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竞争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环境,品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蚌埠,提起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湖上升明月”,因为早在该古民居建设之初,这个名字便已经家喻户晓。
但令人意外的是,市政协委员在调研时发现,“湖上升明月”商标早被其他公司以及个人抢注。为保护本地文化品牌资源,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企业、专家等,启动商标维权程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被他人抢先注册的“湖上升明月”商标最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宣告无效,此举有力地保护了本地文化品牌资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以此次商标保护为契机,加之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源头保护、协同保护等工作,完善现有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为保护市场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提供有力保障?
“湖上升明月”品牌被抢注
湖上升明月(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是一个抢救保护散落古民居、并将其集中重建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并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名录”和“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已成为蚌埠文化旅游行业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市政协委员王亦众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湖上升明月”这个名称在蚌埠已经深入人心,辖区路牌和景区标识上也都标注“湖上升明月”景区的字样。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时,百度、360百科等搜索引擎上对蚌埠的“湖上升明月”也有专门词条。“经调查,‘湖上升明月’这个名称并不属于我市,该名称已经在2018年被芜湖一家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抢注了涵盖30多个类别的64件商标。”为防止再次出现此类商标被抢注的事件,王亦众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运用法律手段尽力追回品牌产权,保护好我市这张文化名片。二是增强企业和个人申请、保护意识。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知识产权被抢注的企业和个人,相关部门应协助其依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维权工作,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为我市知识产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品牌的一次成功维权
市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政协“社情民意”《关于做好湖上升明月品牌保护的建议》后,立即成立工作组,开展对“湖上升明月”商标品牌保护工作。
“‘湖上升明月’于2012年11月开工建设,从2016年起,陆续有企业和个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湖上升明月’商标申请。截至2021年4月1日,‘湖上升明月’共有65件核准注册商标。”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芜湖某公司的商标注册类别涉及旅游、娱乐服务、宾馆酒店、导游服务、博物馆等与安徽天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上升明月”管理方,以下简称“天宸公司”)服务项目有关的几乎全部类别。
天宸公司在得知商标被抢注后曾采取过一些救济措施。“2019年11月,我们通过北京红标商标事务所,对芜湖公司注册的与‘湖上升明月’相关的11件商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起无效宣告请求,但因提供的证据不足,2020年9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为‘无效宣告理由不成立’。随后,拟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该商标权,对方同意卖出,但要价过高,公司未同意。”天宸公司相关负责人何路金表示。
监管部门、专家律师与天宸公司多次协商后,决定采取法律救济途径,搜集有力证据,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无效宣告请求。同时,进一步完善商标布局,对尚有空白的商标及时注册,加强商标防御,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22年5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达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裁定书,裁定对争议商标予以无效宣告。
“裁定书下达后,我们立即与天宸公司联系,指导其对上述26件‘湖上升明月’商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商标注册进展情况。同时,持续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保护我市知名品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环境 强化全链条保护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呈现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湖上升明月”商标保护作为商标保护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强了行政主管部门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程序上的衔接,向“全链条保护”方向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督查考核体系。市辖三县和部分市辖区党委、政府也分别出台相应文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落实知识产权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励科技创新。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显成效。我市通过搭建人民调解平台、仲裁调解平台、维权援助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基层管理平台等五项平台,在各县、区设立维权援助工作站,建立维权援助快速通道,逐步实现知识产权纠纷在法院系统、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我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实现全覆盖。
深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我市开展了多项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针对中国驰名商标、老字号商标、涉外商标,会同古井集团、口子集团、江苏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均瑶集团等2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开展品牌保护,联手打假182次,立案87件。2021年,全市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47件,罚没183万元。
知识产权保护现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加速器”和“保护器”,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我市将继续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知识产权工作基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努力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新标杆”,着力打造蚌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