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三部门日前发文,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遥古城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提高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系统展示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准确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从出土文物看蚌埠,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淮河古象在这里悠游行走,五河西尤遗址出土了蚌埠先民分食大象的打制石器和古象化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蚌埠先民在淮河两岸渔猎稼穑,淮上双墩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制作精美陶器、石器等文物,特别是刻在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与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有密切关联。由此证明,淮水中游的蚌埠,是淮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六千年前的固镇集东遗址,五千年前延至汉代的垓下古城,四千年前的古涂山氏国和禹会村遗址,两千六百年前的钟离国君墓……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镌刻着厚重的历史,传承着灿烂的文化。
厘清文明进程,辨识文化基因,梳理历史脉络,增添文化自信,说好蚌埠故事,助推高质量发展,是本栏目的初心使命。当前,蚌埠正在按照“文旅融合、核心引领、轴带链接、龙头带动、片区联动、组团崛起、全域美丽”的思路,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构建“一核、一带、两龙头、三区、三组团”发展新格局。期待本栏目作品对推进蚌埠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有所裨益。敬请读者关注。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建平
1983年市区出土的古象牙化石
距今160万年至数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蚌埠地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河湖密布,植物茂盛,犀牛游走,大象横行
蚌埠市博物馆展出的淮河古象复原骨架
亲爱的读者,你们可知道:远古时期,蚌埠曾是野象麋鹿的嬉戏地、犀牛水牛的游乐场。
蚌埠有大象?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考古证明,在距今160万年至数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淮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广布、水草茂盛,生活着大象、犀牛、水牛、麋鹿等陆生动物,丰富的植被给大象水牛等大型草食性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大象巨牛 游走淮河
一进蚌埠市博物馆大厅,你就可以看到数具淮河古象巨大的复原骨架。1972年,茨淮新河水利工程怀远段出土了很多体积巨大的远古生物化石,其中还有一具较完整的古象骨架化石,考古专家从这头大象的门齿年轮和骨骼长度推断,这是一头60多岁、身长近8米、高4米多的公象,生活的年代距今约6至10万年。在对这具大象化石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专家把它命名为淮河古菱齿象,简称淮河古象。淮河古象个头比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非洲象还大一号,现代非洲象已知最大个体身长7.5米、高4.1米。
蚌埠市博物馆展出的古菱齿象下颌骨化石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蚌埠市多次出土大象、肿骨鹿、麋鹿、披毛犀、水牛、丽蚌等古生物的化石,陈列在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
1974年固镇县发现一具保存较完整水牛头骨化石,地质时代亦为更新世晚期,为史前水牛的一个新亚种,对于研究第四纪水牛的分类、演化和分布提供了珍贵材料。1976年茨淮新河工地出土的一具水牛头骨角化石,角根直径近30厘米。
1998年,五河县双忠庙镇西尤村窑厂在生产取土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淮河古象化石,专家鉴定,该化石年代距今约3万年。同时出土了8 件白色石英岩质地的小型石器,经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贾兰坡先生鉴定,8件小石器为先民制造的刮削工具。旧石器时代遗存往往都是在山区洞穴等未经后世人类扰动的地方,如北京的山顶洞、和县的龙潭洞等。西尤遗址旧石器的发现填补了淮北平原地区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为今后在淮北平原寻找旧石器文化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天井湖边西尤遗址古菱齿象化石及伴生动物化石的出土,为研究淮河流域更新世及前后的古气候环境、古生态、古生物演化与灭绝提供了重要依据,证明至迟在3万年前,淮河两岸仍有大象存在。
2007年6月7日,怀远县淝南乡双沟村一位村民在下塘洗澡时,在塘中发现一枚长2.7米的古象牙,随即报告了怀远县文管所。该水塘为修建界阜蚌高速公路时取土形成,发现古象牙的位置距水面下约5米。这枚象牙在出土时粉碎。文物工作人员对该塘进行排查时,又在第一枚象牙位置不远处发现第二枚古象牙,还发现了不少古代动物骨骼化石。针对因年代久远、化石本身“骨质疏松”的问题,第二枚古象牙化石在搬运前,采取就地上夹板加注石膏固定的办法,因此得以完整“出水”。
蚌埠市博物馆展出的长度达1点4米的淮河古象股骨化石
不仅蚌埠周边县区有大象骨骼化石出土,市区范围内也多次发现。比如1983年在黑虎山东部原蚌埠市第二建材厂,在距地表八九米的取土坑内,出土一具3.7米长的完整的古象牙化石。安徽省考古所专家鉴定,该化石属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0万年。
数量众多的古生物化石,不仅为我们再现了远古时期蚌埠地区的环境生态,也证明了这片土地上曾生活着淮河古象这一神奇的大型陆生动物。但人们不禁会问:
蚌埠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为什么会有大象?
河南省地域古称豫州,豫即大象。从古地名可以得知,中原地区也曾有大象出没。考古资料显示,淮河古象曾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北、华东广大地区,并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步南迁。
依照现代气候带分布规律,华北、华东属暖温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并不适宜大象生存,难道古气候与现代气候不一样吗?
古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古今气候真的大不一样。
怀远县淝河乡古象牙出土现场,抬运上陡坡
开始于距今 2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大冰期,气候曾出现忽高忽低的剧烈变化,有四次冰期过程。在冰期,大陆冰盖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山岳冰川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延伸,北极冰盖一度达到贝加尔湖,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被冰川覆盖,冰期气温平均比现代低 8至10℃。两个冰期之间的空档为间冰期,而间冰期气温比现代高。古气候学研究发现,间冰期低纬度地区平均温度比现在高5至6℃,而北极地区气温竟然比现在高10℃以上!科学家通过研究南极内陆冰芯发现,近1万年以来,地球一直处于高温期,而在距今约12万年到14万年之间,地球平均气温值要比这一高温期还要高。
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时间都以万年计,可以想见,在冰期,耐寒的极地动物纷纷南迁,而中低纬度的喜温动物因气温降低、植物减少、食物匮乏而大批死亡。但在间冰期,冰盖融化,形成大量湖泊湿地,气温升高,降水丰沛,植物茂盛,食草动物繁衍迅速,食肉动物也得以大量恢复。更由于水源充足、植被茂密,食物极大丰富,当时的动物体型都十分巨大。从市博物馆展出的固镇水牛骨角化石推测,固镇水牛的体型比现代水牛肩高要高出半米,体长超出1米,相应体重是现代水牛的数倍。
市博物馆展出的披毛犀化石表明,成年披毛犀平均体长3.5米、肩高2米左右,都是名副其实的“巨兽”。
而淮河古象是这些“巨兽”中的代表,成年个体体重竟有10吨以上,最大可达14吨,其魁伟的骨架、超长的门齿,无兽可匹!看着这样的史前巨象,人们会发问:
淮河古象与现代非洲象、亚洲象有关系吗?
古生物专家认为,古淮河象与现代亚洲象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可能是亚洲象的直接祖先。据云南省考古所对2006年在云南省临沧县城发现的淮河古象臼齿化石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淮河象属巨型象,身高达4米,是古菱齿象家族中的一员,该属共有6种,分别是欧洲古象、中国淮河古象、印度纳玛象、日本诺氏象、地中海岛屿的姆奈德里象和法氏象。从目前的研究看,淮河古象与现在的非洲象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与亚洲象的亲缘关系更密切,很可能是亚洲象的直接祖先。
蚌埠市博物馆展出的古菱齿象上颌骨化石
从骨相上看,淮河古象与亚洲象更像,淮河古象和亚洲象的脊椎中部都是向上隆起、臀部塌缩,而非洲象的脊椎中部有点凹陷下沉呈马鞍状,臀部却是个“翘臀”,差别十分明显。单从“长相”比较,淮河古象和亚洲象应属同一类型。
现代亚洲象主要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我国云南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华北华东早不见大象的踪影。2006年11月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论证,台湾的澎湖海沟动物群与淮河流域已发现的古生物非常类似,这种以古菱齿象、达氏麋鹿和水牛为主体的组合几乎与大陆淮河流域同时期动物群的组合完全相同,说明它们与淮河流域的同期动物群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一观点从古生物分布及演变规律上,为淮河古象与现代亚洲象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旁证,证明我国自华北至曾以陆桥与大陆连接的台湾地区,都有淮河古象分布。
当然,要证明淮河古象是否是现代亚洲象的直接祖先,最直接的证据是DNA鉴定,这一工作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蚌埠曾经是大象横行的游乐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