧。

2013年,吳雲波開始組建合作社。缺少啟動資金,他四處找人擔保,借來200萬元;沒有養牛的場地,他在父親幾十年栽種的1300畝林地裏蓋起牛舍、倉庫;沒人敢入股,他先把自家的108頭牛趕進牛舍,第一個入股。

眼看著吳雲波掏出了全部存款,還把家裏的林地和牛都搭進了合作社,家裏人都反對,老人氣得罵他傻。但是吳雲波的牛脾氣上來了,誰也攔不住他。“父親曾經教導我,要當一名合格的村幹部,不要留下罵名。我認準的路,有再大的困難都要堅持走下去。”他堅定地説。

吳雲波挨家挨戶向村民介紹加入合作社、規模化養殖的好處。他對村民們説:“吃著低保、騎個摩托,照樣過一輩子,可我們不能這樣過。”10天內,全嘎查207戶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瑪拉沁艾力養牛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吳雲波帶領合作社開展育肥牛養殖,第一年就給村民分紅80多萬元。隨著養殖規模一年年擴大,吳雲波謀劃合作社從單純養牛向多樣化經營發展。

合作社開始延長産業鏈,建立起飼草料基地、肥料加工廠、奶制品廠、餐飲公司,在全國開設了13家牛肉直營店和1家西餐店。合作社還在互聯網上推出了“我在瑪拉沁艾力有一頭牛”的認養活動,打造出“既賣産品又賣體驗”的新型産業模式。

瑪拉沁艾力合作社實現了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産業鏈發展,獲評內蒙古自治區級“示范合作社”。談到帶領合作社養牛的吳雲波,村民們樂呵呵地稱讚道:“‘牛書記’養牛,辦法真牛!”

在合作社,牧民們變成股東,股東再就業又變工人,至2018年底分紅5次累計620萬元,全嘎查人均年收入1.58萬元,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合作社還通過為牧民提供飼料和技術、吸納牧民代養牛等模式,輻射周邊鄉村200多戶農牧民,帶動21個嘎查5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吳雲波想方設法帶領牧民擺脫貧困,被授予“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瑪拉沁艾力”在蒙語中是“牧民之家”的意思,吳雲波希望合作社就是牧民的一個大家庭。

每年全嘎查牧民在一起過大年,吳雲波帶領嘎查年輕人向70歲以上的老人獻哈達、送牛肉,每年還會獎勵尊老愛幼的家庭,嘎查有孩子考上大學或者應徵入伍,全嘎查的牧民還會一起照一張全家福。吳雲波説,“嘎查所有蒙古族都會講漢語,所有漢族都會講蒙語,大家其樂融融,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吳雲波心中的“牧民之家”,不是一個人、一個村的家。“‘牧民之家’是融合了更多牧民、有大愛的家。我希望未來能通過這個‘牧民之家’,幫更多的牧民致富。”

吳雲波的記事本上,記著今年要完成的幾件事:擴大養殖規模,新建一座1000頭牛養殖規模的養殖場,8月底完工;建設一座旅遊體驗式的牛肉加工廠,可同時接待遊客500人,10月底建成;在北京開第一家火鍋店,帶領更多鄉親外出就業,10月開業……

奔走在帶領牧民脫貧的路上,“牛書記”吳雲波永不知疲倦。“牧民的幸福生活是我永遠的奮鬥目標。”他説。


12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