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实习生 张洁妹
网友咨询:我住小蚌埠镇碧桂园小区,请问怀孕建档,需要带什么材料?
追踪:淮上区回复,该区孕产妇保健手册办理渠道及流程如下:一、建卡流程:小蚌埠镇(淮滨街道)户籍的孕妇,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可携带一周内B超检查单,周一至周五上午空腹至小蚌埠镇卫生院二楼妇产科,办理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妇保卡,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检查项目。二、所需证件:(1)小蚌埠镇(淮滨街道)户籍的孕妇需携带本人及配偶身份证原件。(2)外地户籍的孕妇在小蚌埠镇(淮滨街道)居住,需提供本辖区居住证(夫妻一方购房合同、房产证、暂住证、物业提供的居住证明)任选一种,并携带夫妻双方身份证。
今年施行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了“三孩”政策,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越来越多网友通过“蚌埠发布·新媒问政”咨询最新生育政策。连日来,蚌报融媒体记者采访多个家庭、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了解我市近年来整体人口生育情况,并对生育政策进行梳理,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不同家庭的生育选择
记者随机采访的家庭中,既有独生子女,也有二孩之家,还有已经响应国家号召,完成生育“指标”的。对于生不生老二、老三,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家庭的真实想法。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弟弟或者妹妹陪着玩,以后遇事有人商量,相互有个照应。”前两年二孩政策刚出台的时候,70后的杨先生曾和妻子明确表示再要一个孩子,但在征求医生的建议后,他们决定不冒生育风险。“我们夫妻年纪大了,特别是对高龄产妇来说,妊娠并发症多,如果因再次孕育出现了生命健康问题,我们是无法承受的。”
80后陶先生已经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备孕二胎是他和爱人今明两年的共同目标,“我们都喜欢孩子,双方老人也愿意带,而且我们也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能够看着两个孩子一起成长应该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吧。”
陶先生在我市某事业单位工作,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他看来,妻子为家庭的付出远大于自己。“能否有充足的家庭陪伴时间,可能是影响绝大多数人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陶先生告诉记者,女儿三岁了,几乎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夜读都是妻子在陪伴,估计未来的寒暑假,也是妻子陪伴更多。
就孩子的未来成长,陶先生夫妻也列出了详细的计划,比如每天抽出固定时间陪伴交流,帮助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的人格等等。“既然决定生下来,我们就要好好养,才不会辜负父母与子女的缘分。”陶先生说。
“每天过得都像在打仗,其中滋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老大是男孩,二胎生了龙凤胎,已经是三个孩子父亲的80后赵先生,被朋友们戏称为“提前完成任务的标兵”。
自从龙凤胎出生后,赵先生已经将买房子提上了日程,时刻关注着近期的房价。“我和老婆还有父母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带着两个小的。我们夫妻俩还要工作,实在照顾不了这么多孩子,只能把老大送到外婆家。每个周末三个孩子聚一下,不过长此以往也不行,我们还是担心影响孩子之间的感情。”他告诉记者,“等房子落实了,孩子都接到一起,老大可以带着老二老三学习玩耍,到时候可能会轻松点。”
李女士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详细了解《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后,她近期打算向单位详细了解育儿假的休假规定。“政策很及时,也很接地气。”李女士的大儿子四岁,小女儿1岁,正是孩子需要家人陪伴的年纪。在她看来,这意味着在孩子六岁前的每一年里,她和丈夫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平衡工作与家庭间的关系,不再为请假而犯愁。
不过,孩子的教育是她未来最担忧的问题。“幼儿园阶段,需要有人去接送。小学阶段,听身边的朋友说学校可能会有很多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家长不仅要通过多个微信群与各科老师保持联系,每天还要辅导孩子作业,两个孩子的学习辅导工作量也是相当大。”李女士希望育儿假以及“双减”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位,让家长多一点陪伴时间。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不断提升,“不愿生”“不敢生”“不想生”也成为一部分家庭的明确态度。
聚焦痛点 让适龄人群愿意生
采访中,不少家庭最头疼的莫过于小孩没人带。当前,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成为现实问题,特别是家里是双职工、双方老人又不在身边或无能力照顾婴幼儿的,托育需求十分迫切。
2019年,市卫健委通过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调查摸底发现,我市0至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能够提供0至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机构45所,其中公立机构2所,民办机构43所。照护对象大多为2至3岁的婴幼儿,可以接收2岁以下照护对象的机构较少。
为此,2020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正式出台《关于落实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的通知》,以期通过支持和鼓励兴办托育服务机构,促进实现“幼有所育”。
目前,托育服务已纳入我市民生工程,各相关部门正在协同推进:一方面,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优先解决2-3岁婴幼儿的照护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基础上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等组织作用,鼓励用人单位通过自建自营或委托运营的方式,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托育机构,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逐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据统计,我市2021年幼儿托育服务项目省级资金投入70万元。对新增托育机构进行一次性奖补,根据托位数,每个托位补助300元。并对示范托育机构进行奖补,按照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分别发放奖补资金共计28万元。
“我们也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国有企业等带头,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全省统一规划部署和我市工作安排,我市力争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实现城市区机构全覆盖。
根据蚌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4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14.40%;同时,我市自2017年达到二孩生育高峰后,2018年起出生人口逐年下降。
蚌埠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发布的《蚌埠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市总人口387万人。其中,2020年出生人口47284人,死亡人口25092人,出生率12.2‰,自然增长率是5.7‰,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39。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调整人口政策,目的就是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要发展,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行,没有适度的人口基础也不行。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认真做好生育服务、养育支持、宣传倡导等工作,才能有效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生育期间可享受这些待遇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到来,我市以解决群众对生育需求的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为突破口,从生育、孕育等方面为着力点出台系列支持措施,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让适龄人群愿意生。
在保障“孕优”方面,我市实行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政策,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民生工程、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免费项目服务,为防治出生缺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市持续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宣传倡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奖励优待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落实率,实现免费技术服务全覆盖。
此外,符合政策的参保人员生育三孩的,还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报销和生育津贴。市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生育保险并按时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符合政策生育三孩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符合政策生育三孩的参保人,可通过关注“蚌埠医保”、“蚌埠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公众号进行网上备案。其他特殊情况人员可以由本人或代理人持参保女职工的社会保障卡、结婚证及生殖保健服务证(准生证)原件到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办理生育登记备案。备案审核通过后,将一次性发放产检补助金500元。
对于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方面,我市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本市生育时,参保女职工生育登记备案后,持社会保障卡在本市生育定点医院即时结算,政策范围内生育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
女职工生孩子还可享受生育津贴。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单位女职工分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享受5个月生育津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发生育津贴:符合医学指征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发半个月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发半个月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具体发放标准,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申请人在本市生育定点医院生育并办理刷卡联网结算的,出院后需到参保地经办机构申领生育津贴。
生三孩不仅能拿补贴,还可以休长假。新修订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三十天护理假;在子女六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各十天育儿假。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育儿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妇女妊娠、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劳动保护。
本文照片由市一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