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余小乔
建设中的古民居园。 记者 张建平 摄
9月11日,安徽魔猴三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展厅,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在此展出。 记者 刘晨 摄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按照生产流程制作查验产品。 记者 刘晨 摄经材料申报、省内初审、进京答辩、现场复核、专家会评、社会公示等众多环节,9月11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高新区、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申报的蚌埠高新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为5家集聚类基地之一,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我市因此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此荣誉的城市。
值此之际回望蚌埠文化产业的十年发展之路,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市委宣传部文改办负责人用一句话总结——走过高速增长的“黄金期”,进入增长乏力的“新常态”,开启与科技融合的“新探索”。
那么,蚌埠文化产业如何走上了与科技共舞的道路,双方在融合嫁接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以高新区为依托创下的国字号招牌,将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如何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和品质?
进入新常态 文化产业从高速增长期走到平台期
经过7年年均30%的高速发展,蚌埠文化产业来到了增速回落、投资趋缓的平台期
“2010—2016年间,我们总是用‘异军突起’这个词来形容和宣传蚌埠文化产业,这个阶段可以说是蚌埠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市委宣传部文改办负责人回忆说,2010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地将文化产业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的思路,推动蚌埠文化产业驶入快车道。
的确,文化产业的“项目带动”战略,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总投资68亿元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总投资35亿元的大明文化园、总投资10.8亿元的蚌埠玉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花鼓灯嘉年华乐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户,在“省级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方面,多年位居全省前两位,从2011年的13.7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6.71亿元,五年增长5倍。
而伴随这些“落地投资”而来的,是一系列可圈可点的经济数据和排位。市委宣传部文改办提供的资料显示,经历“十二五”逐年积淀,蚌埠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35亿元、排名全省第十,增加到2016年的87.57亿元、跃居全省第二,年均增幅超过30%,其占全市GDP比重从2010年的2.57%、排名全省第十一,2013年增加到5.25%,成为支柱性产业,2016年增加到6.24%,连续两年全省第一,高于全省2.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
然而,经过7年近30%的高速发展,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跨越式发展黄金期,蚌埠文化产业逐步进入增速回落、投资趋缓的平台期。用安徽财经大学安徽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丁进教授的话说,前期投建的项目,到了收获期却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问题,“投入和产出不对等”。
对此,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延之毫不讳言。他说,蚌埠文化产业各项指标在2016年达到高点后,从2017年开始,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均出现下滑,有的甚至开始负增长。他认为,过去粗放式的“投资拉动”只能是一时之功,文化产业传统的增长方式已经到头。
“特别是投资建设的大体量文化产业园,除古民居博览园、禾泉小镇、光彩玉器文化城等项目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外,像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明文化园等项目,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效益下滑、主业不突出等问题,个别甚至出现‘空心化’现象。”在何延之眼里,大项目没有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也没有发挥出大效益,是行业内最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开启新探索 “六融合”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
相关部门间的分工协作、科技创新的政策设计、发展专项资金的加持跟进,共同催生出文化与科技“六融合”的新业态
当一些主要数据开始用“下滑”发出行业警告,创新、突破、提质,成为蚌埠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词。
经过一番思考和酝酿,最终,“挖掘存量资源效益”与“向科技要文化生产力”成为并举之措,推动蚌埠文化产业与科技互融共生,走上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2017年开始,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科技、文旅、发改、财政、经信、招商、统计等部门各司其职,从产业规划、项目筹划、招商谋划到资金计划、工作策划都重点围绕文化科技融合来推进。”在何延之眼里,相关部门间的分工协作、科技创新的政策设计、发展专项资金的加持跟进,共同催生出文化与科技“六融合”的新业态。
他所谓的“六融合”,意指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影视装备与科技融合、演艺游乐与科技融合、数字创意与科技融合、工艺美术与科技融合、出版印刷与科技融合。
那么,文化与科技融合起来究竟是什么样子?让广大市民感受最为明显的,当属科技助力下的文化服务业带来的或新奇或刺激的感官体验——
舞进国家大剧院并荣获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奖的舞剧《大禹》,将世界领先的新型显示技术、声光技术和动感技术融为一体,使舞台声光电与演员精湛技艺相融合,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治水英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
花鼓灯嘉年华乐园利用球幕飞行影院、激光水秀、舞台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运用虚实结合的表演手法,推出《大禹治水》《千年花鼓灯》《霸王别姬》等一批高科技演艺产品,无不令入园游客血脉贲张。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型文旅项目,“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也在努力为游客打造出一种“老古董不‘老’”的神奇之旅。
9月10日中午,安徽天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嵇启春领着记者来到已经建成的成龙环保艺术馆,参观十二生肖“铜首”。“这些看着是铜首,但其实并不是铜制品,而是采用环保可降解材料3D打印出来的。以后园区有一些需要展陈的比较复杂精美的古建筑模型,不一定由工匠师傅手工制作,可以借助3D打印来快速制作、完美呈现。”他说。
嵇启春告诉记者,将传统与时尚结合、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古民居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规划中的成龙岛“龙文化馆”,也设计了影视体验馆专区,参观者可以戴上定制眼镜,通过VR技术走进奇妙的成龙电影世界。同时,在一些古民居专题文化景点设计方面,也会考虑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再现”《牡丹亭》中的人物,让古人穿越时空,从美轮美奂的古民居中走出来,和游客面对面交流互动。
“除了新科技的个性化运用,我们还将深度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园区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在嵇启春的思维里,园区的导览导视系统将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包括网上订票系统——手机“扫码”进园,一机在手,轻松游园;夜间景观灯照明系统——定制平日模式、节假日模式、重大节庆模式,切换后自动变幻出五彩缤纷的光影世界。
“看不够古民居的建筑奇观,说不完古民居的前世今生,道不尽大宅门的百姓传奇。”出于对园区规模大、民居类型多、文化内涵丰富,短暂一两天玩赏不过来的现实考虑,园区还将设计一个数字化的“古民居博览园”,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自媒体慢慢欣赏、深入了解,或者预先上网做好游赏功课,有针对性地入园参观游览。
安徽魔猴三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市数一数二的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已部分介入到古民居博览园的“科技扮靓工程”中,开启了科技与古民居文化融合的实践。
魔猴科技总经理杨振华介绍,如果与古民居博览园有进一步深度合作,魔猴将会从三个方面提供科技方面支撑:一是建立数字化呈现“电子博物馆”,结合“互联网+”,使身处异地的人也可以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欣赏和学习传统文化精品。二是创新文旅产品实现互动体验观展,主要运用4D多媒体光影空间对古民居进行开发,并结合VR虚拟光影世界,打造奇幻古民居历史大电影。三是运用3D技术开发衍生产品,对古民居模型、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以及精美文玩复制、环保艺术品、旅游文创产品、影视道具等衍生品进行开发。
也就是说,未来某一天,用科技元素来呈现、诠释的传统文化,将是蚌埠文化产业的一大看点。
站上新风口 挖掘文化制造业创新价值链
那些被看作“嫁衣”的电子系统或配件,属于文化产业的上游关联端,未来有极大的开拓空间
有人说,“科技是文化破壁的工具”。在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当下,科技更是文化制造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就蚌埠文化产业而言,当下要做的,不是全系统地开展技术更新迭代,而是用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业态,特别是文化制造业的科技创造力。
以智库成员身份参与《蚌埠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书》撰写的丁进教授认为,这次蚌埠获得第三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授牌,就应该借此契机,围绕硅基、电子信息、影视装备制造与文化产业的交叉和关联,改变文化产品的价值形成机制和技术开发路径,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在文化服务业之外,未来,蚌埠高新区将是全市文化制造业的主战场。”他说。
事实上,以蚌埠高新区为依托打造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文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方面,已经产生了多条次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价值链。“在以中国花鼓灯第一村、花鼓灯嘉年华乐园、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等为重点的非遗演艺价值链,以古民居博览园、大明文化园、蚌埠花博园等为重点的文化科技旅游价值链之外,还形成了以豪威科技、高华电子、国显科技等为重点的高端文化装备价值链;以玻璃工业设计院、煜锐3D打印等为重点的文化创意设计价值链;以金黄山凹版印刷、奥特纸箱机械、海峰印刷等为重点的高端包装印刷价值链;以光彩玉器文化城、正东玉器基地等为重点的工艺美术品价值链。”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同时,基地还凭借文化创意、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的长期积淀,已经在硅基新材料科技与影视专用装备融合、电子信息科技与影视专用装备的融合方面有所建树。
其中,前者已经形成了从ITO导电膜、TFT-LCD减薄玻璃、电容式触摸屏柔性薄膜到液晶显示模组再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液晶显示终端的文化产品产业链,形成了从OLED超精细金属掩膜板到柔性OLED显示模组再到柔性OLED显示终端的新型平板显示的文化产品产业链,形成了从LED芯片封装、LED驱动、LED控制系统、LED支架、测试分选到新一代LED陶瓷基板、LED光源模组、LED显示屏的LED产业链;后者已集聚了国显科技、高华电子、等科技与文化交融型企业,在液晶显示模组、柔性薄膜、精密薄膜片式电阻器、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有源有机发光显示蒸镀用金属掩膜板、柔性OLED显示模组、新一代LED陶瓷基板等等方面,为终端文化产品提供“嫁衣”。
“科技对文化的促进是全方位的,以上那些被看作‘嫁衣’的电子系统或配件,是电视机、游戏机电子屏幕、电子白板、电子书等显示终端产品不可或缺的上游产品,属于文化产业的上游关联端,未来有极大的开拓空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延之这样告诉记者。
而在已经初步拟定的《蚌埠市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到2025年,文化科技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的目标已经清晰。
怎么达成?何延之的观点是,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载体下,以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推动文化科技上游产品精而专、中端产品整合创新力度大、终端产品科技含量高、衍生产品丰富多彩。
丁进教授则认为,在运用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现代化包装、呈现之外,成系统、成体系地招引一批关联企业,形成上下游、前后端、高低端相互搭配的文化产业集群,该是做大“文化+”文章的题中之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