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郝文韬)抵押不够、办理麻烦,是制约农村经营主体获得信贷支持的两个难点。要为这些主体纾困,就需要解决“增信用”“优流程”这两个问题。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金海种业的负责人胡林海就体验到了“种粮担”这种为农村经营主体“量身定制”政策的好处。
金海种业主要从事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需要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为了培育良种,我们企业流转了7000多亩土地作为种子生产基地,去年底出现了暂时的资金短缺,这时候相关部门给我推荐了‘种粮担’,说是手机扫码就能办。我用手机扫了“农信码”,在手机上提交了申请。只过了一个多礼拜,200万元的贷款就到账了。”胡林海介绍,企业将这笔贷款用于支付流转土地租金、种子研发等支出,解了“燃眉之急”。“而且省农担公司给我用的这个‘种粮担’政策,担保费用还节约了6000元。”
“种粮担”实现了担保贷款业务“码上填、码上办、码上查”,平台服务第一时间响应,融资需求第一时间对接,担保贷款第一时间发放,切实提升了担保贷款的便利度和可得率。这一政策,是我市财政部门指导政策性担保公司发挥作用、与金融机构共同赋能“三农”的举措之一。
以创新支持政策“种粮担”为例,这项为种粮大户推出专项融资担保产品,担保贷款可用于购买种子、农药、肥料,购置农机具和支付流转土地费用,以及购买其它辅助材料等,在融资成本上也更“划算”——对种粮主体10万元至300万元生产经营贷款,担保费率下调37.5%,执行0.5%担保费率,合作银行执行最优贷款费率。
去年以来,我市强化财政、金融、担保协同支农作用,聚焦支农支小,扩大贷款业务规模,提升担保业务质效,支持降低担保费率和提高代偿能力,推深做实农业全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2022年全市农业担保在保贷款11.55亿元、担保项目3782个,同比增加3.57亿元和1837个,分别增长45%和94%,贷款总量居全省第五位。
“我们将继续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撬动金融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市财政局农业科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