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你心中的美丽乡村是啥模样?

2023-03-30 22:44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上溯三代,都是农民”。美丽乡村,是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也是很多人的心之所系。

固镇县濠城镇刘祠村、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禹会区宗洼村美丽乡村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目前,我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7个、示范村90个,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画卷在淮畔大地渐次铺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重点部署。旨在扎实推进乡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基于此,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


走进怀远县双桥集镇姚庄村,白墙青瓦,路平坦、树成行、地成方,家门口的油菜地透着亲切,古韵新风入画来。

“咱们的村子大变样了!”村民们语气中透着自豪。

变化源自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地要好浇水、好灌溉!”“骑三轮车去地里,路一定要平整,拉鸡屎猪粪不能洒出来、溅到身上。”“娃们周末、寒暑假,能有学东西的地方,最好有个大大的图书馆。”……姚庄村党支部书记陈金山清晰地记得,几年前,美丽乡村建设前,村民代表坐在一起谈想法、提建议、大伙儿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情景。

站在姚庄村规划设计图前,北淝书院、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健身广场、中心花园……平坦的道路、成片的田地,记者进村时拍下的一张张“村貌图”,跃然纸上。

“这是乡村规划图,结合村民们的意见后设计的,带着大家伙的期盼,使命重大。”陈金山说完,反问记者,在你心目中“美丽乡村”是什么样子?炊烟袅袅、空气清新,还是产业强村民富?



今年35岁的陈金山是土生土长的姚庄村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恰逢村“两委”换届,全县正在选拔年轻能人回乡任职,陈金山思考再三后,放弃令人羡慕的企业高管职务,毅然回到家乡,担任姚庄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曹营不仅会种地,画画也非常棒,尤其是国画。如果不是农忙时节,周末他会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北淝书院里画画。

村民高国亮琵琶弹得好,老陈会吹笛子,谭小广擅长唢呐,泗州戏老师赵介荣、年介兰……北淝书院里的音乐课堂上,这些有特长的村民成了孩子们的老师。

曹永捐书一万余册,正是由于村民们的齐心协力,才有了我们村这个大图书馆,藏书数万册,其中专为青少年设置了阅读区域。

“父老乡亲们期盼的,我们都在努力实现。”陈金山说,北淝书院大大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2022年,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姚庄村99%群众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全村范围内安装了路灯,中心村范围内及周边主干路修好了、绿化全覆盖。

在村子里拍照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大妈拉着记者说:“那边的金银花,我带你去拍。”她口中的金银花,是村口的金银花广场。“我家也种了几亩地,儿子、媳妇都在地里忙活……”大妈一路走,十分热情。

2021年,姚庄村金银花产业让种植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还带动周边村种植了3000亩金银花。该村还成立了村办企业——安徽淝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满地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真空包装甜糯玉米、金银花茶等产品,不仅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还解决了近3000名留守妇女和中老年人的临时性就业问题。

据悉,去年该村通过金银花示范园、甜糯玉米深加工、打捆离田、坝地出租、大托管等,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近百万元。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乡村?在不同的村随机采访村民,数十位村民,回答的都不一样。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要量体裁衣,让不同的种子寻找到各自适合的土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实施乡村建设过程中,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农民最有发言权。


“美丽乡村一定不是千村一面”

走进蚌山区燕山乡田荣村,映入眼帘的是生动的文化墙、清澈的池塘水,充满“烟火气”的文化广场……一片幸福宜居的景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燕山乡聘请了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立足田荣村村情、村貌、村需,做到规划先行、有的放矢、有序建设,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努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装上了新路灯,道路两边也种了树,看着真清爽。”村民徐阿姨说。

固镇县濠城镇刘祠村、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禹会区宗洼村美丽乡村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固镇县连城镇禹庙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陈华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原则,科学谋划实施,大胆探索实践,扎实有序推进,先后完成44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452个省、市、县级中心村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7个、示范村90个,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而这些乡村的“蝶变”,离不开乡村规划。

“真正好的规划,一定不会去改变农村的特质,而是让农村成为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有产业,不愁生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村镇规划科科长肖仁杰说,美丽乡村,一定不是千篇一律。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汪云东介绍,村庄规划编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理清村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优化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乡村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据悉,全市941个行政村中已有446个村庄编制了村庄规划。2021年按照新的规范、新的要求,我市启动并完成了12个试点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为了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我市出台《蚌埠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021-2023年)》,谋划《蚌埠市村庄规划编制规程》(试行),对村庄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科学规范。

汪云东告诉记者,“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能真正起到保护生态和耕地、促进产业发展、彰显乡村风貌、指导村庄建设等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人员实地调研后,对村庄的各种资源禀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找准了村庄的定位,今后村民才会住得幸福。

美丽乡村,更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

通过“美丽庭院”等评选,多元探索,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陈华告诉记者,鼓励村民因地制宜保持田园风貌,充分利用废旧砖瓦、石材、木料等,在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打造乡村特色,营造浓郁乡愁。近年来,全市55个乡镇党委、912个基层党支部、4万余名党员广泛带领32.9万名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资本下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乡村振兴战略等系列因素带动下,眼下,农业农村正成为投资热土。

资本下乡,如果资本占据话语权,农民真正能获得什么?农民的诉求和利益,以及农业长久发展的问题,值得为政者深思。

“有企业拿着百万想承包张家湖,我们深思熟虑后,拒绝了。”2021年,记者在夹河村采访时,时任固镇县刘集镇党委副书记张琼浩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固镇县刘集镇夹河村三面环张家湖,因此得名。这个3000多亩的湖,曾被围网养殖鱼蟹、养鸭,是全村700多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村民说,湖里的网,能将村子围好几个圈。往年夏天,湖边臭味熏人,苍蝇满天飞。如今,水清岸美,环境有了大变样。

“靠水吃水,但我们更要绿色发展。”张琼浩曾是张家湖的镇级河长,负责张家湖刘集镇片的治理和管护工作。他说,多年来,张家湖围网高密度养殖、上万只鸭、鹅的放养,破坏了生态环境。

作为乡镇一级河长,具体落实过程中,张琼浩的压力可不小。

张琼浩算了一笔账。张家湖一年的承包费用,大约有200万元,这对于一个乡镇来说,非常可观。同时能带动用工,村民腰包也能鼓起来。“生态环境破坏了,长远看,不值当。”张琼浩说,生态环境破坏后,村民的生活环境糟糕,后期治理过程中,花费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仅仅是湖面垃圾,就清理了六七十条船。”

“不养鱼,那点地怎么养家糊口?”村民李修元坦言,一开始他很不情愿拆除围网,后来村里说以后要建张家湖湿地公园,咱们要在家门口搞观光旅游,我们也不能拖村里的后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固镇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道整治好了,湖水清了,张家湖湿地才能真正为村民带来美好幸福生活。

资本下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产业助力,擦亮美丽乡村“新名片”,我市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努力。

陈华告诉记者,我市强化对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的引导、帮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优化发展产业结构,打造出了一批乡村“新名片”。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林果种植、特色养殖、文旅观光等特色产业,促进美丽乡村提质升级。



目前,全市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61个。2022年,全市912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41亿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95个,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画卷在淮畔大地渐次铺展。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辛勤劳作后有收获,住得舒心、老人和娃也有休闲学习的地儿可去……就这样想一想,记者也觉得很美好。(记者 周芳林 文/图    编辑  徐捷)

166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上溯三代,都是农民”。美丽乡村,是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也是很多人的心之所系。

固镇县濠城镇刘祠村、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禹会区宗洼村美丽乡村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目前,我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7个、示范村90个,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画卷在淮畔大地渐次铺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重点部署。旨在扎实推进乡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基于此,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乡村?


走进怀远县双桥集镇姚庄村,白墙青瓦,路平坦、树成行、地成方,家门口的油菜地透着亲切,古韵新风入画来。

“咱们的村子大变样了!”村民们语气中透着自豪。

变化源自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地要好浇水、好灌溉!”“骑三轮车去地里,路一定要平整,拉鸡屎猪粪不能洒出来、溅到身上。”“娃们周末、寒暑假,能有学东西的地方,最好有个大大的图书馆。”……姚庄村党支部书记陈金山清晰地记得,几年前,美丽乡村建设前,村民代表坐在一起谈想法、提建议、大伙儿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情景。

站在姚庄村规划设计图前,北淝书院、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健身广场、中心花园……平坦的道路、成片的田地,记者进村时拍下的一张张“村貌图”,跃然纸上。

“这是乡村规划图,结合村民们的意见后设计的,带着大家伙的期盼,使命重大。”陈金山说完,反问记者,在你心目中“美丽乡村”是什么样子?炊烟袅袅、空气清新,还是产业强村民富?



今年35岁的陈金山是土生土长的姚庄村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恰逢村“两委”换届,全县正在选拔年轻能人回乡任职,陈金山思考再三后,放弃令人羡慕的企业高管职务,毅然回到家乡,担任姚庄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曹营不仅会种地,画画也非常棒,尤其是国画。如果不是农忙时节,周末他会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北淝书院里画画。

村民高国亮琵琶弹得好,老陈会吹笛子,谭小广擅长唢呐,泗州戏老师赵介荣、年介兰……北淝书院里的音乐课堂上,这些有特长的村民成了孩子们的老师。

曹永捐书一万余册,正是由于村民们的齐心协力,才有了我们村这个大图书馆,藏书数万册,其中专为青少年设置了阅读区域。

“父老乡亲们期盼的,我们都在努力实现。”陈金山说,北淝书院大大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2022年,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姚庄村99%群众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全村范围内安装了路灯,中心村范围内及周边主干路修好了、绿化全覆盖。

在村子里拍照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大妈拉着记者说:“那边的金银花,我带你去拍。”她口中的金银花,是村口的金银花广场。“我家也种了几亩地,儿子、媳妇都在地里忙活……”大妈一路走,十分热情。

2021年,姚庄村金银花产业让种植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还带动周边村种植了3000亩金银花。该村还成立了村办企业——安徽淝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满地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真空包装甜糯玉米、金银花茶等产品,不仅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还解决了近3000名留守妇女和中老年人的临时性就业问题。

据悉,去年该村通过金银花示范园、甜糯玉米深加工、打捆离田、坝地出租、大托管等,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近百万元。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乡村?在不同的村随机采访村民,数十位村民,回答的都不一样。由此可见,美丽乡村建设要量体裁衣,让不同的种子寻找到各自适合的土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实施乡村建设过程中,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农民最有发言权。


“美丽乡村一定不是千村一面”

走进蚌山区燕山乡田荣村,映入眼帘的是生动的文化墙、清澈的池塘水,充满“烟火气”的文化广场……一片幸福宜居的景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燕山乡聘请了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立足田荣村村情、村貌、村需,做到规划先行、有的放矢、有序建设,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努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装上了新路灯,道路两边也种了树,看着真清爽。”村民徐阿姨说。

固镇县濠城镇刘祠村、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称号,禹会区宗洼村美丽乡村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固镇县连城镇禹庙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陈华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原则,科学谋划实施,大胆探索实践,扎实有序推进,先后完成44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452个省、市、县级中心村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7个、示范村90个,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而这些乡村的“蝶变”,离不开乡村规划。

“真正好的规划,一定不会去改变农村的特质,而是让农村成为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有产业,不愁生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村镇规划科科长肖仁杰说,美丽乡村,一定不是千篇一律。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汪云东介绍,村庄规划编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理清村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优化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乡村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据悉,全市941个行政村中已有446个村庄编制了村庄规划。2021年按照新的规范、新的要求,我市启动并完成了12个试点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为了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我市出台《蚌埠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2021-2023年)》,谋划《蚌埠市村庄规划编制规程》(试行),对村庄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科学规范。

汪云东告诉记者,“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能真正起到保护生态和耕地、促进产业发展、彰显乡村风貌、指导村庄建设等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人员实地调研后,对村庄的各种资源禀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找准了村庄的定位,今后村民才会住得幸福。

美丽乡村,更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

通过“美丽庭院”等评选,多元探索,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陈华告诉记者,鼓励村民因地制宜保持田园风貌,充分利用废旧砖瓦、石材、木料等,在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打造乡村特色,营造浓郁乡愁。近年来,全市55个乡镇党委、912个基层党支部、4万余名党员广泛带领32.9万名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资本下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乡村振兴战略等系列因素带动下,眼下,农业农村正成为投资热土。

资本下乡,如果资本占据话语权,农民真正能获得什么?农民的诉求和利益,以及农业长久发展的问题,值得为政者深思。

“有企业拿着百万想承包张家湖,我们深思熟虑后,拒绝了。”2021年,记者在夹河村采访时,时任固镇县刘集镇党委副书记张琼浩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固镇县刘集镇夹河村三面环张家湖,因此得名。这个3000多亩的湖,曾被围网养殖鱼蟹、养鸭,是全村700多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村民说,湖里的网,能将村子围好几个圈。往年夏天,湖边臭味熏人,苍蝇满天飞。如今,水清岸美,环境有了大变样。

“靠水吃水,但我们更要绿色发展。”张琼浩曾是张家湖的镇级河长,负责张家湖刘集镇片的治理和管护工作。他说,多年来,张家湖围网高密度养殖、上万只鸭、鹅的放养,破坏了生态环境。

作为乡镇一级河长,具体落实过程中,张琼浩的压力可不小。

张琼浩算了一笔账。张家湖一年的承包费用,大约有200万元,这对于一个乡镇来说,非常可观。同时能带动用工,村民腰包也能鼓起来。“生态环境破坏了,长远看,不值当。”张琼浩说,生态环境破坏后,村民的生活环境糟糕,后期治理过程中,花费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仅仅是湖面垃圾,就清理了六七十条船。”

“不养鱼,那点地怎么养家糊口?”村民李修元坦言,一开始他很不情愿拆除围网,后来村里说以后要建张家湖湿地公园,咱们要在家门口搞观光旅游,我们也不能拖村里的后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固镇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道整治好了,湖水清了,张家湖湿地才能真正为村民带来美好幸福生活。

资本下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产业助力,擦亮美丽乡村“新名片”,我市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努力。

陈华告诉记者,我市强化对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的引导、帮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优化发展产业结构,打造出了一批乡村“新名片”。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林果种植、特色养殖、文旅观光等特色产业,促进美丽乡村提质升级。



目前,全市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61个。2022年,全市912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41亿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95个,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画卷在淮畔大地渐次铺展。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辛勤劳作后有收获,住得舒心、老人和娃也有休闲学习的地儿可去……就这样想一想,记者也觉得很美好。(记者 周芳林 文/图    编辑  徐捷)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