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下称《清单》),其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兑现的46条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出台《清单》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与以往的政策相比有何不同?在哪些方面有所“加码”?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如何促进政策“落地生花”?本周,“党报会客厅”邀请我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交流。
【精彩观点】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葛晨军
□整合优化后的《清单》支持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操作性更强,更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好的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张廷海
□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产业链不断向深层次延伸,逐步提升竞争力。
□《清单》制定奖补政策、激励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产业政策评估。
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健晖
□政策直面行业关切,加大了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更有效弥补企业的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在《清单》助力下将紧紧把握行业和市场脉搏,扎根蚌埠,勇当行业标杆。
蚌埠新闻网记者 周芳林 通讯员 张璟煜 文/图
【深度对话】
老工业城市正在转型
主持人:近年来,蚌埠正奋力追赶,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加快推动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请说说我市产业发展现状?有哪些优势?
葛晨军: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安徽省重要新兴产业基地,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产业强市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工业强市作为产业强市战略的“主抓手”,聚焦突出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六大新兴产业,全面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提速增量、提质增效。
目前,蚌埠工业体系覆盖35个行业大类,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为主导、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中国兵器工业214所等一批国家级院所,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平台11个。在产业承载方面,蚌埠拥有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
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召开高规格工业发展大会,出台“制造强市10条”、“县域工业10条”、“机器人10条”、“工业设计10条”、“支持5G发展10条”等政策,开展“千干扶千企”“四送一服”等活动,签约合作重点项目,党政干部带队招商……抢抓机遇谋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我市还建立了六大新兴产业专班,由市级领导领衔,实行“一业一方案”,高质量编制了六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方案,全面绘制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施工图。按照纵向产业价值链和横向产业集群两条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锚定重点产业延链补链,紧盯重点项目持续攻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一系列助企纾困“组合拳”作用下,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4个、协议总投资949亿元,招引项目数同比增长64.6%。新入库工业项目142个、同比增长42%,入库投资206.4亿元;新入库技改项目80个、同比增长21.2%,总投资105.3亿元。
企业培育强力推进。上半年,我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6户,7户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全市新发展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9户。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们积极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完成了44户规上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改造了12个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张廷海: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的多重叠加,平台优势不断凸显,蚌埠开始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在蚌埠,一片玻璃可以比纸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在蚌埠,农民种的玉米、秸秆经过一系列工艺后可以织布……刷新世界最宽高导热新材料纪录,打通聚乳酸全链条生产工艺,国内首条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实现量产,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唯一官方供应商。一批批创新成果加快涌现,一件件产品从蚌埠走向世界,加快“蚌埠制造”向“蚌埠创造”华丽转身。
特色产业领先国内市场。以银锐科技、精菱玻切、朝阳玻璃为代表的玻璃切割装备产值规模位居国内第一;凤凰滤清器是全国第一家上市的滤清器企业;昊方机电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制造商;神舟机械拥有船舶建造、维修、设计等五项船舶资质,是淮河流域最大的造船企业。
平台创新日益彰显。全市拥有国家汽车零部件(滤清器)制造基地、中电科41所电子测试仪器检测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高技术转化运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余个,累计研制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91个,培育安徽工业精品61个。
千方百计激活“内生动力”
主持人:出台《清单》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请您为大家解读《清单》有关政策措施。与以往的政策相比有何不同?在哪些方面有所“加码”?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葛晨军: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有力支持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发展对政策扶持的精准度、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中共蚌埠市委办公室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围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参考学习宁波、合肥等先进地市和芜湖、滁州等兄弟地市政策,对原支持制造强市建设、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政策开展了整合优化,共提出46条政策纳入《清单》。
《清单(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部分)》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设备改造及技术升级、支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融资支持、支持品质品牌建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提升科技和信息服务等7个方面支持企业发展。
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我们新制定了支持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政策。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上台阶。对年应税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的工业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超过当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增长水平且当年盈利的,给予企业管理团队30万元一次性奖励,每上一个十亿台阶增加10万元奖励。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爆发式增长。对上一年度应税销售收入1亿元(含)-5亿元的工业企业,且当年度应税销售收入增长50%及以上的,给予企业管理团队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上一年度应税销售收入5亿元(含)以上的工业企业,且当年度应税销售收入增长50%及以上的,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我们对原技改投资补助政策进行了优化完善,将奖补标准由原来的10%提高到现在的10%、12%、15%三个档次,另外将奖补门槛由原来的设备总投资500万元降为现在的当年设备投资100万元。将进一步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改造升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设备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已入库统计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对六大新兴产业智能化改造项目给予15%的补助,对六大新兴产业非智能化技改项目、其他产业智能化改造项目给予12%的补助,对一般技改项目给予10%的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2000万元,且单个企业每年补助不超过2000万元。
同时,对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也给予重点支持,引导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整合优化后的《清单》支持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操作性更强,将更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张廷海:产业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产业政策具有时代性和供给指向性。不同时期的产业发展特点具有差异性,应随势而动,动态调整。
而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点: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配置产业资源;发挥后发优势,缩短赶超时间;保护民族产业,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熨平经济震荡,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说到底,《清单》的出台,就是通过可行的政策手段,有效配置产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另外,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尽管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引领作用,但产业政策本身并非万能的魔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还是要靠创新来实现。产业政策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励创新。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可以看到,《清单》里有不少政策,都是着眼于引导企业创新的。
高健晖:多年来,昊方机电始终坚持走技术强企之路,构建了具有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金属成形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核心产品全球领先,粉末冶金、液态金属、铝压铸、旋压皮带轮产品等金属成形产品高端引领的先进研发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蚌埠市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打好创新驱动、补链强链、数字赋能、要素集聚、环境优化等组合拳,不断促进推动企业发展,我们企业受益匪浅。我们也获得了多项政策扶持或奖励,比如国家级绿色工厂鼓励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奖励补贴政策、省级数字化车间奖励补贴等。
用好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目前,《清单》中的扶持、奖补等政策企业是否了解?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准备如何将政策“落地生花”?
葛晨军:好的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清单》印发后,我们积极梳理涉及我局相关政策,并联合市财政局制定印发实施细则,印发了《关于印发<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实施细则(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部分)>的通知》。
本着减轻企业负担的原则,实施细则制定过程中,我们将市级政策中17条设为免申即享类政策(全市免审即享类政策共21条,市经信局占80%),并在细则中明确所有政策条款的政策内容、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支持方式和责任科室的联系电话。
《清单》和实施细则印发后,我们制作了《清单》一张图和系列政策解读材料,积极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等开展宣传,累计阅读量超万条。并将文件印发至各县区有关部门,确保规上企业“知晓政策”做到全覆盖,并组织企业对照细则、提前准备相关材料。
用好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前期,我们已联合市财政局开展了《清单》兑现工作,所有政策全部纳入市级产业扶持政策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申报,通过网上申报,实现企业“不跑路”。
目前,已有700多个项目通过系统开展申报,下一步,我局将加快工作节奏,在县区初审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审核,力争尽快将资金下达企业,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张廷海:有了一系列的好机遇、好政策,如何用活,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说,扎根实业、默默耕耘,这是许多宁波企业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甬蚌对接,如何学好宁波经验?我觉得学习宁波的产业治理经验、政策落实方式等,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契机。
企业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方能绽放璀璨光彩。我们要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需求;产业链招商就是让企业真正“链”起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节约生产成本。
高度重视产业政策评估。《清单》制定奖补政策、激励产业发展的同时,同样跟踪产业政策自身绩效。各部门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给出了政策清单,但就产业政策实施本身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度量与评价也同样重要。
高健晖:我收到了“一图读懂”政策宣传长图,各项政策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及有关部门还通过上门服务、电话、网络推送等方式,积极宣传解读《清单》,指导我们用好用足政策,确保优惠政策落地兑现。
《清单》中产业扶持政策,直面行业关切,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创新扶持力度,加速提升企业设备改造及技术升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更有效弥补企业的发展短板,提升企业竞争力,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和扩大市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清单》的助力下,昊方机电将紧紧把握行业和市场脉搏,扎根蚌埠,勇当行业标杆,为推进蚌埠乃至全省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