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高仕路:真情付出 传递爱的奉献

2022-03-24 08:48 蚌埠新闻网  

2015年8月,五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仕路老师怀揣着教育援疆的理想和信念,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轻松的工作,带着亲人的担忧与不解,毅然踏上了艰苦的援疆之路,成为安徽省第六批援疆教师中的一员。

一头扎进地处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皮山县后,教育基础薄弱、家长观念落后、学生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让高仕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迅速克服恶劣的气候、陌生紧张的环境、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对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本着“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教育援疆的浩大工程中,践行着“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的铮铮誓言,在四个不同的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

他说道:“有些事,只有当你亲自参与,全心投入,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伟大与重要。援疆支教就是这样的伟业,当你看到一大批学员老师在自己的精心培养下,成长为当地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能为皮山培养更多的有文化、有思想、有理想、有抱负的未来家乡建设者,这样的工作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说第一次来援疆支教,自己多少带着尝鲜的心理,那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来援疆,就不再是冲动,我是真正感受到、认识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决策英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全国各省市鼎力支持新疆建设的非凡意义。”这是高仕路对援疆支教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每次来援疆支教,他都会全情投入、倾尽所学、全力以赴,做到能做到的一切。无论是给学员授课,还是给做教师培训讲座;抑或是上公开课、示范课,给孩子们上新授课,他都精心备课,认真讲解,积极反思改进,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带动当地的师生,从理念到思想到行动都朝着文化、文明方向改变,解决困扰新疆发展稳定的根本问题,真正创造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润疆”的可喜局面。

“高老师您好!谢谢您让我第一次吃到了生日蛋糕!谢谢您让我感受到了父亲般的关爱!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这是一名留守儿童曾经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高仕路最初工作的地方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班级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他深深知道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最渴望的就是爱的关怀。他细心地将每位孩子的生日、孩子父母的手机号码记在日记本上,等到孩子生日那天,他会买上蛋糕,和班上同学一起为该同学过生日,拨打孩子父母的电话,让孩子享受父母的关爱、同学的祝福。

作为一名教师,高仕路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时时处处将学生的冷暖放在心间。在新疆支教,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放在工作的首位,为困难同胞捐款、自费购置工具书和教辅资料……用实际行动增进民族间感情。

高仕路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突出的教学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学校的褒奖,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喜爱,在五河、在皮山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他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也为他在三尺讲台赢得了远比金杯、银杯更珍贵的口碑。

他在教学上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爱上语文,让语文成为陪伴学生终生的伴侣。高仕路还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勤于动笔,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期刊上。任教的班级也多次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嘉奖,指导的学生多人次在省、国家级作文比赛中获奖。

三十四年从教路,四年援疆支教情。高仕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像一棵扎根大漠深处的胡杨,将“情怀致远、大爱无边”的援疆精神以及“禹风厚德、孕沙成珠”的创新理念,以文化之风从淮河吹向塔克拉玛干,以育人之雨滋润着边疆人民。(完)

128

2015年8月,五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仕路老师怀揣着教育援疆的理想和信念,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轻松的工作,带着亲人的担忧与不解,毅然踏上了艰苦的援疆之路,成为安徽省第六批援疆教师中的一员。

一头扎进地处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皮山县后,教育基础薄弱、家长观念落后、学生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让高仕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迅速克服恶劣的气候、陌生紧张的环境、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对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本着“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教育援疆的浩大工程中,践行着“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的铮铮誓言,在四个不同的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

他说道:“有些事,只有当你亲自参与,全心投入,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伟大与重要。援疆支教就是这样的伟业,当你看到一大批学员老师在自己的精心培养下,成长为当地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能为皮山培养更多的有文化、有思想、有理想、有抱负的未来家乡建设者,这样的工作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说第一次来援疆支教,自己多少带着尝鲜的心理,那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来援疆,就不再是冲动,我是真正感受到、认识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决策英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全国各省市鼎力支持新疆建设的非凡意义。”这是高仕路对援疆支教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每次来援疆支教,他都会全情投入、倾尽所学、全力以赴,做到能做到的一切。无论是给学员授课,还是给做教师培训讲座;抑或是上公开课、示范课,给孩子们上新授课,他都精心备课,认真讲解,积极反思改进,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带动当地的师生,从理念到思想到行动都朝着文化、文明方向改变,解决困扰新疆发展稳定的根本问题,真正创造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润疆”的可喜局面。

“高老师您好!谢谢您让我第一次吃到了生日蛋糕!谢谢您让我感受到了父亲般的关爱!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这是一名留守儿童曾经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高仕路最初工作的地方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班级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他深深知道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最渴望的就是爱的关怀。他细心地将每位孩子的生日、孩子父母的手机号码记在日记本上,等到孩子生日那天,他会买上蛋糕,和班上同学一起为该同学过生日,拨打孩子父母的电话,让孩子享受父母的关爱、同学的祝福。

作为一名教师,高仕路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时时处处将学生的冷暖放在心间。在新疆支教,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放在工作的首位,为困难同胞捐款、自费购置工具书和教辅资料……用实际行动增进民族间感情。

高仕路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突出的教学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学校的褒奖,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喜爱,在五河、在皮山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他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也为他在三尺讲台赢得了远比金杯、银杯更珍贵的口碑。

他在教学上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爱上语文,让语文成为陪伴学生终生的伴侣。高仕路还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勤于动笔,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期刊上。任教的班级也多次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嘉奖,指导的学生多人次在省、国家级作文比赛中获奖。

三十四年从教路,四年援疆支教情。高仕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像一棵扎根大漠深处的胡杨,将“情怀致远、大爱无边”的援疆精神以及“禹风厚德、孕沙成珠”的创新理念,以文化之风从淮河吹向塔克拉玛干,以育人之雨滋润着边疆人民。(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