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乡村,绿是那里的主色调,也是一种极平常的色调。麦子和水稻是庄稼的主角。如今,秋意浓,绿正艳。
绿肥红瘦,夏气消退,秋上梢头。地里的稻苗儿一夜夜疯长,大片大片的青绿,葳蕤,高壮。终于可以荡舟绿海了。秋风多情,雀剪绿波。碧波层层叠叠,波涛汹涌,一浪抚一浪,一顷贴一顷,越过小草的额头,野花的发髻,路埂的骨架,一路向前,一直蹿到老家的房前屋后,翻阅着一片片青瓦,直抵老家温热的锅台。这种深绿像一张张贺卡,写满了思念和憧憬,老家的亲人在等候,老家的粮仓在等候,还有一只只家禽,一头头牲畜……
这丰收的信函寄托着多少劳动的艰辛:有多少只小虫埋葬于地下,有多少棵野草告别了田块,有多少颗汗珠滑落在叶尖,有多少个脚印度量劳作的长短。日日月月,年年岁岁,世世代代,布满老茧的糙手一遍遍犁铧肥厚的泥土,我们播种了勤劳,收获了希望。正是这一抹抹色彩斑斓的绿调,才给了我们继续生活的念想。
目之所及,村庄矗立在微波绿顷之中,碧波环绕着点点村落。只要有绿的地方,就有歌声嘹亮,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一幅绵延不绝的画卷。的确,不管是一碧千里的广袤,还是翠色欲流的动感,或是万古长青的永恒,绿都是老家身上长出的一个熟悉的胎记,它是一个符号,一段号角,提醒每一个别离的游子眺望家乡,珍藏着这块侵入骨髓的明绿。
岁月在走,人生在老,但不变的是绿意的生生不息。从懵懂的青涩,到成熟的黄润;从嗷嗷待哺,到苍茫的须发,无不呈现着一个生机勃勃的进程。季节是一段蜕变,生命亦是一种华美的延续。(作者 顾丽 编辑 徐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