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上海、江苏、浙江的8个市(区)将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的8个市,努力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相结合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格局,进一步激发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案明确提出,浙江省宁波市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蚌埠市。这对蚌埠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宁波与蚌埠,一座是长三角都市群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中国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制造业中心城市,一座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打造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两个区域中心的结对,势必对皖北地区乃至整个长三角产生重要影响;两个工业中心的联袂,必然会加快推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甬蚌携手,未来可期!
蚌埠新闻网记者 顾楷 通讯员 王姣姣
宁波:民营企业活力迸发
产业转移成新选择
作为长三角都市群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中国东部重要的综合交通特大枢纽型国际港口城市、中国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制造业中心城市、自由贸易港区城市和亚太区域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宁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的一张名片。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吉利汽车、得力文具、雅戈尔……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来自宁波。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宁波有16家民企入围,此外还有20家企业入围“2021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4家企业上榜“2021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百强”。整个宁波市的民营企业中龙头企业众多,工业制造业实力强劲。
众多的民营企业为宁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宁波市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08.7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一、二、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44.5%和53.8%,这与大量民营企业不无关系。当年,宁波市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8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3%的地区生产总值、62%的财政收入、65%的进出口额和85%的就业岗位。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民营企业有着强烈的投资和发展意愿。宁波市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宁波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显示,被调研的174家上规模民企中,三分之一有境外投资意向。在目前国外疫情复杂多变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多重影响下,转向国内投资,推动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区域转移成了许多宁波企业的选择。
蚌埠:发展环境十分优越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TMR技术的芯片级磁性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该企业不仅攻克了磁性传感器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内磁性传感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一跃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磁传感器企业。
这样的优质企业,就来自于宁波。2018年,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向外收购企业,扩大发展规模。作为材料之都,我市始终高度关注硅基新材料企业发展动态,了解到信息后,我市积极接触,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纾困解难,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招商引资把企业招到蚌埠发展。
“我们来到蚌埠,市里、区里主动帮助我们解决厂房、用地等问题,提供各种政策帮助,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全力为我们解决问题、扫平障碍,蚌埠的发展环境让我们十分感动。”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负责人赵乾阳说,在蚌埠市和蚌埠经开区的全力支持下,蚌埠希磁2019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一年内就实现了升规。2020年企业销售收入更是达到5000万元,2021年销售收入已达到1.3亿元,始终保持成倍的高速增长。
赵乾阳告诉记者,鉴于蚌埠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已经把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母公司,把产业逐渐向蚌埠转移,并邀请位于宁波等地的上下游企业来蚌埠共同发展。下一步,企业计划在科创版上市,为蚌埠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蚌埠自身发展环境也十分优越。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经济圈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等多个发展平台,工业体系覆盖34个行业大类,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为主导、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赵乾阳看来,这样的发展环境对宁波想要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事实也的确如此,2017年,蚌埠市淮上区与宁波市北仑区签订相关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协议;2018年,蚌埠至宁波的铁海联运专线正式开通;去年10月18日,宁波市蚌埠商会正式成立;去年12月18日,蚌山区政府与宁波必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基础上打造升级版的必创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产业园……据市工商联统计,目前在宁波发展的蚌埠企业和在蚌埠发展的宁波企业,总数已达近百家,双方产业发展互动频繁。
携手:注入发展强劲动能
期待1+1>2
不久前,由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向宁波市学习,主动研提宁波市与蚌埠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方案,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在宁波市带动和帮扶下,不断增强蚌埠市发展活力和动力,努力打造皖北“四化同步”示范区,为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幸福蚌埠新局面注入强劲动力。
《宁波市•蚌埠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就是在这次会上被审议通过。市发改委贸服科科长、区域办负责人王姣姣告诉记者,我市高度重视与宁波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在全面梳理前期与宁波合作事项基础上,立足两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深化两地在人才、产业、园区、科研、公共服务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研究提出了这一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方案。
该方案以发挥宁波市带动和帮扶作用,增强蚌埠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努力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格局为指导思想,以围绕共建招商平台、飞地园区、研发中心、产业项目,共组产业基金、产业链条、产业基地等为主要目标,按照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承接帮扶、产业带动,系统谋划、有序实施的原则,提出从市县(市、区)共结、园区共建、产城共推、资本共设、创新共转、产业共链、干部互派、开放互动、商会互联、文旅互融、农品互销、资源互享等方面开展帮扶合作,并建议成立宁波市•蚌埠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好结对合作帮扶工作,着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实现先发城市带动后发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典范。
其中,在制造业方面,我市建议尽快建立产业帮扶合作工作机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两地契合产业领域,积极参与宁波重点产业转移和承接配套服务,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并围绕重点合作产业领域共同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两市现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两市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搭建合作平台方面,我市建议以园区为载体加强产业协作,围绕主导产业选准合作园区,通过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甬蚌产业新城等方式,成建制、全链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与宁波结对合作帮扶由“结对子”向“结果子”迈进。
“当前,我市正积极加强与宁波市的对接,相信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我市强力的双招双引,一定能够加快推动蚌埠产业发展,为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机遇。”王姣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