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政权覆灭后,全国陷入了长时间、大范围的动荡分裂割据状态,地处南北要冲的蚌埠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两晋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淮河更是成为中原统治者与少数民族角逐的界河,历尽兵燹(xiǎn)。
长时间的战乱严重破坏了社会发展,蚌埠地区人口锐减,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停滞甚至倒退之中。故这一时期的蚌埠地区少有重要的历史遗迹,主要以“曹操军屯遗址”为典型代表;墓葬也多呈零星散状分布。
历史遗迹
曹老集的由来
今蚌埠市淮上区境内的曹老集,是曹操屯兵旧址所在地。史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秋,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在寿春称帝的袁术,两军在淮河两岸兵戎相见。曹操在北淝河岸扎下曹家营,屯兵储粮。后又在曹家营附近增设南营(今南郢村)、北营(今北郢村)等六个大营,原曹家营称曹家老营。清末,因该地增设集市,故又被称为“曹老集”。
曹老集“曹操囤兵处雕塑”
曹操军屯遗址
曹操屯兵聚落遗址是2008年发现于曹老集境内的一处规模巨大的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曹老集镇南郢和曹郢村境内,面积为200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以现有南郢村的中心聚落为主,呈现为放射状向四周台地分布,据历史文献分析,此地为曹魏时期的一处军屯遗址。相传曹操屯兵于此曾建水井七十二口,而遗址中所发现的多处砖结构古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曹军生产与生活的场景,是考证与研究曹操屯兵江淮的重要资料。
曹营圩子遗址
曹营村三步两桥遗址
蚌埠地区截止到目前共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十余处,零散分布在淮上区太平岗村墓葬群、蚌山区花鼓灯嘉年华工地、禹会区长青乡九龙村以及老蚌埠市机床厂、柴油机厂等地。
这些墓葬多为平民墓,出土器物也主要为平民随葬器,主要有陶罐、青釉瓷罐、瓷碗、铜镜等,其中以青釉瓷器居多。尽管蚌埠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较少,亦相对简陋,但是从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仍可窥见这一时期葬俗文化的演变,真实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面貌、生产水平、宗教信仰等。
蚌山区花鼓灯嘉年华工地挖掘现场
蚌山区花鼓灯嘉年华工地挖掘现场
墓葬形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多延续汉墓的形制,形式多样,有土坑竖穴墓、砖室墓、石室墓、砖石瓦混砌墓等,其中江淮地区以砖室墓最为常见。砖室墓始行于西汉,东汉时迅速从北方扩展至长江流域。到六朝时期,砖室墓已成为江淮地区墓葬形制的主流。
蚌埠地区发现的这一时期墓葬皆为砖室墓,其所用墓砖有长方形、楔形、刀形等多种形式,其中长方形砖一般用于铺地、封门、砌四周墓壁等;楔形、刀形砖则一般用于甬道和墓室顶部。墓砖多以素面为主,偶尔可见少量墓砖饰以几何纹、乳钉纹等装饰或文字,通过对这些纹饰的研究,以及文字的释读,对墓主姓氏、墓葬年代的判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建九年”楔形砖
魏晋南北朝墓砖,2004年出土于蚌宁高速公路太平岗墓葬一号墓。砖为青灰色,长33.3厘米,宽15.3-15.8厘米,厚4.1-7厘米。整体呈楔形,砖一侧刻有“太建九年六月廿日”(注:“太建”为南朝陈宣帝陈顼年号,太建九年即公元577年),另一侧则饰有银铤双联纹。该砖为典型的纪年砖,为墓葬的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葬器物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也是个民族大融合、东西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多元的文化、开阔的眼界、自由的思想激发了工艺美术领域,尤其是陶瓷领域的大发展,瓷器逐渐代替过去的陶器、漆器成为人们主要生活用具,而这一物质文化现象的改变亦折射在这一时期的随葬器物之中。结合江淮地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出土文物可以发现:两汉时期墓葬中随葬品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具,另有大量的陶俑、房屋、水井、灶,猪、狗等模型明器,多以陶器为主。而进入两晋以后,陶器逐渐减少,瓷器尤其是青瓷逐渐成为主流。
蚌埠地区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瓷器既多为青釉瓷器,器形主要有盘口壶、四系罐、钵、碗等。其中壶、罐造型多盘口、矮胖,常在肩、腹部饰弦纹,间饰铺首衔环,或在肩部多置桥形钮。且这一时期莲花等佛教艺术题材逐渐与瓷器结合,从而使这一时期瓷器既有汉代陶器的影子,又有佛教艺术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时代特性,真实地反映了该地区这一时期独特的社会面貌与审美意识。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蚌埠地区的墓葬仍出土有少量青铜器,主要有铜碗、铜马镫等,多为生活用器。
青釉网格纹瓷盂 蚌埠市博物馆藏
青釉铺首耳瓷壶 蚌埠市博物馆藏
铜马镫 蚌埠市博物馆藏 铜熨斗 蚌埠市博物馆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蚌埠地区虽经历了战乱的破坏和社会的动荡,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那一件件幸运留存的文物中看到社会的整合、民族的融合,以及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