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井是在农村沟塘内向下挖掘的小范围深坑,也有选择低洼地重新开井的,卧牛之地大小,多用于采集地下水,助力农业生产。在我家远离水源的一处田地里,母亲挖掘了一口很深的土井,保障了我家这块田地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土井,成了我们家农作物丰产丰收的“圣泉”。
在农村,每一块田地都有一个地名,在我家的若干田块中,有一块田地叫小庙子,据说,这里先前有一座寺庙,因此得名。这块田地呈长方形,南北方向流耕,地南头有一条东西排水沟,每年汛期可以发挥一定的排涝作用,但因坡平沟浅,缺乏蓄水能力,因此,天气稍有干旱,此沟就无水见底了,甚至长满厚厚的野草。那个时候,我们这里还沿袭过去的种植模式,大范围栽植山芋。栽植山芋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栽植季节适逢降雨,赶着墒情潮湿直接栽植;二是带水栽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栽山芋秧苗的成活率。
那年正值山芋插秧时节,老天爷似乎有意跟人们较劲,顶着太阳笑视天下,就是不落雨,庄稼人只能望天兴叹。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这季节可不等人呀!人们纷纷忙着带水实施山芋插秧。
“喔喔喔……”鸡刚叫头遍,我看见母亲就已经起床了。她似乎在院子里寻找着什么,应该是生产工具吧,脚步声在寂静的夜空下显得格外清脆,我习惯了母亲的早起,她一到忙天就这样。
“良子,我先下地去了,你再睡会。”此时,我也想跟母亲一块下地,怎奈身子骨不听使唤,赖床不动。我应了母亲一声,又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心灵感应告诉我,母亲去了小庙子田。我赶到地里一看,母亲竟然不在那里,环顾四周,只见地头沟里有土块自下而上落入沟坡上,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母亲在开挖土井。母亲大汗淋漓,衣服都汗透了,能拧出水来。她开挖的这口土井只有约2米见方,虽然面积不大,但全靠人力施工,劳动难度和强度都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土井的坡度几乎呈垂直状态,且需要掘进数米以下,越深才越有泉水,积水量才越大,越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我拉着母亲的手,让她上来歇会,要帮她忙一会。母亲心疼我,说我虽有那个个儿,可年纪轻,不适合做这样的重体力活。我信心满满地说:“娘,我能行!”说着话便跳进井里,挥锹挖土,拼起了力气。我帮着母亲将土井掘进到砂礓层,这个时候光凭力气还不够,因为砂礓层特别坚硬,锹锨已经派不上用场了,只能借助钢钎、抓钩或其他尖利物品,刺破砂礓层,寻找一个突破口,然后才能一点点清除砂礓块。母亲从邻居家借来工具,破解砂礓层以后,地下开始冒水,可母亲还是没有罢手,而是继续深挖。这时候的施工难度就更大了,因为泥水粘连在一起,手脚湿滑,而土井离地面表层越来越深,出土很是吃力。我置身土井底部,把泥巴放进水桶里,母亲站在土井边上,一点点把水桶提上来。就这样,经过一天的苦苦鏖战,土井终于大功告成。母亲在土井边沿自上而下呈斜坡形开设好几个台阶,便于蹬步提水。
土井里积水充盈,水质清澈,照亮人影。我们再也不用鞍马劳顿,去远处挑水了;水源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不仅省了力气,更主要的是加快了山芋插秧的进度,本来3天的活计,结果1天就忙完了。这使我懂得了农业生产不仅靠力气,更要靠智慧,尽管我们经历了挖掘土井的艰辛,但我们收获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有了这口土井,有了这一汪清泉,不仅破解了我们家的生产难题,也让与我家邻地的乡亲们如获至宝,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身边的水源,完成了干旱季节的生产任务。人们纷纷夸赞我母亲为农业生产立了一功。不仅如此,母亲的做法也具有借鉴意义,很多乡亲们纷纷效仿,在田头地边开挖土井,滋润着田园,带来五谷丰登。村里的王大爷在靠近家门的田地边开挖一口土井,开了一片小菜园,每天早上或傍晚乘凉快给蔬菜浇水,时常推着小车去附近的街上售卖蔬菜,腰里的喝酒钱那可是源源不断呦!老人家还时常买些小零食回来,哄得孙子们围着他团团转。土井映照出王大爷晚年的幸福生活。
土井一度成为乡亲们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我们家的这口土井在本村具有首创精神,这是母亲勤劳的象征。这口土井在我们家小庙子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亲每年都要对土井进行一次清淤,把淤泥打捞上来,保障土井的蓄水能力,保持良好的供水状态。在清淤过程中还会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逮些鱼虾、黄鳝等水产品,丰富我们的餐桌,让我们品尝难得的野味。
土井和它孕育的果实,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犹如土井的深度一样厚重。
(作者:王绪谦 编辑 徐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