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恰改造一新的南山公园满山乔灌葱绿,碧草茵茵,景色怡人。在这人文圣地、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见证地,蕴含其中的那一抹红色记忆是那样熠熠生辉。
从南山东麓,沿着坚硬的花岗石上拾级而上,到达山腰平台处,便见矗立着的杨兆成烈士雕塑。凝视着他那勇毅的目光,脑海里瞬时浮现出杨兆成英勇就义的一幕场景:1926年9月,面对森严而恐怖的刑场,杨兆成神情自若,视死如归,高呼:“打倒军阀陈调元!”随着罪恶枪声的响起,一个热血青年倒下,奉献出了年仅24岁的青春年华。
1926年夏,正值北伐军取得节节胜利、安徽各地革命浪潮日益高涨之际,为迎接、配合北伐军北上,根据党的指示,杨兆成开始着手兵运工作。他的表兄在驻蚌埠的军阀陈调元部服役,他即向其表兄邮寄革命书刊,宣传革命,鼓动策反。8月25日,杨兆成在安庆被捕,旋即被押送蚌埠监禁。在蚌埠,杨兆成多次被严刑拷打,甚至被强迫在烧红的砖上行走,妄图从他口中获取更多线索。但杨兆成忍受一切折磨,大义凛然,始终守口如瓶。黔驴技穷后,陈调元提出只要杨兆成写个悔过书即可释放,但杨兆成斩钉截铁地回答:“至死也不向敌人低头!”9月10日晚,陈调元对杨兆成下了毒手,残忍地用杨兆成的鲜血“祭旗”。杨兆成为了革命事业,舍生取义,成为在安徽殉难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英雄虽已倒下,征程已经开启。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中共蚌埠特别支部的创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引领蚌埠人民踏上了一往无前的求索之路。
与杨兆成烈士雕塑比邻是朱务平烈士雕塑。朱务平于1928年秋来到白色恐怖笼罩的蚌埠,在蚌埠及长淮地区从事革命活动长达4年之久,于1932年被捕入狱,英勇牺牲在雨花台,时年33岁。
位于南山公园东麓得杨兆成烈士雕塑
在蚌埠,朱务平冒着生命危险,以坚定的信念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为党工作。白天,他为了挣钱糊口,做过卷烟工、拉过黄包车;夜晚,他则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士兵运动等,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不顾高度近视,摸索着编写、刻印特委机关报《红旗报》,指导长淮地区党组织的革命斗争。《红旗报》也成为蚌埠地区的第一张党报。
从1928年到1932年,蚌埠党组织由1个支部、10名党员,发展为1个工委、8个支部、60名党员(不含中共长淮特委)。其间,朱务平还先后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委员和中共长淮特委组织部长、特委书记等职,组织开展的凤台黄家坝、定远吴圩、盱眙西高庙、灵璧大山等农民暴动风起云涌,有力推动了安徽的土地革命斗争。
登顶便是高高耸立的抗战胜利纪念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蚌埠人民为这场民族解放斗争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淮中学(今蚌埠二中)“援黑队”北上平津感动中国,淮河北岸阻击战痛击日军震惊中外,新四军将士彭雪枫、张爱萍、张震将军率部驰骋淮北平原,持久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并创建了淮上抗日根据地、泗五灵凤抗日根据地、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5年9月24日,中国第十战区受降仪式在蚌埠举行,6万余名日军缴械投降。一时间,蚌埠礼炮冲天,“炮竹震耳,掌声如雷,万人空巷,呼声若狂”,成为欢乐的海洋……
抗战胜利纪念碑铭记的是抗战胜利的荣光,也见证了蚌埠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的铿锵之声。
漫步崎岖山路,几经辗转来到南山北侧,鲜红的“建桥烈士纪念碑”雕塑就在眼前。
淮海战役胜利后,为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国民党军炸毁了淮河大铁桥。为解决淮河交通“瓶颈”,保证解放军南下和渡江支前工作的需要,刚刚解放的蚌埠,迎来了王吉珍等十几名潜水技术人员,他们参加淮河浮桥的搭建和铁路大桥的修复。6月初,淮河水位猛涨,致使淮河轻便桥七号桥墩沉箱移动,已在水下作业了五个多小时的王吉珍闻讯后,不顾个人安危,穿上潜水衣,第六次下水抢修。由于水流湍急,水下作业时间过长,使得王吉珍体力严重透支而英勇献身。其间,刘建国、李鸿顺、周福贵、周建成、任武志和王焕伦、宗恒泰、刘际法等也血洒淮河。
榜样有形,润物无声。为永远铭记王吉珍等九位建桥烈士的历史功绩,1986年,全市数万名少先队员捐款建造了“建桥烈士纪念碑”雕塑。
山不在高,有“魂”则灵。革命英烈用不屈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在淮河两岸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也成为蚌埠人民历久弥新、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致敬,革命英烈!
永恒,巍巍丰碑!
(作者:姜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