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通讯员 张露伟 文/图
几场明显的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500多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也逐渐忙碌起来。
“这一场雨过后,你看一下茎蘖增加了不少?”“雨前只有三个,我刚才数了,有九个。”7月7日一大早,安徽夏兴种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葛为联和技术人员罗伦早早来到制种基地。
“现在进入夏季田管关键期,杂交水稻种植的生育期只有九十天左右,很快就要进入幼穗分化期,当下主要是除田间部分杂草及准备预防病虫害工作。接下来是花期预测、病虫害防治、田间草害防治等,一环扣一环。”罗伦告诉记者。
及时雨为农作物带来了快速生长期。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保证杂交水稻稻种的品质,稻农们进行地毯式人工除草作业。除草后的田块要进行施肥作业,不远处的田埂上,一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缓缓飞起,在农田不断穿梭。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无人机匀速往返田间喷洒农药。装药、起飞、喷洒,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
“无人机飞防除草、杀虫效率高、省时省力,一次可装载30公斤药水,飞行1小时就可完成40多亩农田的植保作业,保证了每一棵农作物用药成效,节约了用药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人员中毒风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安全性。”罗伦说,无人机追肥精准度强、雾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农技人员察看杂交水稻长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安徽夏兴种业有限公司入驻农业科技园以来,建立了集研发、示范,生产、加工于一体的良种育繁推体系。公司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科研育种工作在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品种选育上成果丰硕,杂交水稻制种“轻简化栽培技术”获得突破性成功,亩产值接近4000元。2021年,公司获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44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的回信,让罗伦和同事们备感振奋。“多种粮、种好粮,需要好种子。作为育种人,我们要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大地,努力向上生长,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罗伦坚定地说。
科技赋能让农业现代化“快马加鞭”。近年来,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招引企业、对接高校与科技特派团等方式,不断加快良种引进、选育和技术创新步伐,加速优良品种更新换代。目前,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将园区作为他们新品种研发、实验、示范基地,科研课题实施基地,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同时,引进的恒强种业、夏兴种业两家种子研发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十多个。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来激励园区各项工作。”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学说,作为蚌埠农业的前沿科技平台,园区将以人才振兴带动科技振兴,以科技振兴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