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如何提升中心城市要素的聚集力、政策的吸引力、服务的辐射力、经济的影响力,需要我们对标中心找差距,立足自身勇担当。
市国土局将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按照国务院部署认真开展第三次国土大调查,全面调查全市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等主要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的真实情况,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为自然资源负债表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为生态文明考核提供数据支撑。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城乡统一的自然资源交易市场。抓住中央“稳金融”的政策机遇,建立土地大储备机制,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先储备后出让,编制三年土地出让计划,加快出让土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熟地及时投放,精准调控房地产市场。
我们将立足我市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一带一区一圈”中的区域地位,把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体现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把城市生产、生活、生态规划在国土空间控制性详规中,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城市功能安排在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条件里。按照十平方公里十万人的总体要求,组团式规划高铁东片区产城一体开发,为国际教育、会议会展、健康医疗、康养一体、楼宇经济、现代金融等业态落户高铁东片区提供发展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大硬约束指标,不仅彰显了我们党生态系统保护的决心,也将倒逼我国城市走集约节约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将认真开展以“亩均效益”考核为核心指标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工作,把考核指标分解到位,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大力推进土地“增存挂钩”、“增减挂钩”,盘活闲置土地。高质量完成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任务。按照水清岸绿产业优的要求,严格实施淮河岸线“1.5.15”分级管控生态线。
市国土局将聚焦硅基、生物基,实现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建立批地、供地绿色通道。用好供土地储备专项债和不动产抵押融资,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结合机构改革职能整合,优化项目建设一书三证、房地产开发综合验收流程,实现测绘成果共享,进一步优化“四最”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