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吴岱峰:课堂与生活

2022-03-03 08:59 蚌埠新闻网  

吴岱峰,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作为蚌埠地理学科教育的领军人物,吴老师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自我修养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生活和治学态度。读书和行路是互补的,书中的知识有限,并且有可能是片面的,只有在行路中眼观耳识,才能验证,补其不足。所以,行路可以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行路伴随着思考,因思考而升华。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当我们把教育与生活,放到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中,观察它的位置移动轨迹。从空间看,这是地域的变化,场景的改变,不同做教育的场所;从时间看,这是我们的生活,成长的过程。回顾自己从求学到从教,从中学到教科所,一路走来,那些简陋的校舍,那些泥泞的小道,孩子们那一双双纯真、充满好奇的眼睛,教师们那沉着的目光,这些都定格成为永远的风景。这背后充满着对教育的深深期待:希望学生不仅有良好的成绩,还要有同学间的友谊,对世界的正确态度,希望他们成为不一样的人。

教育之花在期待中悄然绽放

教育的路是生活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常是留有遗憾的,也因为遗憾,而产生期待。教育是需要等待的,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中,教育之花才会悄然绽放。教育是基于人,尊重人和发展人。没有尊重,没有教育。

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我来到教研员的工作岗位。作为教研员,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地理教研活动要内容实在,有质量,让参加活动的教师有真实的收获。一个简单的期待就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地理,理解地理。地理教育应该“有思想”“有情感”“有视角”“有生活”,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己。让更多的人认同这样的价值观,那就是:汲取地理智慧,服务健康人生。

微光照进心灵

记得临去做教研员的时候,有老师问我开展教研活动,能不能改变我们教育中的那些存在的问题,能不能很快改善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但是经常思考。教研活动对于很多关心教育的人来说,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那些问题,也许不能做到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次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问题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所以,我相信教研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教育,改变教师生活。如今十多年过去,我们亲历历史,共同见证了这种改变。

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在于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专业成长没有灵丹妙药。教育是朴素的事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厚积无以薄发。教育使师生相互成就,使他们的生命不断完善。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的终身幸福,这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教师要认同学科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坚持专业和精神的修炼,以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和不断深入的教育研究,丰富教育文化,实现文化自觉。

教育是在平淡之中积累力量

教师工作是单调的,甚至是贫乏的。我们的工作往往是一系列琐细而平常事的累积,因此,似乎往事无可回想。我想,这是教育的另外一个内涵。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是的,重要的是体验这样质朴的教育生活过程。然而,就在这近于笨拙的平淡之中,积累了一种力量,它改变教育,改变生活,改变人生。

回顾走过的岁月,守望与怀念,坚定与坦然,释然与平静。有学子成材的欣慰,有褴褛跋涉的艰辛,有先行的无畏与坚持,也有对人生的赞美与喟叹。如果没有这些,我的教育生命将变得苍白。在教育这条路上,我是一个行者,做了自己本职的事情,微不足道。

三十多年,光阴荏苒,时光如梭,风雨兼程,弹指之间。如今站在岁月的河畔,远山近水,春意绵绵。汤汤流水倒映着曾经的岁月,匆匆脚步掩不去深深的情怀……不负初心,方得始终。教育是永远值得我们为之终身付出的善事。山高路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经过多年后依然存在,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课堂与生活的启示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完)

9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