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文 陈 昂/图
浩渺长淮,一路奔腾,入马城,连天河,蜿蜒数十公里,将她的血脉融于这片热土,滋养着淮畔大地。
9月17日上午,蚌埠日报“靓淮河 走两岸”融媒体采访团一行人逐淮水而下,第二站来到禹会区马城镇。秋风和煦,阳光正好,一片绿意盎然,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观码头,看园区,穿行孔津湖,深入大洪山,天蓝、水清、岸绿、山秀,处处领略“码头城下分外香”。新时代十年来,马城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港两区”的规划蓝图,在大力发展建材产业的同时,始终不忘生态环境保护,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规划先行
推动绿色发展
站在马城镇绿色建材产业园的施工现场,只见塔吊高耸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不停,伴随着各种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作业,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
“这是建设中的绿色建材产业园,也是全镇未来发展的‘引擎’,目前已有四家混凝土建材企业入驻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两家企业可竣工投产。”禹会区副区长、马城镇党委书记陈光华告诉记者,得益于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退市进园的政策推动,一大批商砼、砂浆生产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园区,为马城镇提供蓬勃有力的发展后劲。
蚌埠港马城作业区中宏码头项目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
据介绍,自去年正式开园,产业园区的建设克服疫情影响一直进行,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园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入驻的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元鼎市政、方阵、恒垒及诺信起重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将很快入园,待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每年实现入库税收1.3亿元。”陈光华表示,绿色建材产业园不断壮大,不仅有望带动马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能促使当地生产和消费大幅提升,早日实现“产城一体化”的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建材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粉尘等污染,镇党委、政府一方面提前规划建设了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另一方面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建设全封闭生产车间和运输廊道,力求从生产源头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把园区打造成绿色、高效的建材生产基地。
产品既要造出来,还要运出去。为了打通绿色建材产业园产品外销通道,马城镇在206国道沿淮岸边同步实施了蚌埠港马城作业区中宏码头项目,打造年吞吐量160万吨的货物贸易港。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进度已到最后的扫尾阶段,预计10月底即可投入使用,届时除了货物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外,园区产业集聚还将进一步加快,为形成建材贸易集散地创造有利条件。
借力“两强一增”
助力乡村振兴
绿油油的大片稻田、四通八达的生产路、纵横交错的灌溉沟渠、智能化的监控系统……金秋时节,走进马城镇白衣村的千亩“旱改水”高标准农田,目之所及,到处是现代农业的丰硕成果。
“看!这一大片稻田长得多好,这都亏了‘旱改水’项目的实施,否则今年秋粮可能会遭遇歉收。”采访中,没等记者发问,白衣村党总支书记徐维锁就主动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去年上半年,镇里对天河西岸5个村尝试土地整村流转,并启动了“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项目,一举新增水田4600亩,既解决了土地散乱化、碎片化、无序化等问题,又提高了耕地的资源利用率和产量。
“改造之前,我们村的农作物大多为小麦、玉米、黄豆等旱地作物,可是因为地处孔津湖洼地,每到雨水丰沛季节,玉米、黄豆等农作物就会被淹,轻则大幅减产,重则颗粒无收。”谈及实施“旱改水”项目的缘起,徐维锁解释,正是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镇里改变农业发展思路,直接将旱季作物改为种植水稻,并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低洼地常年受灾的问题。
如今,经过“旱改水”项目改造,该村的耕地实现了稳产高产、旱涝保收,无论是种粮大户,还是参与流转农户,抑或是村集体都从中直接受益。“今年承包了1000亩稻田,考虑到如此好的耕种条件,我相信这里水稻亩产能超过1000斤,就连租金也直接给到了每亩860元。”种粮大户胡本进信心满满地说。
“旱改水”项目的实施,是马城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为激发农业发展潜力,全镇把制度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行了“大块田”“农事大托管”“一村一品”等多项举措,不但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流转土地1.5万亩,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带动农户2万多户,真正实现了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生态修复
实现绿色蝶变
大洪山林场,位于马城镇西南部,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还是一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山林。然而,经过多年的开山挖石、乱采滥伐,林场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来,在区镇的大力治理下,大洪山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昔日的荒山秃岭正一步步恢复往日的青山碧岭。
记者来到一处山岗,只见昔日无序开采留下的荒山秃岭重新种上了成片的树林,部分矿坑正被修复改造成旅游景点。时值金秋,虽然花草繁茂的季节已经过去,但放眼望去仍是满眼青绿、生机勃勃,整个大洪山仿佛披上了一袭浓郁的绿装。
“当时,大洪山区域遍布大大小小石料加工厂200多家,矿山及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留下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回忆昔日林场的样貌,大洪山林场副场长姚卫感慨地说,直到2017年,林场实施林长制改革试点,这样的局面才得到彻底扭转。
近些年,马城镇对盗采矿山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先后依法拆除非法石料厂200多家,查扣盗采机械160多台次,从源头上遏制了林场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用于大洪山复绿工程和基础设施完善,并利用每年植树节的机会,广泛动员组织全市各部门、社团、院校、部队等开展义务植树和认建认养,形成全员参与大洪山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整个林场植树造林5800亩,森林覆盖率达66%,年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考虑到大洪山林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马城镇变“靠山吃山”为“护山养山”,通过创新林业经营机制和投融资方式,积极谋划中草药种植、森林康养、文旅拓展、运动健身等功能布局,加快矿山修复和植绿复绿步伐,努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全面提升大洪山区域生态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马城镇有过辉煌的过去,也经历过发展的停滞,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断发展,马城镇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采访结束时,陈光华告诉记者,今后马城镇党委、政府将以打造“宜居马城、建材小镇”为中心,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不断加快“一港两区”建设,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争取在3-5年内让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