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9月14日下午,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发布了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建设情况。据统计,安徽沿淮糯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区域糯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5.50万亩左右,占全省糯稻种植总面积的近三成,糯稻总产95.91万吨,占全省糯稻总产量的30.96%,共有5000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33个;拥有各类型糯稻加工企业314家,综合加工能力500万吨以上,占全省加工能力的43.61%,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明显。集群建设重点县怀远是全国知名糯稻生产加工交易集散地,现有加工企业127家,年加工能力400万吨以上,引进了今三麦、米老头等精深加工企业入驻,生产汤圆、粽子等速冻食品以及暖心米饼、玉兰酥等休闲食品,初步实现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化。目前,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
农产品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在产业壮大发展中实现增值的链条上,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李勇介绍,沿淮糯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相关经营主体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不断探索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建立了产业共享利益联结、土地流转、就业扶持、“订单农业”及社会化服务等利益联结带动机制,累计带动农户36.4万,2022年集群建设区域内从事糯稻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25万元,高于安徽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
李勇说,糯稻产业作为沿淮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良好,但从产业集群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标准来看,还存在着一产大而不强,优质特色品种较少、二产加工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三产发展缺少抓手,一二三产融合不够等制约因素问题,亟待破题。
▲资料图片 陈昂/摄
“建设糯稻产业集群,重点是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采访中,李勇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亿级绿色水稻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为思路,以破解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为导向,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蚌埠将推动实施良种繁育体系提升、农业托管能力提升、精深加工体系提升、专用仓储设施提升、产业数字赋能提升、品质品牌提升工程等六大提升工程,统筹布局绿色生产、精深加工、专用仓储等功能板块,通过数字赋能、托管赋能、金融赋能等手段,打造全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实现集群区域内全产业链产值200亿元;区域内糯稻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糯稻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00家以上;糯稻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500家以上;培育糯米产品全国知名品牌3个;各类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43万户,户均增收达13000元以上。(记者 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