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以前,蚌埠及附近地区就有钟鼓琴瑟、笙竽管埙等古老的打击、弹拨和吹奏乐器。19世纪中期,在淮河北岸小蚌埠,以班主王利和为首的民间喇叭响手班子远近闻名。清咸丰三年(1853年),王利和后人在小蚌埠与花轿坊老板秦四、高传刚等合伙经营唢呐班子,延续到宣统年间。当地唢呐班子分成几支,主要为乡人婚丧喜庆吹奏,艺人习称“做事”。当时一个响手班子只配两支唢呐,一个镲钹,一面云锣。演奏的乐曲,喜事常吹奏《二妹子》、《么二三》、《老镲》、《柳金子》、《繁调》(又名“凡字调”)、《风入松》、《老豹》、《挂金锁》、《叫句子》、《百鸟朝凤》等曲牌,丧事常吹奏《抱妆台》、《水龙吟》、《雁落沙滩》、《万年红》、《大开门》、《小开门》、《天下同》、《工尺上》、《二黄报》等曲牌。
开埠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民间器乐喇叭响手班子增多,陆续出现的有魏四毛子、梁贵等人的桃园班子,郑兆红、郑兆义等人的吴小街班子,朱三、朱怀德(父子)等人的朱巷子班子,小锦子等人的燕山班子,杨天福、张殿有、刘德胜等人的长淮卫班子等。民国10年(1921年),长淮卫响手班子张殿有收徒弟刘凤鸣(小名东山,艺名“七岁红”)等人,经数年培养,他们技艺高超,享有“东山的唢呐,西山的笙,小秃子打镲一条声”的美誉。嗣后,刘九同在国庆街开设喇叭行,刘四(刘玉山)在国安街开设花轿行,曾一度垄断了市区和附近的喜丧用乐。
民国13年,安徽省立蚌埠通俗教育馆建立后,来自怀远县的部分杂货、棉布商中的业余音乐爱好者,把民间灯会中的“锣鼓棚子”(主要乐器是锣鼓和丝竹)带到馆内,参加者渐多。他们闲暇聚会或逢灯会时,乘兴吹奏一番。曲牌有《闹元霄》、《燕子衔泥》、《水龙吟》、《汉宫秋月》、《苏武牧羊》、《游场》等。另外,在该馆办的音乐会上还有其他民间器乐的独奏与合奏。
建国后,蚌埠喜丧习俗改变,旧时的花轿行已不存在,但民间器乐吹奏活动还时起时伏,延绵不绝。(来源:蚌埠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