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陈瑶 通讯员 高海峰 文/图)绿油油的青草,沿着起伏的山坡,披满了山体。峡谷深处,挖掘机轰鸣,重载卡车满载石灰石而行。不时驶过的洒水车在抑制飞扬的尘土。山坡上的栾树、樟树、红枫、水杉等乔木已经抽出了新枝。
蚌埠中联水泥成立于2012年,2014年开始投产开采,矿区位于高新区姜家大山一带,地处高新区天河科技园区内。该企业的首席矿山工程师胡骧用“寸草不生、惨不忍睹”来形容当时的山体状况。从投产开始,企业就走上了“边开采边治理”的道路。
“边开采边治理,既是环保要求,也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作为国企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胡骧说,矿山的生态修复,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采矿的环境变得更安全、环保,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到矿山来工作。经过持续治理、修复,从2020年开始,矿山的“颜值”有了明显变化,企业还会持续投入,让绿色永久留在矿山。
姜家大山的矿山内已经遍植苗木
蚌埠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采取“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模式,将绿色矿山建设各项要求贯穿规划建设、生产运营、服务监管全过程,打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山。截至目前,企业累计投入修复治理资金4000余万元,治理面积约160亩。在治理的同时,企业还加快了植被修复和绿化提升,先后种植了乔木近万株,爬山虎近五千株,建设边坡稳定性监测点21个,生态治理效果明显,该企业还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矿山生态修复是矿山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做实做细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陈道银介绍,根据自然资源部下发的我市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核查结果,我市需要综合治理的图斑115个,合计251.37公顷。我市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根据矿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背景、社会状况等因素,确定生态修复方向,分级分类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将115个图斑整合成48个项目并分解到每一年,并对前两年已完成生态修复项目、效果进行评估,形成《“十四五”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前两年工作评估和后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确保“十四五”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成。
在废弃矿山治理工作中,我市科学管理储备项目,坚持规划引领,扎实做好项目基础立项,对于项目的设计方案严格审批,指导有关单位按照“一矿一策”的基本要求,科学合理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强化在建与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工作,将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建立项目月报制度,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探索绿色矿业发展新道路。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市需治理废弃矿山48个,现已完成11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949亩,其中复垦耕地面积460亩,现已完成110亩,耕地面积110亩。
据介绍,我市实施矿山治理修复项目将盘活利用土地面积109.8公顷,土地复垦利用率大于85%,全面提升淮河水源涵养功能,有效增加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让生态效益衍生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既为经济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又为生态发展守护好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