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文/图
“靓淮河 走两岸”系列报道第五站,蚌埠日报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位于“拐点”的榴城镇。徜徉于这个“产业新城”,一个集现代工业、物流、商贸、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过了荆山峡,千里淮河拐了个大弯,一路向东,通江达海。
“靓淮河 走两岸”系列报道第五站,蚌埠日报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位于“拐点”的榴城镇。
在这个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徜徉于这个“产业新城”,一个集现代工业、物流、商贸、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榴城镇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图为承接长三角转移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作为既有现代城区又有广袤农村的乡镇,我们要围绕‘领跑怀远、争先蚌埠’目标,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环节优先考虑安排,大力推动城乡融合提质提速,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助力怀远奏响奋力赶超最强音。”采访中,“城乡融合”成了榴城镇党委书记成德举口中的高频词汇,从中可以看出,新时代十年来榴城镇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领跑之路。
党建引领
项目建设“大起势”
金秋时节,正是项目施工建设的好时期。在怀远经济开发区承接长三角转移产业园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各种机械穿梭有序、施工车辆往返频繁,一片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这个项目所在地过去是魏岗社区,项目的土地供应都是我们来保障。”陪同记者采访的榴城镇党委副书记赵红说,项目的建设离不开土地要素保障,怀远县近年来落户的项目大都位于榴城镇境内,保障土地供应成了镇里的中心工作。
土地供应涉及拆迁,而拆迁之难,难以想象。魏岗社区四周被园区企业包围,是典型的园中村,拆迁任务体量大、时间紧。
“我干了那么多拆迁项目,这是最难干的一个。”赵红感慨地说。
征收快不快、好不好,关键在于调动一线征收专班和当地群众两个层面的积极性。
榴城镇智能蔬菜大棚一角
榴城镇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党建引领+项目征迁”工作模式,哪里有征迁现场,哪里就有党旗飘扬。
“根据项目实际,我们同步成立了4个重大项目工作组和临时党支部,工作组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一肩挑’,把项目平台93名党员干部纳入4个临时党支部,并根据项目建设分工,合理设置政策宣传、服务帮办、矛盾调处、攻坚克难等多个党小组,支部班子成员兼任党小组组长,加大‘党建+项目’融合力度。”赵红说。
“每天早上6时开碰头会,晚上9时开总结会,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14个小时。”赵红说,第一个星期,工作组成员有不少累倒、病倒在征迁一线。
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把社区房屋全部丈量一遍。
岂止这个项目快速交出净地,10天完成壹石通碳中和产业园项目一期净地交付,一个星期完成宝馨项目用地拆迁,一个月完成诺博二期净地交付……敢打敢拼、勇于担当成就了征迁的“榴城速度”。
今年以来,该镇交付净地3646亩,拆除房屋64万平方米,保障了一系列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城市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我们同时深耕项目谋划,围绕啤酒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精准发力,谋划龙源饲料、中宸农机等项目32个,总投资约28.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成德举说。
用心用情
民生实事暖民心
这几天,对榴城镇原普渡安置区的群众来说,天天都是好日子。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住进了这么好的房子。”在榴城镇陶然学苑小区门口,前来等待安置的群众排起了长队,从过去的棚户区住进了花园社区,排队的群众顾孟瑞喜上眉梢。
榴城镇新貌。 榴城镇宣传部提供
成德举早早来到回迁现场,耐心解答群众问题。“住房问题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成德举说,这次回迁涉及前期拆迁的14个项目,计划分7批分别回迁到新星骊苑小区和陶然学苑小区。
近年来,榴城镇把安置房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棚改区征迁群众早日回迁,早圆“安居梦”。
“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有甜头”,最终就体现在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上。
来到新河社区文苑安置小区,道路干净整洁,处处绿意盎然,车辆停放整齐,一些居民带着孩子在小区内玩耍、散步,一幅优美、和谐的安置小区景象。
“住在榴城很幸福。”居民王翔的话代表了许多群众的心声。
作为怀远已经建成的最大安置房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背后是当地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生动实践。
“我们采用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小区有24栋楼,每栋楼都设有一个楼长,持续推进薄弱环节整治,保证群众当天有问题当天有回应。”新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红告诉记者,坚持党建引领,结合“一组一会”制度,力争画出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的最大“同心圆”。
“你好,我们是社区的网格员,请问最近有什么困难?对我们工作有哪些建议?”前不久,新河社区网格员尹红娟敲开了居民周志军的家,这是榴城镇创新开展为民办实事“敲门”行动的一幕。
在成德举看来,群众有没有意见,工作还有哪些短板,关乎民生实事是否办到群众心坎上。
榴城镇立足“小网格”,敲开群众安全门、融入“微服务”,敲开群众感情门、聚合“大治理”,敲开群众连心门,230多名党员干部戴着党员徽章和红袖章,奔赴辖区200个网格,采取“逐门进、逐人过”的模式,对14万居民开展“敲门”行动,累计摸排128个问题,已经解决121个。
“通过‘敲门’行动,更好摸清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榴城镇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德举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当前,榴城镇聚焦解决供需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全力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让每一个群众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产业为基
乡村振兴绘新景
走进榴城镇耕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育苗大棚,处处呈现出忙碌的喜人景象。
大棚里,茂盛翠绿的蔬菜幼苗生机勃勃,俨然一幅春日图景。“现在正是育苗期,我们每天早上八点就开始忙碌,这些小番茄苗再过几天就能销售了,大棚里每天有几十个人在忙活。”合作社负责人赵根龙介绍。
记者看到,绿油油的小番茄苗生长在无土的育苗床上,一辆现代化的自动洒水车和比例施肥器来回移动,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智能平台进行操作。“目前合作社有19栋育苗大棚,和传统的人工育苗不同,我们这是数字化育苗,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推盘机、移栽机、无人运输车、轨道机床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投用,实现了从育苗、移栽、培养、采收、包装的全程自动化。”赵根龙告诉记者。
耕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种植基地,2016年荣获“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称号,年产蔬菜15000吨左右,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怀远县近万亩蔬菜种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