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赢抗旱保种攻坚战

2019-11-08 09:0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固镇利用喷灌系统抗旱保苗

■主持人语

干旱,干旱,还是干旱!无雨,无雨,仍旧无雨!

自8月中旬以来,我省出现持续少雨天气,气温偏高,旱情持续发展,以淮河以南地区尤甚。为全力做好抗旱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10月21日17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10月25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再次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力打赢抗旱攻坚战,全面做好抗旱持久战准备。10月31日上午,我市在抗旱救灾调度会上决定于当日17时启动《蚌埠市抗旱预案》IV级应急响应,全面落实各项应急抗旱措施。11月4日,全省抗大旱促秋种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我市今年的夏秋连旱,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旱情对我市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有多大?面对不断加剧的旱情,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应急举措,形成了怎样的应急合力?基层方面又采取了哪些自救纾困措施,参与到抗旱保苗工作中?

为此,《深读周刊》本周特别邀请到市应急管理局有关领导、市防指主要成员单位相关领导和奋战在抗旱一线的农技人员做客“党报会客厅”,就以上话题展开交流、分享与探讨。

●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制,依法全面组织抗旱,适时会商,协调多部门联动,坚决打赢抗旱保种攻坚战,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

●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旱情灾情必须有充分的认识,绝不心存侥幸、畏难厌战、麻痹松懈。

孙伟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做好防大旱、持久抗旱的思想准备,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切实做好当前全市抗旱保苗救灾工作。

●组织380多名农技人员,分赴各个乡镇、受灾一线,看苗情、查墒情、核灾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孙明恒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已播小麦因播期、茬口、秸秆还田量大小和播种质量不同,田间出苗情况差别较大。

●固镇县基本做到了旱情预警早发布,加强蓄水保水源,技术支持助灌溉,人畜饮水铸安全。

高仕朋 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深度对话

温高雨少 旱情告急

天不作美,夏秋连旱 

◎整个汛期只有5次有效降水,其余阶段均呈气象性干旱天气

◎全市9-10月平均累计降水29.1mm,较常年偏少78.1%,排1971年以来少雨年的第三位

主持人:与洪水来袭时的迅猛相比,旱情来的更像是“温水煮青蛙”。我们当前正面临的旱情,已经持续了多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孙伟:省防指在10月21日发布的关于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8月12日以来,全省出现持续少雨天气,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河湖库塘蓄水锐减,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变差,秋种生产受到影响,大别山区、沿江江南和皖南山区部分地区出现因旱群众饮水困难。据气象预报,近期我省仍无有效降雨,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四天后,省防指又发出特急明电表示:8月中旬以来,全省面平均雨量78mm,较常年同期少6成,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二少。淮河以南发生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局部特旱,因旱受灾人口381.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61万亩,全省抗旱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经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未来一周全省仍无明显降水,抗旱形势日趋严峻。

以上两段描述,充分说明了这次旱情的广泛性、持续性和严峻性。蚌埠地处皖北地区,与淮河以南地区相比,旱情稍微乐观一点,但也不容小视。就拿今年整个汛期来说,全市除6月5日、8月26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7月6日、7月30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8月10日的台风暴雨过程外,其余阶段均呈气象性干旱天气。进入9月以来,全市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平均降水量严重偏少,造成土壤持续缺墒,多数县区出现轻度干旱,部分地区中旱。据省气候中心监测,截至10月29日,五河大部分地区和固镇部分地区已达重旱等级。老实说,如果不是8月中旬过境“利奇马”带来的那场大雨,包括蚌埠在内的很多城市旱情将更不可测。

孙明恒:今年9月,全市平均气温23℃,较常年偏高0.3℃,平均降水量9.9mm,较常年偏少88%,进入10月份,全市平均气温16.9℃,较常年略偏低0.2℃;全市平均降水量16.6mm,较常年偏少67.4%;全市日照时数累计为146.8~165.7小时,较常年偏少0.8~29.5小时不等。总的来看,9-10月,全市平均累计降水29.1mm,较常年偏少78.1%,排1971年以来少雨年的第三位,造成部分旱作区农田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小麦的正常播种和出苗。

高仕朋:今年9月,我县气温普遍偏高且没有有效降水,进入10月以来,全县只在10月6日、12日有两次弱降水过程,且各乡镇分布不均,如北部和西部的仲兴乡、任桥镇、湖沟镇降雨量达20mm以上,其他各乡镇在10mm左右,王庄8.4mm、新马桥4.1mm,总体不利于秋种。气象预报显示,到11月20日预计仍无有效降水过程。

靠天等雨?侥幸不得   

◎目前我市大部分旱作区农田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小麦的播种和出苗

◎做好抗大旱、抗持久旱的思想准备,广辟水源,抗旱保苗

主持人:此轮旱情对我市百姓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孙明恒:虽说我市旱情没有淮河以南地区严重,但影响也是不小的。到目前,除了造成全市16.51万亩在地农作物受灾、8.31万亩成灾、1000多亩稻虾种养推迟了虾苗上市时间外,主要表现在部分旱作区农田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小麦的播种和出苗等方面。

据11月5日土壤墒情监测点取土监测数据,怀远县0-10cm耕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61.3%;10—20㎝耕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70.75%;20—40㎝耕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72.35%;五河县0-10cm耕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58.94%;10—20㎝耕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65.99%;20—40㎝耕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72.46%;固镇县0-10cm耕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59.51%;10—20㎝耕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67.02%;20—40㎝耕层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72.84%。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表明:我市大部分农田土壤墒情不足。

截至目前,五河县有31.5万亩田块墒情不足,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2%左右,其中墒情中度不足的有20.1万亩,重度不足的有6.5万亩,因墒情不足尚未播种的有21.1万亩。固镇县有20万亩田块墒情不足,约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18.9%左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王庄镇、新马桥镇,连城镇。怀远县有15万亩田块墒情不足,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9%左右,主要分布在徐圩乡、褚集镇、包集镇、陈集镇、河溜镇、魏庄镇。

孙伟:旱情不仅给秋种带来了困难,也导致秋季农作物部分减产。据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因旱减产面积28.58万亩,绝收面积7.1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67亿元。由于河湖水位总体偏低,拿蚌埠闸来说,闸下水位长时间保持在12m以下,比常年偏低了3m左右,给水上交通带来了一定影响,致使大量船只滞留在闸下。

高仕朋:固镇县耕地面积139.6万亩,今年秋种计划播种小麦106万亩,目前已播种小麦105.4万亩,但因播期、茬口、秸秆还田量大小和播种质量不同,田间出苗情况差别较大。播种质量高、10月上旬前播种的已3叶1心至4叶1心,约12万亩,长势较好;15日前播种46万亩,2叶1心至3叶,出苗不匀;16日以后播种44万亩,田块表墒不足,出苗较差,2叶1心;20日后墒情满足不了播种条件,造墒后播种或播种后浇水的,处于1叶1心;10月底播种的尚未出苗。

目前,全县0-20cm表层墒情,未抗旱田块田间相对含水量低于60%,大于50%,表现轻旱至中旱,已达不到播种条件,播种后不能及时出苗、出苗率低、苗情较差,面积12万亩。20-40cm耕层田间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底墒较充足。

主持人:全市近期仍无有效降雨的气象预报,对农业生产形势来说确实相当严峻。面对这一不可逆的旱情局面,怎么办?

孙伟: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上班前还是下班后,我都习惯性地点开天气APP,认认真真浏览一番预报信息。根据气象分析,我市11月上旬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将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下,我们务必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旱情灾情必须有充分的认识,绝不心存侥幸、麻痹松懈、畏难厌战。具体工作中,也要以“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管好水源,算好水账,优化配置,合理调度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孙明恒:农业、农村是旱情发生的主战场,作为主管部门,我局已经做好抗大旱、抗持久旱的思想准备,并将积极配合各县区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广辟水源,抗旱保苗,全力以赴打好眼前这轮抗旱抢种攻坚战。

解围纾困 精准施策

“外力”救急,通力协作   

◎与省级单位对接,开闸补水,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和城市应急供水需要

◎农业、水利、气象、水文、供电、商务等部门通力合作,抗旱保苗取得阶段性成果

主持人:抗旱工作事关民生和稳定大局,面对不断加剧的旱情,市防指及成员单位都采取了哪些应急举措?形成了怎样的应急合力?

孙伟:面对今年持续发展的旱情,市防指一直高度关注。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市防指办公室,加强会商,及时发出相关预警信息,组织防指成员单位进行抗旱会商,向全市发布《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各级抗旱行政责任制,及时开展增墒造墒,特别要求旱情较重的五河县小溪、朱顶等地区要立即全面开展抗旱保墒工作。

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我市适时启动抗旱IV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依据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并主动援引“外力”救急。比如,利用淮河蚌埠闸上水资源,积极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对接,于10月23日—25日开启何巷闸,向符怀新河、北淝河香涧湖、北淝河下游补水约5400万m3,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同步开启天河闸,向城市应急水源地天河补水约900万m3,保障了城市应急供水需要。

孙明恒:9月11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秋收秋种及结构调整工作会,及早对今年秋收秋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秋种抗灾减灾预案,下发了《蚌埠市秋种技术指导意见》和《蚌埠市农作物抗旱技术指导意见》,科学指导种植和养殖户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池塘投喂量、适时出售商品鱼降低池塘密度,根据水源情况,优先保证种苗田水位,增加供氧时间和加大微生物制剂应用,改良水质。

10月18日,我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秋收秋种及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3个指导服务工作组赴县区开展指导服务,及时解决秋收秋种及抗旱救灾中存在问题。组织380多名农技人员,分赴各个乡镇、受灾一线,看苗情、查墒情、核灾情,深入田间地头,全力指导各地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同时,我局还组织县区畜牧兽医部门开展畜禽饮水安全排查,实行畜禽养殖旱灾情况统计日报告制,及时掌握旱灾对畜牧业的影响状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孙伟:水利部门作为抗旱浇灌工作的技术支撑部门,也积极投身到造墒保苗工作中,比如在河灌区,各电灌站全力开机提水浇灌、补充水源;在井灌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指导乡镇对缺少水源地区进行打井、洗井,解决灌溉水源问题。气象部门则担负起秋种及抗旱气象服务工作,电力和商务部门担负起抗旱用电和油料供应工作。在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抗旱11.8万人次,开启泵站300余座,组织机动抗旱设备2.7万余台套、约8.1万kw,浇灌面积约37万亩次,已抗旱保苗51.9万亩,造墒播种面积15.5万亩。

“内力”解困,强化指导    

◎县区、乡镇积极行动,着力解决抗旱保苗的水源、电力和机械等现实问题

◎农业部门从技术层面提出应对方案和农事建议,值得参考

主持人:基层一线又采取了哪些自救纾困措施,参与到抗旱保苗工作中?

孙伟:全市抗旱救灾会议后,各县区迅速行动,现三县均已启动了抗旱IV应急响应,成立了抗旱救灾服务小组,市防指办组织抗旱工作组到县区督查指导抗旱工作。县区也建立了农业、电力、交通、水利、供销社、农机等多部门联合协调调度,及时解决抗旱保苗中的水源、电力和机械等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加强对农民广辟水源、抽水灌溉、抢墒补墒播种的技术指导,力促小麦齐苗、壮苗、一播全苗。

高仕朋:固镇县作为农业县,定位为皖北地区粮食主产区,抗旱保苗事关明年粮食安全。面对旱情,我县于10月24日、29日召开了两次全县抗旱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会商,研究制定了抗旱保苗技术方案,并围绕旱情预警、水源调度、技术支持、人畜用水等方面精准发力,基本做到了旱情预警早发布,加强蓄水保水源,技术支持助灌溉,人畜饮水铸安全。

这里我想着重说说“加强蓄水保水源”工作。今年汛期,固镇闸、濠城闸、老胡洼闸等大中型涵闸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涵闸运行规定上限水位蓄水,全县20座蓄水坝有效拦蓄沟河水量300万方。针对怀洪新河沿河泵站出现的引水困难,主动向省怀洪新管理局申请开启何巷闸、新胡洼闸,向怀洪新河澥河洼段和香涧湖补水,以抬高怀洪新河蓄水位。通过补水,保证了县城及开发区居民饮用水安全。

技术下乡方面,我县自入旱以来,累计组织县乡两级技术人员140余人成立4个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做技术指导,针对不同苗情、墒情、旱情加强分类指导,坚持科学抗旱。截至目前,使用机井1.6万口,累计投入抗旱机械6.5万台套,开启了小李、陈渡、简马、九湾、三里、芦干沟灌溉站,抗旱浇灌面积75万亩。同时,调配机械设备及时修复了12口应急深水井,以保障人畜饮水无困难。

乡镇层面则一边利用区域内的河湖水源,开启灌溉站提水入田间沟渠,以方便群众取水,一边认真排查田间机井分布,维修、新打机井,提供水源保障。为了提高群众这个抗旱生产主力军的抗旱水平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积极发挥专业抗旱服务组织的引导作用,提高和促进全县抗旱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和消除旱灾损失。?

孙明恒:为了鼓励基层一线开展抗旱自救,发挥农机在抗旱中的支撑作用,提高抗旱效率,我市还将进一步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大抗旱农机补贴力度,拟对纳入我市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的所有适用于当前抗旱的排灌机械,实行敞开补贴、应补尽补。

而作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我们近期也专门梳理了几条农事建议,供农民朋友参考借鉴——

一是及时造墒抢墒播种。刚收获的水稻田,及时趁墒整地播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墒情不足的地区,积极造墒播种,对出苗不齐区域单独进行补灌,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干湿程度、土壤类型等情况进行喷灌或微喷灌,每亩可灌水40m3左右,要确保浇匀、浇透,促进小麦萌发出苗,力争在小麦适播期完成播种,为培育冬前壮苗打好基础。

二是科学施好基肥。在增施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基础上,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每亩施用配方肥40-50kg,有条件的地块每亩增施商品有机肥50-100kg或农家肥1-2方。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当前旱茬小麦播种要造墒补水保出苗,已经播种没出齐苗的田块要创造一切条件抗旱浇水保全苗,已出苗的地块要浇水补墒促根系生长;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要及时进行镇压,夯实土壤,防止出现种子悬空和吊根现象。养殖业生产方面,没有水虾稻田,保持虾沟有水;已加水虾稻田,观察调节水质;缺少水虾稻田,清除水稻秸秆;水丰富虾稻田,加强投喂管理。(完)

40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