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走进南山公园,漫步环山彩色步道,在山之南麓便可见5块散落的残存碑身、碑座,静卧于路边草坪之中。它们虽显凌乱,却在无声地诉说着90年前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城抗战的悲壮往事。
第十七军在蚌埠组建
因在中原大战等表现突出,1932年11月,以移驻蚌埠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第4师为基础组建的第17军正式成立,师长徐庭瑶出任中将军长。该军下辖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两个独立炮团,军部仍驻蚌埠。其中,第25师,师长关麟征,师部位于蚌埠,驻防蚌埠至徐州一线,辖第73、第75旅;第2师,师长黄杰,驻防陕西潼关至河南洛阳一线,辖第4、第6旅;第83师,师长刘戡,驻防湖北花园、孝感一线,辖第247、第249旅。
1933年1月1日,由第4师独立旅扩编而成的第25师在蚌埠成立,辖第73旅,旅长杜聿明;第75旅,旅长张耀明。该师除迫击炮外,无山野炮,仅有4个步兵团,即第145、第146团和第149、第150团,其中第145团团长戴安澜。对补充第25师兵员标准,军长徐庭瑶作出了严格规定:年龄18至22岁,身高170厘米左右,五官端正,身材适中,未婚,无不良嗜好等,并派员在蚌埠及沿淮地区广泛招募了青年学生和农民子弟3000余人,这批素质较高的新兵绝大多数在第25师服役,少数分配至其他师,第25师成为名副其实的由蚌埠等地淮上健儿为主组成的新军。
古北口浴血御敌
1933年初,日军开始向热河进攻,山海关、承德、滦平相继失守,继而向长城一线逼近,平津危急,全国民众抗日激情高涨。正在江西作战的徐庭瑶、关麟征也深受感染,他们激于民族义愤,几次致电或亲赴南京主动请缨,率部参加长城抗战的请求终于获准。
军情似火。2月25日,第25师师长率部自蚌埠火车站登车出发,3月5日于通县集结完毕,次日进驻密云县城待命。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而部分士兵仍赤足穿着草鞋,至于棉衣则无从谈起,他们全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昂救国热忱请求与敌决一死战。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张学良之命,3月8日晚,该师接替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阵地御敌。
古北口素称长城天堑、京师锁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3月10日,日军多架飞机开始对古北口阵地轮番轰炸、扫射,因“上无荫蔽,下不能堑防”致使多人伤亡。
在实施狂轰滥炸后,11日拂晓,在重炮、坦克、装甲车掩护下,狂妄日军开始向第145团龙儿峪阵地发起猛攻,屡挫屡攻,志在必得,上午攻占制高点将军楼。其间,团长戴安澜指挥该部浴血苦战,虽遭敌猛烈火力射击而出现重大伤亡,仍作死守。为此,旅长杜聿明赴第145团加强指挥,师长关麟征在指挥第149团抢夺将军楼时,与俯冲日军召开近战肉搏,双方都发生很大伤亡。其中,第149团团长王润波牺牲,关麟征中弹负伤,杜聿明任代师长。在组织多次强行仰攻,付出惨重伤亡代价后,当晚,第25师才攻占将军楼前部分高地。
12日拂晓,在增加的重炮、飞机支援下,日军主力再次向第145团龙儿峪阵地强攻,并形成右翼延伸包围。该团官兵冒着多重交叉火力拼死抵抗,虽连续击退敌3次猛攻,但至下午阵地仍被截成两段,只得且战且退。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位于帽儿山观察哨的第145团7名勇士,因通讯中断没有接到撤退命令,13日下午,在班长王以忠的带领下,他们仍在利用山势陡峭的地形优势,冒着敌强大炮火和多轮飞机的地毯式轰炸,机智英勇地抵抗了日军的多次强攻,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砸,敌人冲上来,就拼刺刀,在毙伤敌130多人后,7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日军指挥官发现守军仅为7名中国士兵后十分感佩,命令将7人遗体背下山,掘墓收殓,堆土成坟,鞠躬致敬,并立“中国七勇士之墓”木牌。
烈士魂归故乡
长城抗战古北口之役中,第25师既无空军支持、坚固阵地掩护,又缺乏正规训练和对日作战经验,在民族危亡之时,与敌激战三昼夜,血洒长城,全师伤亡约4000人,毙伤日军达2000余人,此战狠狠打击了敌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连日方报纸也不得不承认古北口之战为“激战中之激战”。
在古北口牺牲的抗战英烈,除就地掩埋外,尚有未及运走的1000余具遗体暴尸战场,无为籍徐庭瑶几次喃喃自语:“这么多淮上健儿,血洒长城为国捐躯,仍让他们暴尸山野,我如何向安徽父老交代!”他随即决定,抢在南天门之战来临前夕,完成寻找、收敛、运送烈士遗体的任务,千里运忠骸回蚌埠安葬。不几日,就将搜集到的500多具基本完好的尸首用棺材收殓后,以马车运输至通县集中,装满半个列车,以团长王润波灵柩为首的运灵专车缓缓驶向蚌埠,沿途各站都受到各界人士公祭。
位于蚌埠市南山公园的第17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残碑。
一周后,灵车抵达蚌埠火车站,蚌埠各界举行隆重迎灵仪式,随后举行盛大追悼会。一个多月前,蚌埠市民欢送生龙活虎的第25师官兵从此出征抗敌,如今却迎来500多具魂归故乡的棺木,怎不令人肝肠寸断!随即,陆军第17军阵亡将士公墓在南山南麓开工建设。
历经年余,工程竣工。公墓为圆形,烈士棺木位于中心,忠魂与碑亭、花园相伴,北侧为纪念堂,陈列抗日烈士事迹。
1934年4月14日14时,历时两个小时悲壮热烈的公墓落成典礼举行,徐庭瑶、关麟征和蚌埠各界代表1000余人出席,由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撰写的石碑面世。与此同时,第17军第2师师长黄杰撰并书“陆军第十七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碑铭并序”。
字迹被錾的碑体。(郭照东 摄)
历史永远铭记
人民永远铭记英雄。长城抗战尚在激战之际,除500多名烈士遗体运回蚌埠安葬外,当地民众将难以辨认的360具尸首就地建立“肉丘坟”集中安葬。1935年,位于南京玄武湖梁洲的“陆军第十七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俗称“四方碑亭)落成。如今,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纪念碑、王润波烈士纪念碑、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等相继建成。
2020年9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的公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其中,6个英雄群体中第一个就是“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1933)”,其单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应为第17军——引者注)第25师第145团”。如今,以七勇士为代表的古北口长城抗战研究逐步深化。《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认为,七勇士为安徽蚌埠籍,这更引起了家乡人民的关注。七勇士置生死于度外、以血肉之躯奋勇凛然的杀敌事迹,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这些血洒异乡的淮上热血男儿身上所体现的伟大抗战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作者 郭照东 文/图 编辑 徐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