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红色文化+绿色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蚌埠文旅融合开发新模式

2022-07-18 08:24 蚌埠新闻网  

□申琳琳

□我为蚌埠发展献一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信息显示,从2004年到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扩充,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也从1.4亿增长到14.1亿,尽管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旅游市场不景气,但国内红色旅游出游人次仍超过1亿。随着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其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效应也逐渐凸显。

蚌埠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蚌埠这片热土曾发生激烈悲壮的战斗,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红色故事。红色资源众多。据统计,目前蚌埠市共有各类遗址88处,其中革命遗址70个。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怀远县龙亢镇新四军淮上行署纪念馆等已初具规模的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在安徽乃至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蚌埠处于淮河流域的中心,淮河穿城而过,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十四五”期间,如何促进蚌埠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的融合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深度融合 优化红色旅游产业结构

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的融合开发,需要统筹谋划,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以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为例,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三公里范围内有:大明文化产业园、蓝莓庄园、800亩桃园、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梅花山风景区,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与蚌埠市旅游体系相衔接,以文旅深度融合优化红色旅游产业结构。

一方面,加强区域协作联动,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连接点,依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形成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旅游产品,全力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孙家圩子村委会本着节约用地、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原则,保留了红色历史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及红色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活动的遗迹及故事,自然环境良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红色文旅 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既要乡村能人,也要外来人才。在培养本地人才方面,要坚持就地育才用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既要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一大批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农民画师等乡村文化能手;还要注重强化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培育和支持政策,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要坚持人才活水释放乡村活力的理念,既要引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院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也要为外来人才扎根农村、深耕乡村文化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与干事创业的环境。

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要坚持乡土神韵与现代潮流融合,既要讲究“土里土气”,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又要讲究时尚潮流,推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脱胎换骨、升级升华。在乡土神韵方面,要坚持形神兼备为导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符号,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田园风光和乡情乡愁。在现代潮流方面,既要彰显新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也要突出新业态,充分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知识服务、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形态,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主题形象,以充分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联动开发 提升旅游产品价值

在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原则,即“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前提下,依托蚌埠底蕴丰厚而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在深入挖掘其内涵价值的同时,加大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力度,将“渡江精神”“淮河文化”这样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融入旅游产品的研发过程,开发出既富有独特文化价值内涵,又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特色产品,使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手段。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红色革命情结和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时,通过有效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红绿旅游”的经济价值,强化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蚌埠“红绿旅游”资源丰富,组合情况良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蚌埠市委市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多种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红绿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是大势所趋。在“红绿资源”协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边开发边保护的原则,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通过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中心的,融合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不断推动蚌埠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本文是蚌埠市2022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B22C007)

159

□申琳琳

□我为蚌埠发展献一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信息显示,从2004年到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扩充,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也从1.4亿增长到14.1亿,尽管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旅游市场不景气,但国内红色旅游出游人次仍超过1亿。随着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其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效应也逐渐凸显。

蚌埠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蚌埠这片热土曾发生激烈悲壮的战斗,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红色故事。红色资源众多。据统计,目前蚌埠市共有各类遗址88处,其中革命遗址70个。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怀远县龙亢镇新四军淮上行署纪念馆等已初具规模的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在安徽乃至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蚌埠处于淮河流域的中心,淮河穿城而过,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十四五”期间,如何促进蚌埠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的融合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深度融合 优化红色旅游产业结构

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的融合开发,需要统筹谋划,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以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为例,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三公里范围内有:大明文化产业园、蓝莓庄园、800亩桃园、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梅花山风景区,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与蚌埠市旅游体系相衔接,以文旅深度融合优化红色旅游产业结构。

一方面,加强区域协作联动,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连接点,依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形成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旅游产品,全力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孙家圩子村委会本着节约用地、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原则,保留了红色历史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及红色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活动的遗迹及故事,自然环境良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红色文旅 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既要乡村能人,也要外来人才。在培养本地人才方面,要坚持就地育才用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既要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一大批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农民画师等乡村文化能手;还要注重强化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培育和支持政策,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要坚持人才活水释放乡村活力的理念,既要引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院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也要为外来人才扎根农村、深耕乡村文化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与干事创业的环境。

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要坚持乡土神韵与现代潮流融合,既要讲究“土里土气”,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又要讲究时尚潮流,推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脱胎换骨、升级升华。在乡土神韵方面,要坚持形神兼备为导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符号,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田园风光和乡情乡愁。在现代潮流方面,既要彰显新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也要突出新业态,充分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知识服务、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形态,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主题形象,以充分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联动开发 提升旅游产品价值

在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原则,即“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前提下,依托蚌埠底蕴丰厚而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在深入挖掘其内涵价值的同时,加大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力度,将“渡江精神”“淮河文化”这样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融入旅游产品的研发过程,开发出既富有独特文化价值内涵,又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特色产品,使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手段。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红色革命情结和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时,通过有效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红绿旅游”的经济价值,强化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蚌埠“红绿旅游”资源丰富,组合情况良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蚌埠市委市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多种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红绿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是大势所趋。在“红绿资源”协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边开发边保护的原则,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通过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中心的,融合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不断推动蚌埠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本文是蚌埠市2022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B22C00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