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看蚌埠如何创新中小学思政课

2022-09-09 09:3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靳瑾

【阅读提示】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我市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跨学段衔接工作。马城中学等学校与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打造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初具规模;以援疆建设为契机,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结对帮扶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共建,都给中小学生的思政课堂带来了不一样的“金课”。眼下,新学年已经开始,蚌埠中小学校的思政课堂有什么新变化?

大中小学一体化 齐步推动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恰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上好思政课,作用不言而喻。

1500余名教师在线上线下观摩了云端“金课”

就在今年6月,马城中学与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正式启动。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两校将共同搭建大学、中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探索思政教育的改革模式与途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从马城中学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入手,蹚出新路,进而在禹会区乃至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此之前,我市已经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组成单位包括安徽财经大学、蚌埠二中、一实校、新城实验学校、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凤二小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在整体规划与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和德育课程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它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根据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接受机理,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队伍、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探索整体构架,具有衔接性与贯通性等内在特征。”在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斌看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注重功能定位的整体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内容供给的层次性、方法选择的适切性。按照他的设想,中学与高校联手只是开始,未来要在共建基础上打造新的创新联合体,促进自身提升;并以此为契机,发挥协作效应,在禹会区成功打造区域联合体的典型。更为重要的是,市域联合体会大力支持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禹会区中小学校的深化合作,在经费支持、队伍培训、项目联合、深化马城中学实践基地建设上提供尽可能的保障。

不远万里 皖疆同上一节课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怎么上?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又有智慧教育的辅助,课堂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的视频。是的,上天摘星星的三位航天员回家了!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摘下梦想的星星。”不久前,蚌埠新城实验学校教师沈雅静给学生们上了一节思政课。

借助网络,蚌埠与皮山县共同探索中小学思政课的更多可能

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看科学家如何勤学钻研;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看航天英雄如何刻苦训练;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从祝融探火到羲和逐日,壮丽的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展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览无余。以《人民日报》三张不同年份的同天“号外”引入课程,沈雅静将课前小组作业成果纳入课堂讨论,有讲解,有引导,有反思,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仿佛也有亮闪闪的星星。

“老师,我也想做航天员!我还收集了一些资料呢!”课堂上,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时,还特意展示了带来的科普丛书,向同学们描述他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一往无前、脚踏实地的奋斗。”临近下课,沈雅静也借机点题:未来航天有你,强国有我,期待着大家能带着“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奔赴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这节课的主题是“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强国有我”,台上讲课的还有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程老师、新疆皮山县固玛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孙羽柔老师,台下听课的除了两校学生,还有1500余名思政课教师——这是皖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云端“金课”的一次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蚌埠新城实验学校、皮山县固玛镇第一中心小学借助网络,实现大中小学联合,跨越万里距离同上一节课,共同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的更多可能。

“同一个主题在大中小学课堂上‘全程贯穿’,体现了不同学段的区分度以及进阶性和侧重点。”课程结束后,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点了个大大的赞:思政课的设计就是要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同时统筹好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教学规律的关系;而思政课教师则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在情境设计中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满足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主体性需求,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突出不同学段的特点,才更贴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现场一位观摩的教师在下课后同样点赞:“这次有安财大的高手‘指点’,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教学入脑入心,效果体现在行动上,很受启发,醍醐灌顶!”

丰富“蚌埠元素” 未来思政课更值得期待

围绕建章立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家校协同、红色教育等重点,注重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点面结合、凸显特色,我市着力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新生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采访中记者还获悉,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市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院,将其作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与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新疆皮山县教育局等单位合作共建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机构,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决策咨询、研究实践、绩效评估、经验推广。

“统筹协调教学科研骨干力量,不仅给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经验推广,更要创新性、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多形式、多路径、多主题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实践成果并推动转化应用。”采访中,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魏宏伟表示,一方面要重点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及理论水平优势,系统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及培训,联合、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及项目建设,一方面则是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榜样示范等形式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以名师工作室培育和建设为抓手着力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支持和促进思政课程建设。

精心做好思政课建设整体设计、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勠力打造思政育人特色品牌,特别是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加强顶层设计;思政课堂越来越“活”,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近年来,在我市大中小学校的课堂上,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其亲和性和针对性都大大增强了思政课教学效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每一场盛事、大事、喜事,都成为思政课深入挖掘的契机,让思政课成为最鲜活的时政写照;凤阳县小岗村、蚌埠市博物馆、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都成为实践教学基地,地方特色不断凸显,“蚌埠元素”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融入全新的方法手段,建设丰富的案例资源,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研究实践……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推动下,全市思政课改革注重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导向,不断探索新路径、创出新模式,课堂内容越来越“新”,方式越来越“活”。

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于无声处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蚌埠“大思政课”的探索与创新值得期待。

(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76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靳瑾

【阅读提示】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我市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跨学段衔接工作。马城中学等学校与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打造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初具规模;以援疆建设为契机,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结对帮扶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共建,都给中小学生的思政课堂带来了不一样的“金课”。眼下,新学年已经开始,蚌埠中小学校的思政课堂有什么新变化?

大中小学一体化 齐步推动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恰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上好思政课,作用不言而喻。

1500余名教师在线上线下观摩了云端“金课”

就在今年6月,马城中学与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正式启动。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两校将共同搭建大学、中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探索思政教育的改革模式与途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从马城中学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入手,蹚出新路,进而在禹会区乃至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此之前,我市已经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组成单位包括安徽财经大学、蚌埠二中、一实校、新城实验学校、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凤二小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在整体规划与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和德育课程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它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根据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接受机理,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队伍、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探索整体构架,具有衔接性与贯通性等内在特征。”在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斌看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注重功能定位的整体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内容供给的层次性、方法选择的适切性。按照他的设想,中学与高校联手只是开始,未来要在共建基础上打造新的创新联合体,促进自身提升;并以此为契机,发挥协作效应,在禹会区成功打造区域联合体的典型。更为重要的是,市域联合体会大力支持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禹会区中小学校的深化合作,在经费支持、队伍培训、项目联合、深化马城中学实践基地建设上提供尽可能的保障。

不远万里 皖疆同上一节课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怎么上?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又有智慧教育的辅助,课堂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的视频。是的,上天摘星星的三位航天员回家了!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摘下梦想的星星。”不久前,蚌埠新城实验学校教师沈雅静给学生们上了一节思政课。

借助网络,蚌埠与皮山县共同探索中小学思政课的更多可能

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看科学家如何勤学钻研;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看航天英雄如何刻苦训练;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从祝融探火到羲和逐日,壮丽的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展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览无余。以《人民日报》三张不同年份的同天“号外”引入课程,沈雅静将课前小组作业成果纳入课堂讨论,有讲解,有引导,有反思,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仿佛也有亮闪闪的星星。

“老师,我也想做航天员!我还收集了一些资料呢!”课堂上,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时,还特意展示了带来的科普丛书,向同学们描述他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一往无前、脚踏实地的奋斗。”临近下课,沈雅静也借机点题:未来航天有你,强国有我,期待着大家能带着“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奔赴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这节课的主题是“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强国有我”,台上讲课的还有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程老师、新疆皮山县固玛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孙羽柔老师,台下听课的除了两校学生,还有1500余名思政课教师——这是皖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云端“金课”的一次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蚌埠新城实验学校、皮山县固玛镇第一中心小学借助网络,实现大中小学联合,跨越万里距离同上一节课,共同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的更多可能。

“同一个主题在大中小学课堂上‘全程贯穿’,体现了不同学段的区分度以及进阶性和侧重点。”课程结束后,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点了个大大的赞:思政课的设计就是要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同时统筹好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教学规律的关系;而思政课教师则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在情境设计中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满足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主体性需求,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突出不同学段的特点,才更贴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现场一位观摩的教师在下课后同样点赞:“这次有安财大的高手‘指点’,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教学入脑入心,效果体现在行动上,很受启发,醍醐灌顶!”

丰富“蚌埠元素” 未来思政课更值得期待

围绕建章立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家校协同、红色教育等重点,注重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点面结合、凸显特色,我市着力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新生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采访中记者还获悉,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市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院,将其作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与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新疆皮山县教育局等单位合作共建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机构,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决策咨询、研究实践、绩效评估、经验推广。

“统筹协调教学科研骨干力量,不仅给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经验推广,更要创新性、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多形式、多路径、多主题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实践成果并推动转化应用。”采访中,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魏宏伟表示,一方面要重点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及理论水平优势,系统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及培训,联合、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及项目建设,一方面则是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榜样示范等形式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以名师工作室培育和建设为抓手着力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支持和促进思政课程建设。

精心做好思政课建设整体设计、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勠力打造思政育人特色品牌,特别是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加强顶层设计;思政课堂越来越“活”,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近年来,在我市大中小学校的课堂上,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其亲和性和针对性都大大增强了思政课教学效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每一场盛事、大事、喜事,都成为思政课深入挖掘的契机,让思政课成为最鲜活的时政写照;凤阳县小岗村、蚌埠市博物馆、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都成为实践教学基地,地方特色不断凸显,“蚌埠元素”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融入全新的方法手段,建设丰富的案例资源,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研究实践……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推动下,全市思政课改革注重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导向,不断探索新路径、创出新模式,课堂内容越来越“新”,方式越来越“活”。

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于无声处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蚌埠“大思政课”的探索与创新值得期待。

(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