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让百姓健身不再难

2022-05-06 07:23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在我市的广场和公园中,总能看到不同年龄层次人群锻炼的身影。健身,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全民健身意愿不断高涨,目前我市的健身场馆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吗?群众运动健身怎样才能更加便利?我们能去哪些体育场馆健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推进全民健身

体育场馆逐步开放共享

市区有多少个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走访。在人民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大部分场地对市民开放。蚌埠市游泳跳水馆,因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及场馆正常维修,暂时未向市民开放。蚌埠体育中心,因配合方舱医院建设,体育馆项目暂不对外开放;室外田径场、网球场地等正常开放。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和落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一市三县共有11座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全年对外开放,每天保证开放时长不低于8小时。市区有6个公共体育场馆,分别是蚌埠体育中心、市人民体育场、市游泳跳水馆、禹会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龙子湖体育公园、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群众体育科科长秦胜欧表示,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市民对于体育健身场馆场地的需求日益强烈,为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贯彻《关于公共体育场馆低免收费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如无大型活动或特殊情况,每月8日定为蚌埠市体育场馆群众免费开放日。该政策已经实行好些年了,效果不错,市民前来锻炼的热情也很高。

记者了解到,蚌埠体育中心、市人民体育场、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龙子湖水上体育公园水上运动中心4个体育场馆是由专业的体育管理公司运营。

“除了每个月的开放日,由中奥体育管理运营的场馆都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收费标准均低于市场平均价。目前,对外开放的场馆项目如篮球、网球、乒乓球等基本上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疫情防控而暂时关闭的场馆恢复营业及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蚌埠中奥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宸表示,接下来,公司在做好场馆服务质量、保障场馆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将计划在蚌埠承办更多的体育赛事,打造本土赛事品牌,为蚌埠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拥抱全民健身

市民期待健身设施提档升级

傍晚,体育场绿茵场上,足球爱好者聚在一起酣畅淋漓来一场友谊赛,汗流浃背的感觉让人直呼“过瘾”。

“市区适合大家踢足球的地方十分抢手,往往需要提前预约。”市民陈力平时喜欢踢足球,但经常找不到场地。他认为,蚌埠的公共体育场馆不太多,特别是适合市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体育场馆。如果仅仅是靠公共体育场馆,很难满足市民日常体育活动需要。

“附近几所高校都建有不错的场馆,但不对外开放。如果能将一些闲置绿地利用起来,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健身。”市民李方勇说,近年来,老百姓的健身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喜欢在专业运动场馆锻炼,比如打篮球、游泳、跑步,也有的愿意就近在户外享受运动的乐趣。希望在改建小区周边绿地游园时,增加健身设施,丰富其功能。

蚌埠老年人体育协会负责人窦新会建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要补短板,向群众身边倾斜,合理规划建设小区、社区等健身设施,打造“百姓健身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地方锻炼。老年人、残疾人等健身需求也要高度重视,营造无障碍环境,推动全民健身全民参与。

如何更好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解决设施供给不足问题?关键是让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围绕人转、跟着人走。市政协委员、蚌埠学院副教授白石建议,在建设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服务管理,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体育健身场所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各类体育信息服务。通过“智慧+体育”线上管理和发动志愿者进行线下服务相结合,让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补齐体育场馆“短板”

“体育+公园”让居民在家门口健身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约1000个体育公园,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徽省全民健身计划,我市出台了《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水平,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建设智慧体育服务体系等。

“体育+公园”模式,成为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有效途径之一。走进位于淮上区昌平街西侧、淮上大道南侧附近的淮上区滨河体育公园,只见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日常健身、休闲器械一应俱全,公园内花草繁多,环境优良。“家门口有免费的体育健身场所,我每天都和邻居姐妹相约到公园练习健身操,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关女士笑着说。

“仅靠我市6个公共体育场馆确实无法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所以这几年我市一直着手制订措施、方案,将一些拆迁后的闲置地进行改造加上体育元素后,规划建设成体育公园,力争将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这块‘短板’补齐。”秦胜欧说,体育公园是以健身休闲为主题,以优美环境和运动设施为载体,融体育竞技、运动健身、养生保健、娱乐休闲、观光旅游等多种服务于一体,能够开展体育休闲、竞赛表演等活动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所。体育公园的建成,能有效填补市级和区级体育设施的空白,打造市民十分钟步行休闲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休闲的乐趣。

目前,我市建成并开放的体育公园有:席家沟体育公园、秀水体育公园、五河县新浍河公园和滨河公园、前进路体育公园、淮上区体育公园、淮上区2号体育公园、龙子湖区淮滨体育生态公园和淮滨路体育公园、怀远县淮滨体育生态公园、固镇县三八河体育公园、蚌山区聚云广场体育公园、高新区3号地街头公园。正在建的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是龙河智慧体育公园和陶山生态体育公园。

秦胜欧表示,按照《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我市将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推动全民健身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打造集体育赛事报名、体育场馆预约、科学健身指导等于一体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实施“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引导群众参与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完)

260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在我市的广场和公园中,总能看到不同年龄层次人群锻炼的身影。健身,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全民健身意愿不断高涨,目前我市的健身场馆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吗?群众运动健身怎样才能更加便利?我们能去哪些体育场馆健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推进全民健身

体育场馆逐步开放共享

市区有多少个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走访。在人民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大部分场地对市民开放。蚌埠市游泳跳水馆,因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及场馆正常维修,暂时未向市民开放。蚌埠体育中心,因配合方舱医院建设,体育馆项目暂不对外开放;室外田径场、网球场地等正常开放。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和落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一市三县共有11座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全年对外开放,每天保证开放时长不低于8小时。市区有6个公共体育场馆,分别是蚌埠体育中心、市人民体育场、市游泳跳水馆、禹会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龙子湖体育公园、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群众体育科科长秦胜欧表示,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市民对于体育健身场馆场地的需求日益强烈,为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贯彻《关于公共体育场馆低免收费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如无大型活动或特殊情况,每月8日定为蚌埠市体育场馆群众免费开放日。该政策已经实行好些年了,效果不错,市民前来锻炼的热情也很高。

记者了解到,蚌埠体育中心、市人民体育场、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龙子湖水上体育公园水上运动中心4个体育场馆是由专业的体育管理公司运营。

“除了每个月的开放日,由中奥体育管理运营的场馆都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收费标准均低于市场平均价。目前,对外开放的场馆项目如篮球、网球、乒乓球等基本上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疫情防控而暂时关闭的场馆恢复营业及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蚌埠中奥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宸表示,接下来,公司在做好场馆服务质量、保障场馆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将计划在蚌埠承办更多的体育赛事,打造本土赛事品牌,为蚌埠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拥抱全民健身

市民期待健身设施提档升级

傍晚,体育场绿茵场上,足球爱好者聚在一起酣畅淋漓来一场友谊赛,汗流浃背的感觉让人直呼“过瘾”。

“市区适合大家踢足球的地方十分抢手,往往需要提前预约。”市民陈力平时喜欢踢足球,但经常找不到场地。他认为,蚌埠的公共体育场馆不太多,特别是适合市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体育场馆。如果仅仅是靠公共体育场馆,很难满足市民日常体育活动需要。

“附近几所高校都建有不错的场馆,但不对外开放。如果能将一些闲置绿地利用起来,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健身。”市民李方勇说,近年来,老百姓的健身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喜欢在专业运动场馆锻炼,比如打篮球、游泳、跑步,也有的愿意就近在户外享受运动的乐趣。希望在改建小区周边绿地游园时,增加健身设施,丰富其功能。

蚌埠老年人体育协会负责人窦新会建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要补短板,向群众身边倾斜,合理规划建设小区、社区等健身设施,打造“百姓健身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地方锻炼。老年人、残疾人等健身需求也要高度重视,营造无障碍环境,推动全民健身全民参与。

如何更好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解决设施供给不足问题?关键是让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围绕人转、跟着人走。市政协委员、蚌埠学院副教授白石建议,在建设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服务管理,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体育健身场所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各类体育信息服务。通过“智慧+体育”线上管理和发动志愿者进行线下服务相结合,让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补齐体育场馆“短板”

“体育+公园”让居民在家门口健身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约1000个体育公园,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徽省全民健身计划,我市出台了《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水平,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建设智慧体育服务体系等。

“体育+公园”模式,成为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有效途径之一。走进位于淮上区昌平街西侧、淮上大道南侧附近的淮上区滨河体育公园,只见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日常健身、休闲器械一应俱全,公园内花草繁多,环境优良。“家门口有免费的体育健身场所,我每天都和邻居姐妹相约到公园练习健身操,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关女士笑着说。

“仅靠我市6个公共体育场馆确实无法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所以这几年我市一直着手制订措施、方案,将一些拆迁后的闲置地进行改造加上体育元素后,规划建设成体育公园,力争将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这块‘短板’补齐。”秦胜欧说,体育公园是以健身休闲为主题,以优美环境和运动设施为载体,融体育竞技、运动健身、养生保健、娱乐休闲、观光旅游等多种服务于一体,能够开展体育休闲、竞赛表演等活动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所。体育公园的建成,能有效填补市级和区级体育设施的空白,打造市民十分钟步行休闲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休闲的乐趣。

目前,我市建成并开放的体育公园有:席家沟体育公园、秀水体育公园、五河县新浍河公园和滨河公园、前进路体育公园、淮上区体育公园、淮上区2号体育公园、龙子湖区淮滨体育生态公园和淮滨路体育公园、怀远县淮滨体育生态公园、固镇县三八河体育公园、蚌山区聚云广场体育公园、高新区3号地街头公园。正在建的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是龙河智慧体育公园和陶山生态体育公园。

秦胜欧表示,按照《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我市将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推动全民健身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打造集体育赛事报名、体育场馆预约、科学健身指导等于一体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实施“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引导群众参与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