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的“八大集模式”

2022-11-04 07:26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文/图

【阅读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淮上区吴小街镇八大集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依托古村水乡特色,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高端康养、休闲旅游、都市菜园”三大主体业态,实现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一幅村美民富的美丽画卷徐徐打开——

古村水韵】

保留完好的传统村落

果树点缀着庭院,繁花绕墙绽放,平坦的村庄小道曲折蜿蜒。走进淮上区吴小街镇八大集村,浓郁的乡村农家气息扑面而来。

进村不多久,一条古朴的老街呈现在眼前。老街宽约3米,两侧排列着皖北农村传统民居。老街的尽头,是日夜奔流的北淝河。蹲在河边择菜的黄明岗老人告诉记者,原先北淝河正对老街处有一座桥,后因河水泛滥泥沙淤积无法通行,村民又在原来的桥上架一座木桥,因此取名“桥上桥”。虽然“桥上桥”已成传说,但岸边竖着一块石碑却道出了“桥上桥”的沧桑。从字迹斑驳的石碑中,记者辨出了“淝”“桥”二字。

“对面那片高地就是驸马墓,这里流传着‘韩成救主’的故事”。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河对岸不远处,有一林木覆盖的土丘。黄明岗说,元朝末年,为了争夺天下,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眼看着朱元璋的战船即将被陈友谅追上,来自八大集村、长相酷似朱元璋的韩成挺身而出,换上朱元璋的战袍,大喝一声跳入水中。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将女儿嫁给韩成之子,并官封韩成为“高阳侯”。八大集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了将八大集的故事继续讲述下去,黄明岗曾多方寻访,将这里的故事记录下来,编写出一本《不平凡的八大集》,“我只有高小文化,将坊间的传说整理记录下来,不为记录历史,唯愿记住乡愁”。

别致的旅游指示牌

黄明岗说,以前村口还有一座宝塔,因此八大集又称“宝塔集”,最早这里只是一个集市,由于生意兴隆,曾有“八大集赛南京”的说法。

沿河前行,但见芦苇护坡、荻花瑟瑟,一些不知名的水鸟时而在水面嬉戏,时而凌空飞翔。绕行中发现,八大集村三面环水,北淝河像母亲一样,用温柔的胳臂轻搂着这个村落,难怪八大集村民对水这般深情。

八大集村地处湿地,是难得一见的皖北“水乡”。在八大集村党支部书记朱玉五的引领下,记者感受了水乡的独特韵味。村子的东南角有一个广场,广场旁水榭亭台。朱玉五说,八大集村周围有多处荷塘,夏季的池塘景色最美,赏荷采莲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湾碧水绕村行,满池莲花阵阵香。好一幅皖北水乡图!

【田园风光】

菜园、果园、稻谷香

金秋十月,莲藕收获的季节。记者在八大集村千亩莲藕基地看到,几位村民正在紧张地采挖莲藕,刚刚出水的莲藕白得发亮,一辆大卡车停在旁边等待装车外运。

莲藕基地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远远望去,秋日余晖下,金黄色的秋田如在大地铺上厚厚的地毯。“这是村集体试种的生态无公害香米稻,这些水稻不外销,将专供来八大集村康养和休闲旅游的新‘村民’”。

八大集村徽派文化墙

八大集村水资源丰富,种植水稻得天独厚,但现在种的水稻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发展生态种植,另一方面将稻田景观化。在八大集村农旅产业规划中,记者看到了打造四季花海的整体设计:春季看油菜花海,夏季观荷采莲,秋季赏菊花看稻画,冬季采鲜果弄雪景。朱玉五介绍,“稻画”即“稻田画”,就是在稻田中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由色差形成图案,图案可更换主题,例如国庆节可“画”国旗庆国庆,也可利用稻画表现村里流传的民间故事等。

秋风轻拂,稻荷飘香。记者看到,路边一大片农田围着低矮的木栅栏,几位村民正在焊接一个长约百米的拱形框架。“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共享菜园,拱形框架供瓜果植物攀爬,建成后既为景观,孩子们也可以在棚架下嬉戏游玩。”

“城市菜园”是八大集村发展休闲农业的创意之作,菜园占地200亩,田埂自然分割,城里人可以远离喧嚣,节假日可以带着家人在这里体会农耕之趣,孩子们在这里以大自然为教室,以农作物为教材,认识农业,培养对大地的情怀。

“旁边是占地400亩的苗圃和果园,在这里可以亲手采摘鲜果,可以玩丛林穿越,可以开篝火晚会,还可以举办草坪婚礼。”说起八大集村田园休闲产业的美好未来,朱玉五的眼里写满期待。

【文明乡风】

生态引领,全面治理

从蚌埠市区驱车沿解放路北行,下穿宁洛高速,车行3分钟,可见路东有一扇徽派建筑马头墙式墙壁,上书“八大集村欢迎您”字样。平坦如砥的进村道路中间画有红黄蓝彩色线条,表明这是一条旅游观光线路。

村民志愿者向游客介绍村史及故事传说

远处阡陌纵横,近处繁花似锦。村口处“皖北水乡,劳模故里”标牌引人遐思。吴小街镇副镇长崔秋月告诉记者,八大集村民风淳朴,古有“韩成救主”的传说,今有国家治淮劳模甘彩华、中国好人郁蓬山等先进人物的故事。奉献精神的传承滋润,使八大集村成为吴小街镇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

八大集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乡村原生态环境,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确保乡村文明传承和发展。近两年来,村庄内增建了村民活动广场、月湖公园、卫生公厕,实施了排水管网、村道硬化、架设路灯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开门即花园,全域风景的发展目标。全村累计拆除违章建筑8处,治理残墙断壁5处,清理污水沟1390米,铺设污水排放管网1580米,投资2000多万元铺设沥青和水泥路面2018米。户户开通自来水,180户村民用上天然气。

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大力倡导民俗新风。发挥“党建+乡贤”作用,健全村规民约,实施“三务”公开,推行民主决策,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和乡风民俗,凸显乡土味道,培育乡情乡愁,形成融洽邻里关系,推动民风向真向善向美。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涌现了一批“先锋党员”“孝亲敬老好媳妇”“致富能手”“最美家庭”等系列先进典型。

【农旅融合】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过去村集体收入十分薄弱,近几年村集体收入实现跳跃式增长”,淮上区吴小街镇党委书记李小飞告诉记者,八大集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580户1800余人,党员35人。因地势低洼,庄家靠天收,多年来村民以小麦、大豆、水稻等传统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薄弱。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6万元。

村口八角亭

为了改变八大集村落后面貌,镇党委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整顿,配强配优村支部领导班子,邀请安徽财经大学旅游系专家对八大集旅游项目进行系统策划。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土地集约化利用,盘活闲置资源,撬动社会资本,集聚产业要素,创新“公司+村委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目前全村土地流转基本实现全覆盖,土地流转率达95%。打造了千亩莲藕、绿色苗木、高端采摘、田园康养、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三年三大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19年的2.6万元,到2020年的6.79万元,再到2021年的43.47万元。

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产业、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目标,八大集村制订了“115”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淝水养生地、多彩八大集”整体规划,确定重点推进“高端康养、休闲旅游、都市菜园”三个主题业态,倾力打造皖北知名的乡村康养胜境、休闲观光特色小镇、都市菜园体验采摘乐趣的城郊型农业。

村委会与安徽研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淝水风”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350万元,启动建设田园康养一期项目,建设包括接待中心、老年公寓、独立院落、配套设施及景观公园等软硬件设施,满足后疫情时代人们回归自然、度假休闲、颐养天年的田园生活方式;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村委会与书杰家庭农场合作,投资1550万元,建设集观赏、采摘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林业体验区;村委会与武汉瑞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1100亩莲藕基地,观赏莲藕采摘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占地200亩的都市菜园项目、占地60亩的四季采摘项目正在建设中。

“依托自身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八大集村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村美民富的新路径”。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唐敏分析认为,古村水乡、老街风貌和民俗文化,为八大集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资源和人文支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八大集村发力休闲农业锦上添花。党建引领下,八大集村创新的“公司+村委会+家庭农场”组织模式、经营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通过挖掘休闲旅游背后的乡村文明,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成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可复制“模板”。

23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