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近日,有市民通过网络平台留言反映,在建的湖山春晓楼盘1号楼和4号楼之间建了一个大公厕,距离居民楼不到5米,与两栋楼的业主家主卧窗户都非常近。留言市民希望规划部门能处理此事,尽量修改规划,让公厕重新选址,远离居民楼。
业主关于“小区公共厕所改规划”的建议引发热议。小区里到底该不该建公厕?
业主投诉公厕建在居民楼中间
湖山春晓业主在网络留言板反映的问题,记者向建设方和规划部门进行了了解。
因为项目正在施工中,记者并未能进入施工现场。但4月25日,湖山春晓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仲先生通过售楼部沙盘向记者介绍,在小区1号楼和4号楼之间,按照规划确实有一个公厕。
“我们是按照规划图纸的要求进行的施工,这个公厕是小区的配建项目之一。”仲先生介绍,这个公厕在小区围墙之外,虽然是小区的配建项目,但主要是对外的,主要是为游人、路人服务,方便今后来这一带锻炼、遛弯的市民。
在售楼部沙盘上,记者看到1号楼、4号楼之间,有一座单独建筑的公厕,这三栋建筑的外围就是一条步道、绿地,再向外就是景观河。这座位于两栋居民楼之间的沿街公厕,沙盘模型上还标了“公厕”两个字。售楼部人员表示,在当初卖房时,也将这座公厕作为不利因素之一对购房业主进行了告知。
规划部门:公厕符合规划
记者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部门了解,这座公厕确实是该地块的配建项目之一,施工方也按照规划图纸进行了正常施工。
为何紧邻小区的位置会出现公厕,公厕的选址建设有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
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整个地块的用途,规划设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在该区域内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公厕。该公厕选址在此,也是规划部门根据更大区域内的公厕布局通盘考虑的结果。
根据2019年4月开始实施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根据城市性质和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厕所平均设置密度应按每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3座-5座选取;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偏低、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偏高的城市、山地城市、旅游城市可适当提高。
公共厕所的设置应该符合诸多条件,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公共厕所应以附属式公共厕所为主,独立式公共厕所为辅,移动式公共厕所为补充等等。
居住用地公厕设置标准要符合设置密度在3-5座/平方千米,建筑面积30-80㎡/座,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60-120㎡/座。沿生活区周边道路设置的公共厕所间距应400-600米。
小区内部该建公厕吗?
向外、沿街的公厕建设有明确的标准,居民小区内的公厕有没有建设的“硬杠杠”?居民对小区内是否该建公厕又有什么看法?新建住宅小区有必要建公厕吗?
休闲凉亭、健身设施、人车分流……伴随一个个样式优美,整齐有序的配套设施在新建住宅小区内陆续出现,生活环境越变越好,但不少住宅小区并未配备公厕,一些居民在小区内因内急想要“方便”时,却并不方便。“每次在小区遛弯、锻炼,要是想上厕所,只能赶紧往家跑,现在小区都挺大,我们老年人就怕赶不及。”家住绿地世纪城的王先生这些年一直有个烦心事,小区内没公共厕所诸多不便,他觉得要是能建个公厕就好了。“小区里不少老年人还有小孩,有时候来不及赶回家,只能就近在草丛、地下室或者僻静的地方解决了,十分影响小区环境。”
而与一些老年人或者带小孩的家长观点不同的是,另一批业主并不赞成在小区建公厕。
“完全没必要,谁家没有卫生间,居民完全可以回家上厕所。”家住琥珀花园的殷先生认为,小区建公厕,除了要投入高昂的建设资金外,后期维护成本如水费、电费和保洁员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小区公厕到底该由谁来负责管理也是问题,建公厕纯粹“出力不讨好”,即使抛开费用不谈,公厕在小区内的选址也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没有一个居民愿意公厕建在自家附近。
小区内建公厕有难度
记者探访发现,我市已建成的大部分小区内都未配建单独的公共厕所。小区内所谓的公共厕所都是作为物业用房或者社区办公用房的配建卫生间出现。工作人员和前往办事的人员均可使用,在工作时间,小区居民也可以使用。但这类卫生间并非全部都是24小时向外开放,有部分卫生间在非工作时间内是关闭的。
规划部门相关人员介绍,早在2002年国家相关部门修改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共厕所是城市居住区中必建的配套设施,小区的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要建公共厕所。而小区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每1000至1500户设一处公厕,宜设于人流集中处。2005年国家就颁布实施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其中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的住宅小区和旧城区住宅区应建造公共厕所。
“事实上,这类规定中的条款只是指导性条款,而并非强制性标准。”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透露,这类规定在实操中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并且由于小区内建公厕会增加建设成本,也难以平衡小区业主之间的利益,所以在新建住宅小区内建设公厕一直存在很大难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