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陈维祝 文/图
查看热带水果长势(上图)、向记者讲述创业历程(下图),张娣的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此时这脚下的土地,就是她的梦想舞台。 ——编者注
“大家检查仔细了,不能有任何安全死角,大棚要清理干净,小麦秸秆加工除尘设备也要抓紧安装。”见到张娣时,她正忙着带领乡亲们检查农机农具和秸秆收储大棚,为即将到来的三夏会战做好准备。
年轻、洒脱、干练是张娣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怀远县包集镇高皇村,提起张娣,当地父老乡亲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一个姑娘,一心扑到土地上不容易,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这些年来,张娣用“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生动地诠释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深刻含义。
施展才华的梦想舞台 一开始,张娣种的地就和别人不一样
2020年,张娣成立了怀远县张娣家庭农场,流转高皇村13500亩土地,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一开始,张娣种的地就和别人不一样:小麦收完种水果玉米,然后种本地玉米,接着种卷心菜。当年,张娣的土地实现一年四收。
有了土地,还要有配套的农机服务,随后她又成立了怀远县张娣农机合作社有限公司,不但为本村土地服务,农忙时也会外出作业,合作社现有各类农机100余台,标准化钢构秸秆收储大棚一座。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没有产业,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发展产业就要标准化、规模化。”作为土生土长的高皇人,张娣心里一直有个执念,那就是让父老乡亲从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当“甩手掌柜”。
过去一家一户小农经营,如今合作社采用订单种植、统一提供社会化服务,高皇村的群众高兴地说,几十年的种田“老把式”看来要说再见了。
锐意创新的梦想舞台 年轻人共聚一堂,思想理念大碰撞
“地里能刨金,不限于传统农作物。”多年的实践和外出学习,张娣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开阔。
“能不能发展俺们这里少见的‘稀罕物’?”一次,张娣和本村创业青年余中飞、李晓丹聊起了接下来的想法,“多肉植物现在很火”“发展热带水果”……思路一变天地宽,几位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思想碰撞在一起,新的火花随之产生。
来到成立不久的安徽省张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仿佛一下子走进了热带王国世界,百香果、火龙果、凤梨、木瓜等热带水果琳琅满目。“把种子引进后,自己培育,把握住温度、湿度等要素,经过几次培育,现在这些水果很快就能上市。”张娣告诉记者,接下来的销路也不依靠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而是打造品牌上架中国青创协会的助农平台,借助互联网实现卖全国的目标。
在大棚不远处的多肉植物展示间里,到处摆放着造型奇特、色彩丰富的多肉植物,堪称一座微型植物园。
“仙人掌科、景天科、芦荟科、独尾草科……这里有2000多种多肉植物,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下一步,我们会扩大规模,围绕多肉开发各种自然教育课程。每场活动都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与人数来策划的,打造亲子多肉植物园。”张娣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砥砺前行的梦想舞台 认准了就要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从最开始的开超市、送柴油到流转土地办家庭农场,创业多年,张娣成了父亲眼中的“倔姑娘”。
“一个农村姑娘,有个稳定的家庭就行了,折腾什么。但是看到她吃那么多苦,也心疼。”父亲虽然多次抱怨,背后却默默给她撑起了一把伞。
收秸秆时一天只睡3个小时、一个人去外地购置农机、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创业路上,一路艰辛,同样收获满满。张娣说,认准了就要干,她绝不后悔。“只要能带领父老乡亲们走上致富路,付出再多也值得。”
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张娣在逐梦路上一路前行,埋头苦干,给自己一个无悔的青春。
如今,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三驾马车”,高皇村11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全村人均增收2000多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