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副刊】追寻实证析疑义——关于蚌埠初始地名起源所涉几个相关问题的探究

2023-04-25 08:43 蚌埠新闻网  

去年5月底以来,笔者依据历史资料,先后在《蚌埠日报》小南山专版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对蚌埠初始地名出现的时间、名称和历史地理环境,以及称谓嬗变的历史轨迹等进行了研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这些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对蚌埠历史与地名变迁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关注,不少读者对研究蚌埠之域初始地名持肯定态度,认为这对于澄清事实,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当地历史实属必要;有的读者提出,已发表文中“埠”字作为新兴汉字,在明代才开始流行的说法语焉不详,希望对此能够作进一步说明;有的读者提出,应当怎样看待以往有关著作里关于蚌埠初始地名起源的某些观点,诸如“蚌埠地名早在南宋期间即已出现”、“蚌步应为蚌埠的初始地名”等,表达了读者对本地历史关切之情;还有读者在认真阅读后,对完善稿件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到以上反馈意见,笔者在已发表的前文基础上,拟再对与蚌埠初始地名起源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孔之见,以供读者参考。

图一,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灵璧志略》所载灵璧县南乡地图(局部)所标“蚌步集”的地理方位(在淮河北岸,与小蚌埠方位一致)。(纪新建)

图二,清代雍正年间官修《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凤阳府疆域地图(局部)所标“小蚌埠”的地理方位。(纪新建)

 一、“埠”字作为新兴汉字在明代才开始流行的史实依据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约定俗成的文字代号;作为个体地域的指称,则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侧面的综合。蚌埠之域地名的出现当然也不例外。

前文所述蚌埠初始地名“蚌阜”,是由“蚌”与“阜”组成,这两个字都是比较古老的汉字,均被收入成书于先秦时代的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专著《尔雅》之中,也为汉代许慎所撰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所收录。

与“蚌阜”的“阜”字不同,“蚌埠”的“埠”字是一个较晚出现的汉字,无论是先秦时代成书的《尔雅》,还是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释名》(刘熙撰),直至北宋成书的《广韵》(陈彭年、丘雍编撰)等都没有收录这个“埠”字。

那么,“埠”字究竟是从何时出现,又是何时开始流行的呢?根据清代学者翟灏的考证并得到学界认可的看法,“埠”字“宋以前未见用之”,进入元代之后作为新兴汉字的“埠”方才开始零星见诸于史籍记载(参见翟灏:《通俗编·地理》)。而且有确凿史料证明,直至明代,“埠”字才被各类字书所收纳,例如明万历年间方以智撰《通雅》卷十七中就有“埠头,水频也……按吴楚间谓‘浦’为‘步’,则非特唐有此音矣,后人遂作‘埠’(音‘步’)……今积贩泊商之所曰埠头”的注释(参见图三);其后是明末张自烈所撰《正字通·土部》中有:“吴楚间谓‘浦’为‘步’,俗遂作‘埠’字”的记载。也正是在明代,“埠”字作为地名才开始普遍在南北方地域流行,成为比较常见的地名后缀用字。具体到蚌埠之域,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证实,也是在明中叶后,这里地名才逐渐由“蚌阜”、“蚌”过渡到“蚌埠”称谓,并自此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至于“埠”字的主要源头,依据专门研究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的广西民族大学康忠德教授,对汉字“埠”来源及与“步”字关系的多年研究,“埠”当是一后起的古越语词,是随着古壮字的兴起而产生的专门用来表示码头的古壮字,后来被汉语吸收,于是出现了以“埠”代替古汉语词“步”的现象;从现有资料看,以“埠”代“步”的时间不早于明朝(参见康忠德:《释“步”“埠”》,载《民族语文》2010年第5期,第35页)。这也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佐证,直至明代作为汉字的“埠”字才开始作为地名流行的基本事实。对照这一事实,再依据历史文献记载,研究有关蚌埠初始地名的起源,才会有比较可靠的基础。

二、对有关“蚌埠”地名早在南宋即已出现说法的商榷

上世纪80年代编史修志以来,曾出现过有关蚌埠之域地名“蚌埠”早在南宋期间即已出现的说法(以下简称“南宋说”)。这种说法出现较早的版本是本市地名委员会于1985年编印《安徽省蚌埠市地名录》,在该书第119页有如下记述:“北宋时蚌埠泛指渡河码头的两岸人家;南宋时宋、金隔(淮)河而治,始称河南岸码头小店为蚌埠店,称河北的金治区为小蚌埠”。

考察“南宋说”,不仅有悖于“埠”字在进入元代之后方出现于史籍记载、明代才开始流行的基本史实,更主要的是缺乏历史文献等必要佐证。由于书中所载“南宋说”对我市甚至全省编史修志影响较大,已被多种涉及我市初始地名的有关史志著作当作依据沿用,所以笔者认为有商榷、辨正的必要。

依据笔者对存世古代文献的考察,历史上最早出现“蚌埠”地名记载的是成书于明代成化六年(1470年)柳瑛编撰的《中都志》,在该书卷一“疆域道里”部分记载凤阳县地界时称“东至临淮县界九洪桥十里,西至怀远县界蚌埠四十里,南至定远分界岭五十里,北至五河县界淮河中流一十五里”;而最早出现“小蚌埠”地名记载的则是在明中叶“蚌埠”地名正式定型之后多年,成书于清代雍正四年(1726)的官修《古今图书集成》,在该书“方舆汇编·职方典”第827卷“凤阳府部汇考一·凤阳府疆域考”所载地图上,首次在长淮卫西北淮河北岸方位标出“小蚌埠”地名(参见图二)。所以,从实证角度看,无论是“蚌埠”、还是“小蚌埠”之称出现的时间都是在进入明代之后,而非之前。

笔者无意质疑这部《安徽省蚌埠市地名录》整体上的准确性,并认为其对于研究、规范当地地名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个别提法受当时条件所限,如存在不甚妥当的现象,就应与时俱进、予以完善,比如有关蚌埠初始地名起源于“南宋说”恐系此例——因为经考察与梳理,现存明代之前形成的各类历史文献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有关考古资料,迄今均没发现南宋时期淮河两岸有过“蚌埠”“小蚌埠”地名称谓的任何记载。既属史无确证,此说似应在修正之例。

图三,明代方以智所撰《通雅》中对“埠”、“埠头”的解释。(纪新建)

三、对有关“蚌步”地名称谓早于“蚌埠”之说的商榷

除了蚌埠最早地名出现在南宋的说法外,笔者还注意到另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即认为在“蚌埠”地名出现前,蚌埠之域称谓为“蚌步”;先有“蚌步”之称,后有(改)“蚌埠”之名。对此,笔者认为也有依据史料澄清的必要。

如前所述,“蚌埠”的“埠”字在先秦至东汉期间的《尔雅》《说文解字》等书中均未收录,可见其为一晚出之字;而与其同音的“步”字上述各书皆收之,其义均指“行走”之意(参见《说文解字》卷二:“步,行也;从止相背;凡步之属皆从步”),直至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中,始赋予“步”以“水边码头”之意(参见《水经注》卷三十九《赣水》:“步,即水渚也”)。在“埠”字出现并流行后,由于“步”与“埠”的中古音一致,所以出现了与“步”字通假(意为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步”、“埠”虽然通假,但用于地名称谓也应从实际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定,似不应一概而论。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的史志著作仅据此现象,对蚌埠初始地名作出如下推断:“古代‘步’‘埠’通假,所以这里(指蚌埠之域——引者注)古称‘蚌步集’;明清时形成渔村集镇,遂有‘蚌埠’之名”(丁剑主编:《安徽掌故》,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712页)。另外,还有较具权威与影响的辞书也持此类似观点,如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170页则称蚌埠市“原为凤阳县蚌步集(后改蚌埠集)”,同为该出版社2012年版《大辞海·中国地理卷》第150页也载有蚌埠“原为凤阳县蚌步集,‘步’后改‘埠’”。

笔者认为,确认一地地名起源,最主要的恐怕还应是以确凿史料为依据;如果单凭“步”“埠”中古音通假这一现象,而缺乏可靠文献史料或考古资料作为支撑,就推导出“蚌步”为“蚌埠”地名前身的结论,可能未必与史实相符。

首先,依据现存历史文献,明末清初之前蚌埠之域从未出现过有关“蚌步(集)”的记载,有记载的蚌埠之域初始地名“蚌阜”在元末明初出现后,经历了“蚌”阶段,才于明中叶后过渡到“蚌埠”地名的正式定型,在这段时间内也从未与“步”字产生过任何交集。而同样依据现存的历史文献,只是迟至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蚌步集”之称才首次在灵璧县知县贡震所撰《灵璧志略》中出现,而且依据其书中地图——灵璧县“南乡图”所标“蚌步集”(当时地属灵璧县)方位,是在今淮河北岸小蚌埠之域,并非南岸蚌埠之域(参见图一)。由此可见,“蚌步集”只是清代灵璧县官修方志对当时还属该县辖地的淮河北岸小蚌埠之域的地名称谓,与早在明代就出现特指淮水南岸属凤阳县辖地蚌埠之域的“蚌埠集”地名称谓的涵义、所指对象有明显不同。

其次,称蚌埠“原为凤阳县蚌步集,后改蚌埠集”之说,还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从明初洪武七年(1374)凤阳建县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期间,蚌埠之域一直在凤阳县治下,而现存明清直至民国时期各种版本的官修凤阳县志,无论是明代编纂的《凤阳新书》,清代乾隆《凤阳县志》、光绪《凤阳县续志》,还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撰的《凤阳县志略》诸书中,在记载地属该县管辖、位于淮河南岸的蚌埠之域时,出现过“蚌埠”“蚌埠村”“蚌埠集”“大蚌埠”地名之称,而从未有过“蚌步(集)”称谓的记载。

再者,从考察明清时期史志文献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看,还有一个不争的史实是:“蚌埠集”称谓在历史上出现在前——载明代天启元年(1621)官修《凤阳新书》),而“蚌步集”之称则出现于后——载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官修《灵璧志略》。即“蚌埠集”之称出现整整137年后,方才出现“蚌步集”之名,两者孰先孰后,岂不使人一目了然?

另外,依据山东省史志学者的研究和实地调查,作为地名用语的“埠”字在我国南方多起源于“步”字(表示“水边”),而在北方则应是“阜”的分化字(表示“高坡、土陵”)。例如山东内陆栖霞市就有“荆子埠”“宋家埠”“前埠”,莱阳市也有“张家埠”“水盛埠”“沙埠”等地名,均为地地道道的远离港湾的陆地,该“埠”字用于地名当从地形特点——“地势高”而来,因此,从字源关系上看,“阜”也应视为“埠”字的又一来源(参见婴里:《步·埗·埠》,载烟台日报2021年12月7日第11版);蚌埠之域地处南北交界,地名形成与定型可同时受到南北两方影响,但也有自身独特的嬗变轨迹,从“蚌埠”地名“埠”字由来的实证角度看,应当说有受“步”(水边)影响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源于“阜”(高坡)(参见前文《蚌阜·蚌·蚌埠——明代蚌埠之域地名嬗变的历史轨迹》,载蚌埠日报2022年12月5日第12版)。

笔者通过以上探究,意在追寻实证,辨析疑义,以求澄清史实,比较准确地了解蚌埠之域地名的由来与变迁。不妥之处,尚祈读者指正。(作者:辛建)



99

去年5月底以来,笔者依据历史资料,先后在《蚌埠日报》小南山专版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对蚌埠初始地名出现的时间、名称和历史地理环境,以及称谓嬗变的历史轨迹等进行了研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这些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对蚌埠历史与地名变迁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关注,不少读者对研究蚌埠之域初始地名持肯定态度,认为这对于澄清事实,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当地历史实属必要;有的读者提出,已发表文中“埠”字作为新兴汉字,在明代才开始流行的说法语焉不详,希望对此能够作进一步说明;有的读者提出,应当怎样看待以往有关著作里关于蚌埠初始地名起源的某些观点,诸如“蚌埠地名早在南宋期间即已出现”、“蚌步应为蚌埠的初始地名”等,表达了读者对本地历史关切之情;还有读者在认真阅读后,对完善稿件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到以上反馈意见,笔者在已发表的前文基础上,拟再对与蚌埠初始地名起源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孔之见,以供读者参考。

图一,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灵璧志略》所载灵璧县南乡地图(局部)所标“蚌步集”的地理方位(在淮河北岸,与小蚌埠方位一致)。(纪新建)

图二,清代雍正年间官修《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凤阳府疆域地图(局部)所标“小蚌埠”的地理方位。(纪新建)

 一、“埠”字作为新兴汉字在明代才开始流行的史实依据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约定俗成的文字代号;作为个体地域的指称,则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侧面的综合。蚌埠之域地名的出现当然也不例外。

前文所述蚌埠初始地名“蚌阜”,是由“蚌”与“阜”组成,这两个字都是比较古老的汉字,均被收入成书于先秦时代的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专著《尔雅》之中,也为汉代许慎所撰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所收录。

与“蚌阜”的“阜”字不同,“蚌埠”的“埠”字是一个较晚出现的汉字,无论是先秦时代成书的《尔雅》,还是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释名》(刘熙撰),直至北宋成书的《广韵》(陈彭年、丘雍编撰)等都没有收录这个“埠”字。

那么,“埠”字究竟是从何时出现,又是何时开始流行的呢?根据清代学者翟灏的考证并得到学界认可的看法,“埠”字“宋以前未见用之”,进入元代之后作为新兴汉字的“埠”方才开始零星见诸于史籍记载(参见翟灏:《通俗编·地理》)。而且有确凿史料证明,直至明代,“埠”字才被各类字书所收纳,例如明万历年间方以智撰《通雅》卷十七中就有“埠头,水频也……按吴楚间谓‘浦’为‘步’,则非特唐有此音矣,后人遂作‘埠’(音‘步’)……今积贩泊商之所曰埠头”的注释(参见图三);其后是明末张自烈所撰《正字通·土部》中有:“吴楚间谓‘浦’为‘步’,俗遂作‘埠’字”的记载。也正是在明代,“埠”字作为地名才开始普遍在南北方地域流行,成为比较常见的地名后缀用字。具体到蚌埠之域,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证实,也是在明中叶后,这里地名才逐渐由“蚌阜”、“蚌”过渡到“蚌埠”称谓,并自此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至于“埠”字的主要源头,依据专门研究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的广西民族大学康忠德教授,对汉字“埠”来源及与“步”字关系的多年研究,“埠”当是一后起的古越语词,是随着古壮字的兴起而产生的专门用来表示码头的古壮字,后来被汉语吸收,于是出现了以“埠”代替古汉语词“步”的现象;从现有资料看,以“埠”代“步”的时间不早于明朝(参见康忠德:《释“步”“埠”》,载《民族语文》2010年第5期,第35页)。这也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佐证,直至明代作为汉字的“埠”字才开始作为地名流行的基本事实。对照这一事实,再依据历史文献记载,研究有关蚌埠初始地名的起源,才会有比较可靠的基础。

二、对有关“蚌埠”地名早在南宋即已出现说法的商榷

上世纪80年代编史修志以来,曾出现过有关蚌埠之域地名“蚌埠”早在南宋期间即已出现的说法(以下简称“南宋说”)。这种说法出现较早的版本是本市地名委员会于1985年编印《安徽省蚌埠市地名录》,在该书第119页有如下记述:“北宋时蚌埠泛指渡河码头的两岸人家;南宋时宋、金隔(淮)河而治,始称河南岸码头小店为蚌埠店,称河北的金治区为小蚌埠”。

考察“南宋说”,不仅有悖于“埠”字在进入元代之后方出现于史籍记载、明代才开始流行的基本史实,更主要的是缺乏历史文献等必要佐证。由于书中所载“南宋说”对我市甚至全省编史修志影响较大,已被多种涉及我市初始地名的有关史志著作当作依据沿用,所以笔者认为有商榷、辨正的必要。

依据笔者对存世古代文献的考察,历史上最早出现“蚌埠”地名记载的是成书于明代成化六年(1470年)柳瑛编撰的《中都志》,在该书卷一“疆域道里”部分记载凤阳县地界时称“东至临淮县界九洪桥十里,西至怀远县界蚌埠四十里,南至定远分界岭五十里,北至五河县界淮河中流一十五里”;而最早出现“小蚌埠”地名记载的则是在明中叶“蚌埠”地名正式定型之后多年,成书于清代雍正四年(1726)的官修《古今图书集成》,在该书“方舆汇编·职方典”第827卷“凤阳府部汇考一·凤阳府疆域考”所载地图上,首次在长淮卫西北淮河北岸方位标出“小蚌埠”地名(参见图二)。所以,从实证角度看,无论是“蚌埠”、还是“小蚌埠”之称出现的时间都是在进入明代之后,而非之前。

笔者无意质疑这部《安徽省蚌埠市地名录》整体上的准确性,并认为其对于研究、规范当地地名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个别提法受当时条件所限,如存在不甚妥当的现象,就应与时俱进、予以完善,比如有关蚌埠初始地名起源于“南宋说”恐系此例——因为经考察与梳理,现存明代之前形成的各类历史文献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有关考古资料,迄今均没发现南宋时期淮河两岸有过“蚌埠”“小蚌埠”地名称谓的任何记载。既属史无确证,此说似应在修正之例。

图三,明代方以智所撰《通雅》中对“埠”、“埠头”的解释。(纪新建)

三、对有关“蚌步”地名称谓早于“蚌埠”之说的商榷

除了蚌埠最早地名出现在南宋的说法外,笔者还注意到另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即认为在“蚌埠”地名出现前,蚌埠之域称谓为“蚌步”;先有“蚌步”之称,后有(改)“蚌埠”之名。对此,笔者认为也有依据史料澄清的必要。

如前所述,“蚌埠”的“埠”字在先秦至东汉期间的《尔雅》《说文解字》等书中均未收录,可见其为一晚出之字;而与其同音的“步”字上述各书皆收之,其义均指“行走”之意(参见《说文解字》卷二:“步,行也;从止相背;凡步之属皆从步”),直至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中,始赋予“步”以“水边码头”之意(参见《水经注》卷三十九《赣水》:“步,即水渚也”)。在“埠”字出现并流行后,由于“步”与“埠”的中古音一致,所以出现了与“步”字通假(意为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步”、“埠”虽然通假,但用于地名称谓也应从实际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定,似不应一概而论。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的史志著作仅据此现象,对蚌埠初始地名作出如下推断:“古代‘步’‘埠’通假,所以这里(指蚌埠之域——引者注)古称‘蚌步集’;明清时形成渔村集镇,遂有‘蚌埠’之名”(丁剑主编:《安徽掌故》,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712页)。另外,还有较具权威与影响的辞书也持此类似观点,如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170页则称蚌埠市“原为凤阳县蚌步集(后改蚌埠集)”,同为该出版社2012年版《大辞海·中国地理卷》第150页也载有蚌埠“原为凤阳县蚌步集,‘步’后改‘埠’”。

笔者认为,确认一地地名起源,最主要的恐怕还应是以确凿史料为依据;如果单凭“步”“埠”中古音通假这一现象,而缺乏可靠文献史料或考古资料作为支撑,就推导出“蚌步”为“蚌埠”地名前身的结论,可能未必与史实相符。

首先,依据现存历史文献,明末清初之前蚌埠之域从未出现过有关“蚌步(集)”的记载,有记载的蚌埠之域初始地名“蚌阜”在元末明初出现后,经历了“蚌”阶段,才于明中叶后过渡到“蚌埠”地名的正式定型,在这段时间内也从未与“步”字产生过任何交集。而同样依据现存的历史文献,只是迟至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蚌步集”之称才首次在灵璧县知县贡震所撰《灵璧志略》中出现,而且依据其书中地图——灵璧县“南乡图”所标“蚌步集”(当时地属灵璧县)方位,是在今淮河北岸小蚌埠之域,并非南岸蚌埠之域(参见图一)。由此可见,“蚌步集”只是清代灵璧县官修方志对当时还属该县辖地的淮河北岸小蚌埠之域的地名称谓,与早在明代就出现特指淮水南岸属凤阳县辖地蚌埠之域的“蚌埠集”地名称谓的涵义、所指对象有明显不同。

其次,称蚌埠“原为凤阳县蚌步集,后改蚌埠集”之说,还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从明初洪武七年(1374)凤阳建县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期间,蚌埠之域一直在凤阳县治下,而现存明清直至民国时期各种版本的官修凤阳县志,无论是明代编纂的《凤阳新书》,清代乾隆《凤阳县志》、光绪《凤阳县续志》,还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撰的《凤阳县志略》诸书中,在记载地属该县管辖、位于淮河南岸的蚌埠之域时,出现过“蚌埠”“蚌埠村”“蚌埠集”“大蚌埠”地名之称,而从未有过“蚌步(集)”称谓的记载。

再者,从考察明清时期史志文献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看,还有一个不争的史实是:“蚌埠集”称谓在历史上出现在前——载明代天启元年(1621)官修《凤阳新书》),而“蚌步集”之称则出现于后——载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官修《灵璧志略》。即“蚌埠集”之称出现整整137年后,方才出现“蚌步集”之名,两者孰先孰后,岂不使人一目了然?

另外,依据山东省史志学者的研究和实地调查,作为地名用语的“埠”字在我国南方多起源于“步”字(表示“水边”),而在北方则应是“阜”的分化字(表示“高坡、土陵”)。例如山东内陆栖霞市就有“荆子埠”“宋家埠”“前埠”,莱阳市也有“张家埠”“水盛埠”“沙埠”等地名,均为地地道道的远离港湾的陆地,该“埠”字用于地名当从地形特点——“地势高”而来,因此,从字源关系上看,“阜”也应视为“埠”字的又一来源(参见婴里:《步·埗·埠》,载烟台日报2021年12月7日第11版);蚌埠之域地处南北交界,地名形成与定型可同时受到南北两方影响,但也有自身独特的嬗变轨迹,从“蚌埠”地名“埠”字由来的实证角度看,应当说有受“步”(水边)影响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源于“阜”(高坡)(参见前文《蚌阜·蚌·蚌埠——明代蚌埠之域地名嬗变的历史轨迹》,载蚌埠日报2022年12月5日第12版)。

笔者通过以上探究,意在追寻实证,辨析疑义,以求澄清史实,比较准确地了解蚌埠之域地名的由来与变迁。不妥之处,尚祈读者指正。(作者:辛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