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通讯员 李向前 文/图
冬日的沱湖,碧水如练、白鹭纷飞、芦蒲柔曳,一幅美丽的皖北水乡画卷徐徐展开。
湖面上,一年一度的五河沱湖冬季捕鱼拉开帷幕,渔民们正加紧进行捕捞作业,湖面上呈现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现在采用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但口袋富了起来,还保护了自然环境,小康之路走得更踏实了。”渔民们高兴地说。
“人放天养”是近年来五河县治理沱湖水环境的重要尝试。从2013年起,该县实施沱湖围网整治工作。多年来,共投入拆网补助资金约1.3亿元,涉及渔民1100余户,拆除围网58.5万米,拔除毛竹、木桩68万根,处理住家船512艘。“之后变小网箱高密度养殖为大规模生态放养,也就是‘人放天养’的模式,不再投放饵料,让螃蟹自由觅食,自然生长。通过人工投放鲤、鲫、鲅等种苗的方式进行增殖,严格实施禁渔期制度,逐步恢复主要水生经济动物种群资源。”五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刘红介绍。
湖面上消失的不仅仅是围网,还有红火一时的餐饮船。曾几何时,站在沱湖岸边,放眼望去,几十家水上餐厅星罗棋布,既遮住了沿湖美丽的风光,更是水污染的元凶之一。
“14家渔船餐厅、28艘大船全都拆掉,以前,餐饮船上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影响沱湖水质。现在好了,你看这岸边多清爽。”五河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郭冲力见证了餐饮船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
搞生态建设不能一拆了之, 做完减法的同时,五河县积极做好水生态修复的加法。
通过培植不同的水生动植物,让湖泊恢复自身的净化能力,使水质达到河湖三类水标准。在沱湖乡大岗村东北侧的临湖栈道,几处清澈的池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沱湖大岗村东北侧水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示范项目的一部分。
项目负责人凌伟介绍,这几处池塘是三级净化塘,岸上进入沱湖的水,得先从这几个池塘绕行一遍。“通过内层生态围隔网设置、湖滨带清淤和水生植物种植等,构建湖滨缓冲带,对外来污染源进行初期截留。”凌伟说。
据悉,整个项目治理区域面积约60万平方米,涵盖生境营造、生态修复、附属设施建设和近远期生态调控四个部分。工程完工后,治理区域将与沱湖湿地公园连为一体,届时将呈现出一片草丰水美的宜人景色。
近年来,五河县深入开展沱湖等水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恢复,在截污控源、清河护岸、多级净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完成入沱湖马拉沟前端水域生态修复项目、沱湖大岗村东北侧水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示范项目(一期)、沱湖度假村拆除整治建设生态公园项目、沱湖餐饮船拆除整治建设项目等区域水环境治理项目,通过削减入湖污染物,改善沱湖生态环境。
“搞环保不能单打独斗,我们与上游县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对南沱河、北沱河和沱湖水质开展联合检测,对周边污染源进行联合排查,共同治理污染。通过强化水质监测预警,目前已基本形成上游来水水质监测体系全覆盖。”郭冲力说。
目前,五河县正在谋划沱湖湖滨带(西坝口段)生态修复工程及沱湖新开沱河闸西侧区域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进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和项目“储备库”。
守护一湖碧水,唱响生态绿色之歌。郭冲力表示,接下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制度建设、强化治理、截污控源、生态修复等方面不断呵护沱湖的绿色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