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电网“飞手” 让线路巡检更高效

2022-04-29 08:19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静静伫立的电线杆塔上方,缓缓起飞的无人机——有了这个“千里眼”的助力,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如虎添翼。国网蚌埠供电公司有个无人机作业中心,10名“飞手”组成的无人机作业团队在输电专业无人机巡检领域“开疆拓土”。职场“飞手”们一路走来,他们的成长秘诀是什么?记者近日走进了这个团队。

他们,是蚌埠电网首批“飞手”

在高大的电线杆塔下,无人机在“飞手”的操作下缓缓起飞,它是输电设备巡检的好帮手,让巡检工作变得日益高效和精准。

“飞手”马仲涛,今年32岁。2016年,马仲涛进入国网蚌埠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工作,每天跟着师傅外出巡线。令马仲涛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黄郢村巡检,正好一场大雨刚结束,他刚走进农田地里,连泥带水一下子就没过了小腿肚。“巡检全靠脚,遇到雨雪天气就更费鞋。”当时马仲涛就在心里寻思,如果有一天能够把无人机技术运用到输电巡检工作中,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还可省很多人工。

谁料,2017年,公司真的开始招募“飞手”。马仲涛便立即报名,并顺利考取了无人机驾驶员的合格证,成为国网蚌埠供电公司第一批取证的无人机驾驶员,而当时成功考取此证的人数并不多,含金量可见一斑。

“无人机巡检优势明显,检查一个塔只需要5分钟左右,一天可以巡检20多基杆塔。”90后姚潇毅于2019年进入国网蚌埠供电公司,成为“飞手”后最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完成了对220V线路3000基塔杆巡检工作。当时,4个“飞手”耗时20多天就巡检完毕。而在以往,没有无人机助力全靠人工的情况下,需要25个人、耗时1个月才能完成此项工作。

“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并不难,难的是将无人机技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因为无人机作业会受到环境气候以及区域周边线路、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如果‘飞手’水平跟不上,很容易导致无人机触碰障碍物而坠机,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炸机’。”“飞”了三年,姚潇毅也有不少次“炸机”的经历。他坦言,公司为每一台无人机都上了保险,这也让他在实践中越来越“敢飞”。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吸取大量经验教训,专业技能才有了很大的突破。

马仲涛

“最矮的塔是五十米,最高的塔是两百米,需要徒手爬上去。”来自超特高压巡检班组的代洪兵坦言,2016年前,他经常要爬到杆塔上进行高空作业,这个工作危险又考验体力。

“通过无人机,线路缺陷能够非常清晰地反映出来,哪怕是缺失一个螺丝钉都能及时发现。”成为“飞手”后,代洪兵只需要操作无人机进行巡检,科技大大提升了他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也弥补人工巡视的不足。

43岁的刘怀远在10人的团队中,算是大龄“飞手”了。“运检人员需要在一个又一个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间步行跋涉,再爬上三五十米的高空才能完成。”作为一名输电运检人员,刘怀远太渴望改变这样的工作状态了。深知无人机巡检是必然趋势的他,踊跃报名参加了无人机培训。

“我以为操控无人机就是操纵遥控器,应该不会太难,可在实际操作中,就有点心虚了。一架无人机,最便宜的也得几万,最贵的数十万。如有不慎,不仅会造成无人机的坠毁,还有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停电等电网事件。”于是,刘怀远苦练技术。如今,遥控杆的使用已经如同手指一般灵活。

蓄力六年,“飞手”团队逐渐成熟

无人机巡线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但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对于一名“飞手”而言,要精确地飞行到每一个需要检查的点上。

采访中,马仲涛向记者实际操作了一番无人机巡检。只见,他通过操作遥控器,一台四旋翼飞行器携带高清摄像头向杆塔飞去,而此刻,地面控制系统可清晰看到无人机飞行情况以及航拍到的导线、绝缘子、杆塔图像,杆塔上小型联结金具清晰可见。

“别看我们此刻都能够自信地操控无人机,其实几年前刚取证后才发现,培训和实操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工作中的一次次飞行,是没有教练教的,整个过程只能靠着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刚组建团队的头一年,每个队员都经历过几次‘炸机’, 最贵的一台机子约30万元。大家不太敢飞了,只好一遍遍琢磨无人机构成、看说明书,直到把说明书理解透彻了,才敢把无人机飞出去。”姚潇毅回忆,好在公司很“给力”,鼓励他们要“敢”飞,给了他们强大的后勤保障。

团队成员为了能够尽快上手,工作之余,大家就一起商量如何完善标准化作业流程。日常练习时间有限,就在比武竞赛过程中,抢抓一切时间练习。

在去年省级“飞手”竞赛中,蚌埠团队获得了团体第二的成绩。“技能考核内容为无人机8字飞行、S弯飞行和输电线路缺陷查找等三个科目,目的是检验操作手在现场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对输电线路杆塔、金具、导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一次检验,全面提升了无人机操作手的现场操作水平。”马仲涛告诉记者,

如今,无人机电力巡检工正式成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目录。从今年开始,国网蚌埠供电公司持续深化无人机在输电专业各专项工作中的应用,加强无人机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记者在与队员们交谈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机巢”。

“无人机机巢的建设,是我们今年的规划。”马仲涛告诉记者,现在的无人机自主巡检过程,其实仍需人工进行周围环境预判、任务分配、启动作业等环节,一架飞机至少配置一名工作人员全程盯梢,无法真正实现“无人化”。

所谓机巢,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机场。只不过,无人机机巢是兼具无人机存放、充电、起飞降落坪、气象监控、作业控制等功能,相当于无人机的“保姆”与“指挥官”。机巢建成后,将真正实现“无人化”,避免一个巡视区域多个专业人员反复到现场,节省大量工时,提升了无人机巡视效益。

时代在变化,电力巡检工作正在被无人机改变,无人机也在改变这些“飞手”。对于未来,电力“飞手”们表示,巡检方式越来越智能,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这也鞭策大家不断去学习新技术。希望通过他们的坚持与努力,蚌埠电力无人机巡检自动驾驶时代能够早日到来。(完)

21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