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明代蚌埠 帝王之乡

2023-09-03 11:33 蚌埠新闻网  

明代无论社会经济还是人口数量,都是蚌埠历史的一个高峰期,为今日蚌埠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明代蚌埠 帝王之乡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登基后,凤阳成为“龙兴之地”。其时蚌埠是凤阳西部边陲的小市集,故也攀龙附凤,自称“帝王之乡”。

经过元末兵火洗劫,濠州一带人烟稀少,大片土地抛荒。老家的破败荒凉,让朱元璋心有不平。应天称帝前后,为充实凤阳人口、建中都城,朱元璋就从山西、江浙等地大量移民到凤阳及周边地区。如吴元年(1361年),徙苏州富民4000余户实濠梁;洪武初年,徙山西真定农民到凤阳,自苏州移民2.8万人到五河;洪武二十年(1387年)“徙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与此同时,朱元璋又下令免除凤阳及周边各县的赋税,让龙兴之地的臣民沐浴皇恩。据《安徽地方志•人口志》: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凤阳府人口42万多人,到万历六年(1578年),人口超过120万,增长近三倍。

中都城皇城午门原貌,1999年摄。

蚌埠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介绍:太祖朱元璋为营建中都城,于今蚌埠市东郊置中都八卫之一的长淮卫,并采取一系列迁民造乡的措施,活跃了江淮经济,加速了当时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皇城城墙西南角,2005年摄。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人口增加,使蚌埠地区经济有较大恢复,也为今日蚌埠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据统计,蚌埠仅市区就有明代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55处,为历代遗存最多。

粉团洲•汤和墓•涂山门

2008年4月,京沪高铁蚌埠段一工地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墓,蚌埠市文物管理处入场考古发掘,出土瓷碗、石砚、铜镜、铜钱等文物。从出土的宋代太平通宝和明代永乐、宣德、嘉靖、万历铜钱看,该墓年代不早于明万历年。

古墓所在地仇岗村属长淮卫镇。该镇原属凤阳县,1958年划属蚌埠郊区。据地方志记载,长淮卫一带古称“粉团洲”,原是淮河古河道中白沙堆积的河心洲,后因泥沙淤积日甚,河心洲与淮河南岸连成一片。该地千年前即有人居。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城后,在此设卫驻军,并借苏轼“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的诗句,改“粉团洲”为长淮卫,是中都城的八卫之一。长淮卫在明代甚为繁华,古迹众多,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宗室“十王四妃墓”、驸马黄琛墓外,城内外还有白塔、五阁、四庵、十四庙。但长淮卫因地势低洼,迭遭洪水,古迹或淤没水下,或荡然无存。如今,只有散落在偏街小巷的老屋古井,依稀可见旧时的风土人情不绝如缕。

长淮卫镇上的老树古宅。

从长淮卫可望曹山夕照,东瓯王汤和墓就在曹山南坡。夕阳下,汤和墓的神道、享堂、墓圹,也是曹山一景。

汤和是朱元璋的同乡好友,也是他的革命引路人。据说汤和投奔濠州郭子兴当了千户后,给朱元璋写信,招他入伙,此后小朱才走上革命道路。

1973年劈断曹山修胜利路时,文物部门对曹山南坡的汤和墓做清理挖掘,该墓虽被两次盗扰,仍然出土了不少文物,尤其是墓志铭,印证了史料记载的汤和生平事迹。

汤和虽然年龄比朱元璋大三岁,个头也比小朱大,但甘心听从小朱的调遣指挥,一路冲锋陷阵,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尤其是东南沿海遭倭寇劫掠,已告老还乡的汤和应招返岗,带兵剿除倭寇。汤和在浙东沿海修筑卫所,训练民兵,多次重创倭寇。温州一带士民感戴汤和的庇佑,奉若保护神,在倭患平息后年年祭祀。至清代,地方官还奏请朝廷为汤和立庙。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祭祀巡游活动形成“汤和信俗”,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汤和生性谨慎,但偶尔酒后“胡喷”,结果被朱元璋多次敲打。汤和深谙“伴君如伴虎”“雕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早早请求告老还乡,没受到“胡案”“蓝案”的株连,是明初极少数得以善终的功臣之一,死后封东瓯襄武王,葬在风水宝地曹山。

汤和墓神道、享堂。2005年摄。

墓前神道原长225米,前端立石碑一通,碑文为明初大儒方孝孺亲撰;神道两侧有望柱、石马并马夫、跪羊、坐狮、文臣、甲士各一对,一直保存至今。墓室为砖石单券式,分前后两室和一侧室,有甬道可下。汤和墓从上世纪90年代陆续开始保护维修,重建了享堂、偏殿,在偏殿展出汤和生平和抗倭事迹展。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和墓墓冢。

1973年汤和墓的考古发掘出土了金银饰件、木俑、铜器、瓷器、铁器等百余件。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是一只保存完好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高47.5厘米,罐体造型精致,白胎细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尤其是色泽浓艳,一看就是典型的苏麻离青色料,是元代青花瓷中难得的珍品,据说全国没几件,是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汤和墓距凤阳中都城的涂山门直线距离10公里。中都城是明代历史上最大最出名的烂尾工程,内外三重城垣。洪武二年起广征名材、役夫百万,干了六年却被朱元璋自己放弃了,让凤阳成为了废都。外城中都城原设计东西南北各有三门:东为长春门、独山门、朝阳门,南为南左甲第门、洪武门、前右甲第门,西为子顺门、涂山门、长秋门,北为后右甲第门、北正门、北左甲第门。后来革去北正门和子顺门、长秋门,西面惟剩涂山门,形成东三南三北二西一的格局。

中都城涂山门遗址,2020年摄。

2013年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启动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中都城九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涂山门遗址进行解剖,发现券洞式单门道、夯土包砖城台、马道等遗迹,复原了西城垣唯一的城门形制与结构。涂山门于洪武二十六年修筑,城台呈南北向长方形,与中轴线平行,东接禁垣的西安门、皇城西华门。城台为内夯土外包砖结构,建造于平台基座上。城台北侧有东西向马道贴城台北壁拾级而上,人员马匹车辆可沿马道上下城墙。

城台上原有门楼,登上城楼可远眺涂山,惜明末毁于兵火,今仅剩两个土丘。

栖岩寺•文笔塔•禹王宫

光绪《凤阳县志》记:白石山(俗名锥子山),东西约二里,西峰稍高,纯石无土,山腰有栖岩寺,前有井曰乳泉。中都志谓其味清美为灵泉之亚。寺后银杏树一株,围可二丈,根盘石缝间,枝有乳下垂。东有盘石甚大,好事者凿其中为屋,高一丈、深丈有二尺,广如其深。中都志言高宗赐御书于此。东壁刻洪武二十三年修寺记。石屋东有砖塔一座,土人云建自唐时。山中多摩崖书,半为苔藓侵蚀。

锥子山的古银杏树干。2004年摄。

锥子山有东西两峰,旧寺在西,近年新建在东。据传栖岩寺建于汉代,初为道院,隋代毁,唐代复建,改为佛寺,并立塔、植银杏。元末再毁于兵火。洪武二十三年重修,列为凤阳龙兴寺下院,有大殿僧堂等,面积1000平方米。清末捻军与官兵在此对战,栖岩寺遭炮轰火烧,九层宝塔被毁去两层;银杏树树干被炸开,至今仍可见瘢瘢烧痕。在战火中幸存的石屋外观如僧帽,门在正南,屋内刻有唐代胡敬德重修栖岩寺记、洪武二十三年修寺记,顶如穹窿,上刻莲华。

栖岩寺石屋。2000年摄。

刻在栖岩寺石屋内的洪武二十三年修寺记。

1958年,铁路部门占用西峰,把栖岩寺、银杏、石屋等圈进围墙。文革中施工毁掉了八宝如意塔,“锥子山”不见了锥子。

白石山旧有龙凤桥、点将台、飞来石、鹦鹉石等“八大景”“八小景”,志书还说,登上不足百米的白石山“绝顶北望,长淮如带;南则群山环列,远近参差,烟云杳霭”。栖岩寺遗址和石屋今为省级重点文物,围墙内外人难得一见。惟见古银杏树春夏之际绿叶繁茂、深秋时节满树金黄。

栖岩寺遗址。

锥子山正西21公里的淮河边也有一座“锥子山”,即涂山主峰西南的小涂山,山上也曽有一座七层砖塔,同样毁于文革期间。《怀远县志》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由当地的风水大师主持修筑。地基、底层用块石垒成,周长约14米,上六层为砖砌,高约22米。从怀远县城中心方位看,小涂山正在东南方,该处建塔,可助文峰昌盛、多出人才。明代塔形无考,清咸丰年重修的塔为圆形,称文笔塔恰如其形。

小涂山上的文笔塔,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袁家田供图)。

怀远从南北对峙的乱世中立县始,就注定命运多舛,文笔塔也是如此。志载:塔首崩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之地震,重建后又毁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之雷击,清咸丰元年(1851年)初夏再度重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造反派四处“破四旧”,看着宝塔碍眼,必除之而后快。宝塔于是惨遭毒手,尸骨无存。

从小涂山沿古道石阶东上峰顶,即可见禹王宫。唐《名胜志》记,汉高祖过涂山,命立启王庙,以镇荆山;立禹王庙,以镇涂山。元大德年《重修禹王庙记》,言唐以前已有禹庙。看到启母殿前的古银杏遭雷击焚毁后又长出新枝,苏辙不禁感叹“山外青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

涂山之巅的禹王宫。

虽禹庙始建于何时暂不可考,但明正德十年《重修禹王庙碑记》确证,经过正德九年至十年的改扩建,禹王宫已具“五进、十殿、九院”的格局:第一进为山门,第二进为崇德院穿堂,第三进为禹王殿,第四进为启母殿,第五进为玉皇楼,主殿两边还有数个偏殿,共40多间,还增建了钟楼、鼓楼。半个世纪后的万历年,禹王宫再次维修,禹王殿前增加了两个香火寮。清康熙七年大地震,禹王宫建筑遭破坏。

禹王宫山门。

作为全真教宫观,元明时期应是禹王宫的全盛期,元代皇帝崇信道教全真教,明代多次维修也说明香火较旺。至清代,几乎所有道教门庭都衰落了,禹王宫也不例外。

禹王宫里仅剩明代遗物香火寮。2010年摄。

文革中禹王宫再遭破坏。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政府拨款重建了山门和拜厅,1989年省文物局重建了吕祖殿,1992年重建西围墙,“空山垂四壁、古庙独千秋”的气象有所恢复。1994年,市县两级政府拨款120万元恢复启母殿、玉皇楼、重建禹王殿,至1996年4月才完工。新建的玉皇楼因质量问题未能通过竣工验收,一直不敢对外开放;建设期间,施工队还把明万历年修建的两座香火寮毁掉一座。如今,除了几通石碑,只有嵌在墙壁里的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和明代香火寮,算是禹王宫里有分量的文物了。

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在涂山留下“旷览平成”摩崖石刻。

禹王宫右有圣泉灵泉,左有无量殿遗址,前有清代大家邓石如的“旷览平成”摩崖石刻,下有启母石。后院有瞭望台,可俯瞰涡河入淮、荆山夹峙及怀城全景。

严氏墓•遇春园•吴氏墓

五河的化明塘严氏墓与一段痴心女与负心汉的故事相关,只是这个负心汉后来位居九五,别人不敢说三道四。又或许负心汉有点良心发现,愧疚之余厚葬了被他辜负的痴心女。

化明塘严氏墓前的汉白玉墓碑。2012年摄

化明塘严氏墓。2012年摄。

《凤阳府志》记载:“严氏坟在花园湖东肥山下,有石人石兽和碑碣”,在今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墓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墓园面积约1500平方米。按照明代一品诰命夫人的葬制,封土前应有五开间享堂。堂前神道现存30米,依次有无字墓碑1方,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墓主据说是附近严家楼的小姐。朱元璋在一场战斗中受伤逃跑,被元军追捕至严家楼。严小姐就如《沙家浜》里唱的,让小朱“箩筐里面把身藏”,奋不顾身救下朱元璋。与历史上众多落难公子一样,小朱赌咒将来一定娶严小姐为妻,共享荣华富贵。严小姐也与历史上众多被花言巧语迷糊了的无知少女一样,剪发相赠,非他不嫁。此后日日想、夜夜望,直望到黄泉路望乡台,也没看到朱公子的迎亲花轿。据说朱元璋登基后想到过要迎娶严小姐,却被刘伯温劝阻,不知道刘基愿不愿替主背锅。得知严小姐郁郁而终,朱元璋命手下按一品夫人规格厚葬。这些故事都不见正史记载。化明塘严氏墓于200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常坟的“三王坟”,是明代开平王常遇春之曾祖、祖父、父三代的墓葬,在今“遇春园”内。常遇春是明代开国元勋,怀远永平乡人。跟随朱元璋起事,立下很多战功,尤其是采石矶之战,担任先锋将军的常遇春一马当先,奋勇向前,大破元兵。扫平陈友谅、张士诚后,又参加北伐战役。在北伐回师途中病亡。常遇春初封为鄂国公,死后追封开平王,朱元璋为其举行隆重葬礼,葬于南京明孝陵。不久,承龙恩浩荡润泽祖先,朱元璋又追封常遇春上三代均为开平王。

常氏三王坟。2011年摄。

“三王坟”是怀远明代重要文物,墓园原有200多亩,前有享堂,中有神道,后立墓冢。神道两侧置石羊、石狮、石马、石人等。1954年修筑淮河大堤时,大部分石像生被压于堤下。1980年代后,常氏后人对墓园维护。2001年常遇春纪念馆落成,2004年10月公布为安徽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文物部门曾拨专款进行维修。

淮上区吴小街镇吴大台子有明代江国公吴良后裔墓群,旧有两方明代碑,分别为吴良八世孙吴东祯、九世孙吴应鹏所立。据《明史》记载,吴良、吴祯兄弟俱从朱元璋自濠州起兵,屡立战功,分封为江阴侯和靖海侯,为明初23侯之一。两兄弟故后追封为江国公、海国公,随太祖葬于钟山、肖像功臣庙。明成祖时期,吴良的后代避祸迁至此地,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吴姓已成为当地大姓。

吴良后裔墓群原在淮上区解放北路西侧,2006年某大市场建设时西迁至吴大台子。淮河以北地下多有流沙层,吴氏后人与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清理墓葬时,四周流沙向坑内渗水,挖出的坑壁多处坍塌,用了将近一周时间才使部分棺椁出土。不知是投资超前还是选址在墓地上,大市场建成后连亏多年,最后倒闭。

2006年9月淮上区吴良后人墓清理现场。

明代无论社会经济还是人口数量,都是蚌埠历史的一个高峰期,但好景不长。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称:“明朝中后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蚌埠地区再次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嘉靖十二年(1533年)河南师尚照率部火烧固镇,攻克五河;闯王李自成火烧凤阳,三陷怀远城。农民起义加之南明福王政权与清军的争战,给本地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47

明代无论社会经济还是人口数量,都是蚌埠历史的一个高峰期,为今日蚌埠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明代蚌埠 帝王之乡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登基后,凤阳成为“龙兴之地”。其时蚌埠是凤阳西部边陲的小市集,故也攀龙附凤,自称“帝王之乡”。

经过元末兵火洗劫,濠州一带人烟稀少,大片土地抛荒。老家的破败荒凉,让朱元璋心有不平。应天称帝前后,为充实凤阳人口、建中都城,朱元璋就从山西、江浙等地大量移民到凤阳及周边地区。如吴元年(1361年),徙苏州富民4000余户实濠梁;洪武初年,徙山西真定农民到凤阳,自苏州移民2.8万人到五河;洪武二十年(1387年)“徙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与此同时,朱元璋又下令免除凤阳及周边各县的赋税,让龙兴之地的臣民沐浴皇恩。据《安徽地方志•人口志》: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凤阳府人口42万多人,到万历六年(1578年),人口超过120万,增长近三倍。

中都城皇城午门原貌,1999年摄。

蚌埠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介绍:太祖朱元璋为营建中都城,于今蚌埠市东郊置中都八卫之一的长淮卫,并采取一系列迁民造乡的措施,活跃了江淮经济,加速了当时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皇城城墙西南角,2005年摄。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人口增加,使蚌埠地区经济有较大恢复,也为今日蚌埠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据统计,蚌埠仅市区就有明代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55处,为历代遗存最多。

粉团洲•汤和墓•涂山门

2008年4月,京沪高铁蚌埠段一工地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墓,蚌埠市文物管理处入场考古发掘,出土瓷碗、石砚、铜镜、铜钱等文物。从出土的宋代太平通宝和明代永乐、宣德、嘉靖、万历铜钱看,该墓年代不早于明万历年。

古墓所在地仇岗村属长淮卫镇。该镇原属凤阳县,1958年划属蚌埠郊区。据地方志记载,长淮卫一带古称“粉团洲”,原是淮河古河道中白沙堆积的河心洲,后因泥沙淤积日甚,河心洲与淮河南岸连成一片。该地千年前即有人居。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城后,在此设卫驻军,并借苏轼“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的诗句,改“粉团洲”为长淮卫,是中都城的八卫之一。长淮卫在明代甚为繁华,古迹众多,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宗室“十王四妃墓”、驸马黄琛墓外,城内外还有白塔、五阁、四庵、十四庙。但长淮卫因地势低洼,迭遭洪水,古迹或淤没水下,或荡然无存。如今,只有散落在偏街小巷的老屋古井,依稀可见旧时的风土人情不绝如缕。

长淮卫镇上的老树古宅。

从长淮卫可望曹山夕照,东瓯王汤和墓就在曹山南坡。夕阳下,汤和墓的神道、享堂、墓圹,也是曹山一景。

汤和是朱元璋的同乡好友,也是他的革命引路人。据说汤和投奔濠州郭子兴当了千户后,给朱元璋写信,招他入伙,此后小朱才走上革命道路。

1973年劈断曹山修胜利路时,文物部门对曹山南坡的汤和墓做清理挖掘,该墓虽被两次盗扰,仍然出土了不少文物,尤其是墓志铭,印证了史料记载的汤和生平事迹。

汤和虽然年龄比朱元璋大三岁,个头也比小朱大,但甘心听从小朱的调遣指挥,一路冲锋陷阵,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尤其是东南沿海遭倭寇劫掠,已告老还乡的汤和应招返岗,带兵剿除倭寇。汤和在浙东沿海修筑卫所,训练民兵,多次重创倭寇。温州一带士民感戴汤和的庇佑,奉若保护神,在倭患平息后年年祭祀。至清代,地方官还奏请朝廷为汤和立庙。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祭祀巡游活动形成“汤和信俗”,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汤和生性谨慎,但偶尔酒后“胡喷”,结果被朱元璋多次敲打。汤和深谙“伴君如伴虎”“雕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早早请求告老还乡,没受到“胡案”“蓝案”的株连,是明初极少数得以善终的功臣之一,死后封东瓯襄武王,葬在风水宝地曹山。

汤和墓神道、享堂。2005年摄。

墓前神道原长225米,前端立石碑一通,碑文为明初大儒方孝孺亲撰;神道两侧有望柱、石马并马夫、跪羊、坐狮、文臣、甲士各一对,一直保存至今。墓室为砖石单券式,分前后两室和一侧室,有甬道可下。汤和墓从上世纪90年代陆续开始保护维修,重建了享堂、偏殿,在偏殿展出汤和生平和抗倭事迹展。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和墓墓冢。

1973年汤和墓的考古发掘出土了金银饰件、木俑、铜器、瓷器、铁器等百余件。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是一只保存完好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高47.5厘米,罐体造型精致,白胎细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尤其是色泽浓艳,一看就是典型的苏麻离青色料,是元代青花瓷中难得的珍品,据说全国没几件,是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汤和墓距凤阳中都城的涂山门直线距离10公里。中都城是明代历史上最大最出名的烂尾工程,内外三重城垣。洪武二年起广征名材、役夫百万,干了六年却被朱元璋自己放弃了,让凤阳成为了废都。外城中都城原设计东西南北各有三门:东为长春门、独山门、朝阳门,南为南左甲第门、洪武门、前右甲第门,西为子顺门、涂山门、长秋门,北为后右甲第门、北正门、北左甲第门。后来革去北正门和子顺门、长秋门,西面惟剩涂山门,形成东三南三北二西一的格局。

中都城涂山门遗址,2020年摄。

2013年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启动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中都城九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涂山门遗址进行解剖,发现券洞式单门道、夯土包砖城台、马道等遗迹,复原了西城垣唯一的城门形制与结构。涂山门于洪武二十六年修筑,城台呈南北向长方形,与中轴线平行,东接禁垣的西安门、皇城西华门。城台为内夯土外包砖结构,建造于平台基座上。城台北侧有东西向马道贴城台北壁拾级而上,人员马匹车辆可沿马道上下城墙。

城台上原有门楼,登上城楼可远眺涂山,惜明末毁于兵火,今仅剩两个土丘。

栖岩寺•文笔塔•禹王宫

光绪《凤阳县志》记:白石山(俗名锥子山),东西约二里,西峰稍高,纯石无土,山腰有栖岩寺,前有井曰乳泉。中都志谓其味清美为灵泉之亚。寺后银杏树一株,围可二丈,根盘石缝间,枝有乳下垂。东有盘石甚大,好事者凿其中为屋,高一丈、深丈有二尺,广如其深。中都志言高宗赐御书于此。东壁刻洪武二十三年修寺记。石屋东有砖塔一座,土人云建自唐时。山中多摩崖书,半为苔藓侵蚀。

锥子山的古银杏树干。2004年摄。

锥子山有东西两峰,旧寺在西,近年新建在东。据传栖岩寺建于汉代,初为道院,隋代毁,唐代复建,改为佛寺,并立塔、植银杏。元末再毁于兵火。洪武二十三年重修,列为凤阳龙兴寺下院,有大殿僧堂等,面积1000平方米。清末捻军与官兵在此对战,栖岩寺遭炮轰火烧,九层宝塔被毁去两层;银杏树树干被炸开,至今仍可见瘢瘢烧痕。在战火中幸存的石屋外观如僧帽,门在正南,屋内刻有唐代胡敬德重修栖岩寺记、洪武二十三年修寺记,顶如穹窿,上刻莲华。

栖岩寺石屋。2000年摄。

刻在栖岩寺石屋内的洪武二十三年修寺记。

1958年,铁路部门占用西峰,把栖岩寺、银杏、石屋等圈进围墙。文革中施工毁掉了八宝如意塔,“锥子山”不见了锥子。

白石山旧有龙凤桥、点将台、飞来石、鹦鹉石等“八大景”“八小景”,志书还说,登上不足百米的白石山“绝顶北望,长淮如带;南则群山环列,远近参差,烟云杳霭”。栖岩寺遗址和石屋今为省级重点文物,围墙内外人难得一见。惟见古银杏树春夏之际绿叶繁茂、深秋时节满树金黄。

栖岩寺遗址。

锥子山正西21公里的淮河边也有一座“锥子山”,即涂山主峰西南的小涂山,山上也曽有一座七层砖塔,同样毁于文革期间。《怀远县志》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由当地的风水大师主持修筑。地基、底层用块石垒成,周长约14米,上六层为砖砌,高约22米。从怀远县城中心方位看,小涂山正在东南方,该处建塔,可助文峰昌盛、多出人才。明代塔形无考,清咸丰年重修的塔为圆形,称文笔塔恰如其形。

小涂山上的文笔塔,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袁家田供图)。

怀远从南北对峙的乱世中立县始,就注定命运多舛,文笔塔也是如此。志载:塔首崩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之地震,重建后又毁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之雷击,清咸丰元年(1851年)初夏再度重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造反派四处“破四旧”,看着宝塔碍眼,必除之而后快。宝塔于是惨遭毒手,尸骨无存。

从小涂山沿古道石阶东上峰顶,即可见禹王宫。唐《名胜志》记,汉高祖过涂山,命立启王庙,以镇荆山;立禹王庙,以镇涂山。元大德年《重修禹王庙记》,言唐以前已有禹庙。看到启母殿前的古银杏遭雷击焚毁后又长出新枝,苏辙不禁感叹“山外青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

涂山之巅的禹王宫。

虽禹庙始建于何时暂不可考,但明正德十年《重修禹王庙碑记》确证,经过正德九年至十年的改扩建,禹王宫已具“五进、十殿、九院”的格局:第一进为山门,第二进为崇德院穿堂,第三进为禹王殿,第四进为启母殿,第五进为玉皇楼,主殿两边还有数个偏殿,共40多间,还增建了钟楼、鼓楼。半个世纪后的万历年,禹王宫再次维修,禹王殿前增加了两个香火寮。清康熙七年大地震,禹王宫建筑遭破坏。

禹王宫山门。

作为全真教宫观,元明时期应是禹王宫的全盛期,元代皇帝崇信道教全真教,明代多次维修也说明香火较旺。至清代,几乎所有道教门庭都衰落了,禹王宫也不例外。

禹王宫里仅剩明代遗物香火寮。2010年摄。

文革中禹王宫再遭破坏。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政府拨款重建了山门和拜厅,1989年省文物局重建了吕祖殿,1992年重建西围墙,“空山垂四壁、古庙独千秋”的气象有所恢复。1994年,市县两级政府拨款120万元恢复启母殿、玉皇楼、重建禹王殿,至1996年4月才完工。新建的玉皇楼因质量问题未能通过竣工验收,一直不敢对外开放;建设期间,施工队还把明万历年修建的两座香火寮毁掉一座。如今,除了几通石碑,只有嵌在墙壁里的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和明代香火寮,算是禹王宫里有分量的文物了。

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在涂山留下“旷览平成”摩崖石刻。

禹王宫右有圣泉灵泉,左有无量殿遗址,前有清代大家邓石如的“旷览平成”摩崖石刻,下有启母石。后院有瞭望台,可俯瞰涡河入淮、荆山夹峙及怀城全景。

严氏墓•遇春园•吴氏墓

五河的化明塘严氏墓与一段痴心女与负心汉的故事相关,只是这个负心汉后来位居九五,别人不敢说三道四。又或许负心汉有点良心发现,愧疚之余厚葬了被他辜负的痴心女。

化明塘严氏墓前的汉白玉墓碑。2012年摄

化明塘严氏墓。2012年摄。

《凤阳府志》记载:“严氏坟在花园湖东肥山下,有石人石兽和碑碣”,在今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墓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墓园面积约1500平方米。按照明代一品诰命夫人的葬制,封土前应有五开间享堂。堂前神道现存30米,依次有无字墓碑1方,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墓主据说是附近严家楼的小姐。朱元璋在一场战斗中受伤逃跑,被元军追捕至严家楼。严小姐就如《沙家浜》里唱的,让小朱“箩筐里面把身藏”,奋不顾身救下朱元璋。与历史上众多落难公子一样,小朱赌咒将来一定娶严小姐为妻,共享荣华富贵。严小姐也与历史上众多被花言巧语迷糊了的无知少女一样,剪发相赠,非他不嫁。此后日日想、夜夜望,直望到黄泉路望乡台,也没看到朱公子的迎亲花轿。据说朱元璋登基后想到过要迎娶严小姐,却被刘伯温劝阻,不知道刘基愿不愿替主背锅。得知严小姐郁郁而终,朱元璋命手下按一品夫人规格厚葬。这些故事都不见正史记载。化明塘严氏墓于200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常坟的“三王坟”,是明代开平王常遇春之曾祖、祖父、父三代的墓葬,在今“遇春园”内。常遇春是明代开国元勋,怀远永平乡人。跟随朱元璋起事,立下很多战功,尤其是采石矶之战,担任先锋将军的常遇春一马当先,奋勇向前,大破元兵。扫平陈友谅、张士诚后,又参加北伐战役。在北伐回师途中病亡。常遇春初封为鄂国公,死后追封开平王,朱元璋为其举行隆重葬礼,葬于南京明孝陵。不久,承龙恩浩荡润泽祖先,朱元璋又追封常遇春上三代均为开平王。

常氏三王坟。2011年摄。

“三王坟”是怀远明代重要文物,墓园原有200多亩,前有享堂,中有神道,后立墓冢。神道两侧置石羊、石狮、石马、石人等。1954年修筑淮河大堤时,大部分石像生被压于堤下。1980年代后,常氏后人对墓园维护。2001年常遇春纪念馆落成,2004年10月公布为安徽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文物部门曾拨专款进行维修。

淮上区吴小街镇吴大台子有明代江国公吴良后裔墓群,旧有两方明代碑,分别为吴良八世孙吴东祯、九世孙吴应鹏所立。据《明史》记载,吴良、吴祯兄弟俱从朱元璋自濠州起兵,屡立战功,分封为江阴侯和靖海侯,为明初23侯之一。两兄弟故后追封为江国公、海国公,随太祖葬于钟山、肖像功臣庙。明成祖时期,吴良的后代避祸迁至此地,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吴姓已成为当地大姓。

吴良后裔墓群原在淮上区解放北路西侧,2006年某大市场建设时西迁至吴大台子。淮河以北地下多有流沙层,吴氏后人与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清理墓葬时,四周流沙向坑内渗水,挖出的坑壁多处坍塌,用了将近一周时间才使部分棺椁出土。不知是投资超前还是选址在墓地上,大市场建成后连亏多年,最后倒闭。

2006年9月淮上区吴良后人墓清理现场。

明代无论社会经济还是人口数量,都是蚌埠历史的一个高峰期,但好景不长。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称:“明朝中后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蚌埠地区再次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嘉靖十二年(1533年)河南师尚照率部火烧固镇,攻克五河;闯王李自成火烧凤阳,三陷怀远城。农民起义加之南明福王政权与清军的争战,给本地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