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村遗址考古发现龙山时期古城,涂山氏国千年地望之谜破解。涂山氏早期与双墩文化同源,至龙山时期达到鼎盛,是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
张建平 文图
继垓下大汶口文化古城之后,淮夷文化的代表、逐渐强盛的涂山氏国走到聚光灯下。有关涂山氏国的文字记载大都在先秦至秦汉以前的文献中,秦汉后鲜见,因此涂山氏国的地望成谜。
2017年初,为配合206国道改造工程,蚌埠市文物管理局会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禹会村遗址进行抢救性勘探发掘,在涂山南麓淮河、天河之间,勘探出遗址面积约500万平方米;遗址在双墩、大汶口、龙山时期各有核心区,其中龙山时期核心区为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址,东城垣较完整,北城垣一半没入淮河,城址面积可能超过30万平方米。2006-2011年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一期发现的大型夯土祭祀台,正在该城址东北角的城垣上。一期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分析,当年举行“禹会诸侯”这样的大型盟会活动,一定有很强的实力支撑。能与强大的夏后氏联姻交好,就说明涂山氏部族的强盛。但因为发掘面积有限,一直没找到当时居住区。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结合文献记载,专家推测,这座城就是传说中的涂山氏国的核心城市。
看到这里,小伙伴会问?涂山氏源自何处,后来去往何方?
涂山氏是东方夷族的一支
文献记载,淮河流域史前为淮夷民族聚居地,淮夷是东夷族群中强大的一部,其中又以涂山氏为最。
古代有关“夷”有多种说法:“东夷、淮夷、九夷、徐夷、鸟夷、岛夷、黄夷 、白夷、赤夷……”这么多的“夷”是不是让你有些发晕?其实,它们有的是概称,如东夷、淮夷、九夷;有的是特指,如徐夷、风夷、阳夷。说的都是夏商周时期,生活在黄河下游、淮河流域到长江下游以北地区的族群。居住在渭水、黄河中游一带的“夏”人以自我为中心,“夏者,中国之人也”,把居住在中原以外的人都视为“野蛮人”,把北方人贬称为“狄”,南方人是“蛮”,西方人为“戎”,东方人就是“夷”了。
荆涂二山夹峙淮河。涂山氏国在涂山之南。
何谓“夷”?《说文解字》释义:“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东夷就是对东方各族群的泛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族源之一。
傅斯年在《夷夏东西说》中论述:在夏商周三代或三代以前,中华大地的主要聚落分布在河、济、淮流域,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夷与商属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东西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
徐旭生认为,东夷集团的地域范围:北自山东的东北部,最盛时达山东北部全境。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极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至海。太皞、少昊、蚩尤均属该集团。他认为,古代中国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与苗蛮三大集团。华夏族地处黄河中游两岸中原地区;东夷族地处山东、安徽境内及其东部沿海地区;苗蛮族地处长江中游两岸的两湖及江西地区。三大族不断接触,始而相斗,继而相安,血统与文化逐渐交互错杂,终于同化,形成一种融合而较高的民族文化——华夏文化。
有的学者认为,在战国大兼并之前,东夷的范围曾北至辽东半岛、朝鲜,南至长江下游,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区域。由于受到中原族群的打压,多次南迁,势力范围也逐渐缩小。钟离国就是其一。秦灭六国后,“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独立的“夷”族不复存在。曾经强盛一时、帮助大禹治水会诸侯的涂山氏国也销声匿迹。
夷夏缠斗 恩怨千年
在尧舜禹之前,中原集团与东夷就时战时和。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以蚩尤战死结束。少昊代替蚩尤领导东夷后,两大集团结盟和好。少昊陵在山东曲阜,是东夷集团的早期核心区。
大禹受舜命治水,奏请皋陶、伯益相助。皋陶、伯益都是东夷的部落首领,皋陶的封地在英、六,皋陶墓就在今六安市区。大禹治水终获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夷集团的支持合作。大禹娶涂山氏女、大会诸侯时,是夷夏两大集团的蜜月期。禹娶涂山、夷夏联姻结盟,确定了大禹为“天下共主”。
禹会村遗址2010年考古发掘现场。
但美好时光总是很短暂。按照举贤“禅让”的传统,大禹先举皋陶作为联盟首领的继承人。皋陶虽然长寿,活了104岁,但还是死在大禹前面;于是大禹又举荐伯益。历史在大禹死后权位归属的关键时段突然有了一点模糊——后代经过儒家“修订”过的正史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而《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显然政权的交接过程不仅不是平稳过渡,反而还带着屠戮的血腥。“天下为公”的历史时期结束,夷、夏两大集团此后争斗不断。《后汉书·东夷列传》对此有详细记载,《诗经》也描述了多场征讨九夷的战争。
据《东夷列传》记载,从大禹的孙子“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开始,至夏桀时“桀为暴虐,诸夷内侵”,夷夏争斗时断时续。商族与夷族虽然是本家兄弟,但由于民族矛盾,东夷“或服或畔,三百余年”。《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在征伐东夷的时候还启用了恐怖的“象兵”。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朝歌,统领商朝遗民。后来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等不满周公旦专权,挟武庚联合东夷反叛。
好周游天下的传奇天子周穆王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时,徐偃王反叛。徐夷的首领偃王“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势力强盛,趁穆王西游,发起进攻。穆王乘八骏火速回朝,联合南方的楚国合兵打败了徐偃王。之后,穆王效仿大禹,也在涂山大会诸侯。
被考古学界称为江淮地区考古学文化年代标尺的含山大城墩遗址,有大汶口时期、龙山时期、二里头时期、商、西周等5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年代相当于商代的第4期文化层出土的部分陶器与郑州二里头遗址上层同类器物相似,反映中原文化与江淮文化在商代有一定联系;而相当于西周时期的第5期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从器形、纹饰特征上看,与中原西周文化联系不多,与该阶段以徐国为首的徐淮夷族群对抗中原周政权、互为壁垒的史书记载亦相吻合。这一时期的文物地方特点较为突出,反映了该时代淮夷族群的文化面貌。
徐氏后人供奉的族徽,左有凤鸟图案,整体接近繁体的“涂”。
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明陈列》介绍,徐夷为涂山氏的后裔。二者关系还需更多的研究考证。从流传下来的徐氏徽号看,徐与涂山氏应有一定的联系。
从历史文献看,在夏商周三代,东夷族群的兴衰决定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无论夏桀商纣,乃至周厉王、幽王,最后的覆灭都与大战东夷失败有关。
考古发现揭开涂山氏国之谜
前文说到涂山氏的归属,列举了涂山氏所属的东夷集团与中原集团的千年恩怨。读者也许着急了,涂山氏到底源自何处?
涂山氏当然源自涂山呀!
从古代到近十几年前,对于文献记载的大禹会诸侯的涂山地望多有争议,“涂山”地名有几十处。2006-2011年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一期发现的大型夯土祭祀台等遗址遗迹现象,让人们把蚌埠涂山与古代禹会诸侯事件联系起来。
2017年蚌埠市文物管理局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禹会村遗址进行大面积的勘探发掘,勘探出遗址面积达500万平方米,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更惊人的发现是:禹会村遗址的文化层分布自北至南呈现出很强的连续性。从距今7000多年的双墩时期,到大汶口、龙山时期,直至春秋战汉以降,都有大量的相应年代的文物出土。早期的文化面貌与相距不足20公里的双墩遗址有显著的一致性,并且也发现了带有刻划符号的陶器,而双墩刻划符号为中国文字的起源之一。专家认为,禹墟、双墩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呈现出同源共生的状态,是“多源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禹会村遗址出土的高等级陶器白陶鬶。
这一考古发现解决了涂山氏从哪里来的问题:涂山氏就是在涂山脚下、淮河岸边的“土著”,至迟从7000多年前开始,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逐渐强盛。
禹会村遗址二期考古发掘的另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龙山时期古城址,面积可能超过30万平方米,因为城址西半部已没入淮河,古城规模只能推测。城址内出土文物包含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多个地域的文化风貌,证明该城是龙山时期人口众多、文化会聚、经济繁荣的大都会。大禹治水就发生在龙山时期。结合文献记载,专家推测,这座城就是传说中的涂山氏国核心城邑。依靠强大的实力和东夷各方国部落的支持,涂山氏方能与强大的大禹集团“门当户对”,结成“亲家”、建立联盟。在得到以涂山氏国为核心的东夷集团的支持后,大禹方能平成水土,并确定天下共主的地位。
涂山氏又去往何处?
从历史文献可知,夷夏之争持续千年,多数时候东夷不敌强夏,因此涂山氏在争斗很受伤。比如周穆王与徐偃王的大战,可能就是以涂山为中心战场展开的,故穆王大胜后选择涂山再会诸侯。徐偃王死后,徐夷退守彭城徐山。一部分追随偃王的涂山氏民众可能就此北迁了,还有一部分可能流入了江浙地区。
二期考古发掘还发现,在龙山时期之后,禹会村遗址的核心区逐渐南移,到了秦汉时期,在禹会村南今马城镇区域,有大面积的汉代遗存,文献记载西汉在此设当涂侯国。
从地理环境看,禹会村以西的大河湾都是古河道,禹会村遗址处在迎水面,淮河西来北上,逐年冲蚀右岸。可能由于禹会村这一段淮河河道逐渐东移,龙山时期的古城屡遭水患,故涂山氏遗民渐渐南迁,在马头城一带形成新的聚居区。两晋之际,北方士民纷纷南迁,东晋在江南侨置当涂县,马头城一带连官府带人丁都逃往江南了,原地盘落入北人之手。
涂山氏的后人虽然四散飘零,但遗风尚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涂山庙会已传承千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斩防风血染上下洪”“锁镇无攴祁”等故事流传至今;“禹风厚德”成风化俗,更是绵延不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