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水稻专家罗志祥引领怀远糯稻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2022-06-17 08:1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人物简介

罗志祥,58岁,二级研究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948”、农业部“跨越计划”、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等项目和课题20多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农业农村部一等奖2项,合芜蚌创新人才奖。育成水稻新品种50余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2项。2022年5月,担任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科技特派团团长。

微风轻拂,秧苗青绿。

水稻种植正抢抓农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芜湖的水稻田面对面、手把手教种植户插秧,又马不停蹄赶回研究所开技术视频会,还要准备来蚌埠指导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如何高质高效发展的相关事宜……眼下,正是水稻专家罗志祥最忙碌的季节,田间指导传技,期待种下又一个丰收年。

“农民老罗”

多次来蚌关心“农民吃饭的事”

“水稻大咖、牛人!长期和土地打交道,特别朴实。”提起水稻专家、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罗志祥,玉米专家、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带头人余海兵由衷地夸赞。

别称“农民老罗”,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30多年,经过田间地头的千百次试验,罗志祥培育出了皖稻125、两优517等多个“国字号”水稻良种,他的足迹也遍布江淮大地。

“上午下田插秧去了,才回来。”近日,接受蚌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罗志祥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急切,“马上要开一个技术视频会,结束后我给您回电。”

采访中,记者得知罗志祥曾多次来蚌,在田间地头观察庄稼的长势、查找病虫害,到种业公司指导培育适合蚌埠的水稻种子。他说,每年都要来蚌埠几次。

“育种人,不在田里,那应该待在哪里呢?”他笑着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给农户培训“机插秧”技术,你得下田去做示范,面对面地教,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而育种工作,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可能十年也难以培育出一粒好种子,要能坐得住“冷板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罗志祥说,从今年开始,安徽将“两强一增”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且更好吃的粮食呢?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良种!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推广新技术、延伸产业链……”说起“两强一增”行动,罗志祥打开了话匣子,从现代化育种技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到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在他看来,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领衔“专家团”

怀远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正是夏种关键时期,怀远县大河湾大型机械在田野欢唱,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蓝天下,无人机在盘旋,农民抢抓雨后土壤墒情,栽插水稻、播种玉米等农作物……依托大河湾,怀远县深化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特别是抓好糯稻种植由大田直播变为机械插秧,提高了夏种“含金量”。

我市怀远糯稻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也迎来了“重量级”科技特派团专家团队送来的服务和技术“大礼包”。

今年,我省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支持县域立足当地主导或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链式”复合型科技特派团,推进“一县一团、一团一业”。

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大型机械旋耕整地作业现场。通讯员 李峰 摄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抢抓科技特派员“团队作战”政策机遇,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团服务基层专项行动,首批21支特派团将赴全市县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服务,由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涉及特派员200余名,覆盖我市糯稻等特色优势产业。服务包含聚焦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技术指导、品种引进推广等内容。

怀远糯稻是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全省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基地,目前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产量约50万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经过多年发展,糯稻产业目前逐步由“一产”带动“二产”转变成“二产”拉动“一产”进而促进“三产”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当地又一“拳头”特色优势产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怀远糯稻的发展,也牵动着罗志祥的心。

“时间久了、品种老化,要想着有品质更好的品种替代。从糯米到糯米粉,能否再延伸米酒、糕点等产业链……”罗志祥说,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糯米全产业链,怀远糯稻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大有可为。

作为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科技特派团团长,罗志祥携手来自全国的资深农业专家,立足糯稻资源,助力怀远走上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打通服务种植户的最后一公里。”罗志祥告诉记者,除了在育种、稳产、丰产、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进行探讨之外,还将针对种植户、种子企业等面临的难题进行答疑解惑,并考虑以“技术直播课”等方式,传技到每一位有需要的种植户手中。

188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人物简介

罗志祥,58岁,二级研究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948”、农业部“跨越计划”、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等项目和课题20多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农业农村部一等奖2项,合芜蚌创新人才奖。育成水稻新品种50余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2项。2022年5月,担任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科技特派团团长。

微风轻拂,秧苗青绿。

水稻种植正抢抓农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芜湖的水稻田面对面、手把手教种植户插秧,又马不停蹄赶回研究所开技术视频会,还要准备来蚌埠指导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如何高质高效发展的相关事宜……眼下,正是水稻专家罗志祥最忙碌的季节,田间指导传技,期待种下又一个丰收年。

“农民老罗”

多次来蚌关心“农民吃饭的事”

“水稻大咖、牛人!长期和土地打交道,特别朴实。”提起水稻专家、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罗志祥,玉米专家、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带头人余海兵由衷地夸赞。

别称“农民老罗”,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30多年,经过田间地头的千百次试验,罗志祥培育出了皖稻125、两优517等多个“国字号”水稻良种,他的足迹也遍布江淮大地。

“上午下田插秧去了,才回来。”近日,接受蚌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罗志祥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急切,“马上要开一个技术视频会,结束后我给您回电。”

采访中,记者得知罗志祥曾多次来蚌,在田间地头观察庄稼的长势、查找病虫害,到种业公司指导培育适合蚌埠的水稻种子。他说,每年都要来蚌埠几次。

“育种人,不在田里,那应该待在哪里呢?”他笑着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给农户培训“机插秧”技术,你得下田去做示范,面对面地教,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而育种工作,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可能十年也难以培育出一粒好种子,要能坐得住“冷板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罗志祥说,从今年开始,安徽将“两强一增”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且更好吃的粮食呢?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良种!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推广新技术、延伸产业链……”说起“两强一增”行动,罗志祥打开了话匣子,从现代化育种技术、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到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在他看来,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领衔“专家团”

怀远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正是夏种关键时期,怀远县大河湾大型机械在田野欢唱,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蓝天下,无人机在盘旋,农民抢抓雨后土壤墒情,栽插水稻、播种玉米等农作物……依托大河湾,怀远县深化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特别是抓好糯稻种植由大田直播变为机械插秧,提高了夏种“含金量”。

我市怀远糯稻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也迎来了“重量级”科技特派团专家团队送来的服务和技术“大礼包”。

今年,我省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支持县域立足当地主导或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链式”复合型科技特派团,推进“一县一团、一团一业”。

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大型机械旋耕整地作业现场。通讯员 李峰 摄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抢抓科技特派员“团队作战”政策机遇,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团服务基层专项行动,首批21支特派团将赴全市县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服务,由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涉及特派员200余名,覆盖我市糯稻等特色优势产业。服务包含聚焦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技术指导、品种引进推广等内容。

怀远糯稻是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全省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基地,目前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产量约50万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经过多年发展,糯稻产业目前逐步由“一产”带动“二产”转变成“二产”拉动“一产”进而促进“三产”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当地又一“拳头”特色优势产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怀远糯稻的发展,也牵动着罗志祥的心。

“时间久了、品种老化,要想着有品质更好的品种替代。从糯米到糯米粉,能否再延伸米酒、糕点等产业链……”罗志祥说,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糯米全产业链,怀远糯稻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大有可为。

作为怀远县糯稻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科技特派团团长,罗志祥携手来自全国的资深农业专家,立足糯稻资源,助力怀远走上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打通服务种植户的最后一公里。”罗志祥告诉记者,除了在育种、稳产、丰产、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进行探讨之外,还将针对种植户、种子企业等面临的难题进行答疑解惑,并考虑以“技术直播课”等方式,传技到每一位有需要的种植户手中。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