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70年,终于认识你

2023-09-23 17:35 来源:新华社  

复兴号驶出雄安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权


此刻

一条条钢铁巨龙

正在“八纵八横”铁路网上风驰电掣

从一座铁路站房奔向

另一座铁路站房

车站

生活中最常见的地标

默默守候着南来北往的旅人

见证着每一次的欢聚与离别

在异地他乡指引着游子回家的方向

车站

城市的心脏

牵动着社会经济的脉搏

担负着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重任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孙立君


中国铁路站房的故事

要从142年前讲起


1

百年沧桑

中国铁路站房开始的地方

1881年

为解决开平煤矿运输问题

唐胥铁路建成

这是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

也是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作为唐胥铁路起点站的唐山站

成为了中国铁路开始的地方

20世纪初的唐山火车站

图片来源:唐山站站史馆


1895年年底,津卢铁路修至丰台

北京第一座火车站

丰台站由此而来

此后,京汉、京奉、京张铁路

相继接入

丰台站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建成初期的丰台站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1901年,英侵略军强行把铁路修至

已被炮火摧毁的正阳门

第一台机车驶抵尚无正式站舍的正阳门东站

这便是北京站的前身

1906年,站舍正式竣工启用

后来的正阳门东站改称北京站

建成后的正阳门东车站

图片来源: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

北京人口剧增

同时我国与世界各国往来日益增多

陈旧落后的老北京站已难当重任

有关方面决定新建一座

与首都地位相称的车站

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

这便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火车站

2万余名建设者,7个月零20天

一座宏伟壮观的新北京站拔地而起

如今北京站车站大楼

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五十年代建成的新北京站

六七十年代援建非洲的坦赞铁路站房

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的深圳站

九十年代的亚洲第一大站——北京西站

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青藏铁路上的拉萨站

北京奥运前夕开通的中国第一座高铁站

北京南站

在不同的时期

在不同的时代服务着、见证着

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拉萨火车站外景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近年来,我国“八纵八横”加速成型

铁路网络越织越密

铁路站房星罗棋布

有效保障了我国作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运转

有力支撑了国家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京张高铁清河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杨亚荣


冬奥会重要配套工程

京张高铁清河站

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雄安站

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

北京丰台站

杭州亚运会重要交通保障工程

杭州西站

川藏铁路拉林段站房、中老铁路站房等

一系列重点站房开通运营

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北京丰台站2022年开通运营,它的前身老丰台站曾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宋道远

从北京站到北京丰台站

我国有500多座站房背后

都有一个共同的建设者名字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

这家以铁路站房建设为特色的国家队

起源于京张铁路厂房设计事务所

1953年

它的前身

铁道部建厂工程公司和工厂设计事务所

在北京正式成立

后几经分合

曾名为铁道部直属第一、第二建筑工程处

铁道部第五设计院

铁道部(交通部、中铁)建厂工程局

2002年,正式改制为中铁建工集团


2

迭代升级

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

百年前

主持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

独立勘测、设计和修建的国有干线铁路

——京张铁路的詹天佑

曾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中叹息

“窃谓我国地大物博

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

引以为耻!”

从外国列强把持修建铁路上的站舍

到如今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

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中国铁路站房的变迁

见证着现代化中国的沧桑巨变

老清河站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的首批站房,始建于1905年的它距今已有近120年历史。京张高铁新清河站建设之初就敲定了对老站房“平移保护”的方案。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文秀


新中国成立初期

以北京站为代表的

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客站

采用“旅客站房、铁路站场和交通广场”

三要素平面排列模式

这一时期的铁路站房

见证了城市的铁路从无到有的阶段

担负着代表城市形象的重任

90年代,北京站大修改造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改革开放后

深圳站、北京西站等铁路站房

多采用“高架候车、东西(南北)进站

地下出站”布局模式

站房、站场等铁路客站要素

开始立体重叠起来

缩短流线、节省用地

使得铁路站房与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

全国最大的口岸铁路客运站之一——深圳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进入21世纪

中国高铁迅猛发展

北京南站开启了中国高铁站房建设高潮

大量高铁站房引入了综合交通枢纽理念

实现国铁与地铁、公交、出租车等

各种城市交通无缝对接

高效率转运客流

避免积压、交通拥堵

长沙南站、福州南站、呼和浩特东站

成都东站、郑州东站、大连北站、南昌西站

太原南站、兰州西站、南宁东站、沈阳南站

滨海站、清河站、杭州南站、重庆北站

贵安站、郑州航空港站

长沙西站、南昌东站等

都是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高铁站房代表

中国第一座高铁站——北京南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智能化进一步发展

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杭州西站、广州白云站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重庆东站

合肥西站、天府站等

率先向以交通为中心的站城融合综合体转型

这些铁路客站引入TOD理念

车站与城市消弭了截然的界限和割裂的阻碍

优化了站与城之间复杂的交通组织

探索着上盖物业、周边用地一体化综合开发

铁路客站引入城市其他功能

承担起城市更新

经济转型升级的“城市助推器”作用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效果图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3

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

铁路站房建设的新理念

铁路站房建设理念的革新不止于此

近年来

以中铁建工集团为代表

铁路站房建设者们

秉承“畅通融合、绿色温馨

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铁路客站建设新理念

打造了一大批精品客站

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雄安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权

铁路站房更绿色

从设计、施工到运维

全过程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北京丰台站打造我国首例

高速、普速重叠布置的双层车场

有效节约了城市土地

杭州西站充分利用屋顶空间

布置了1.5万平方米

装机容量约3兆瓦的光伏发电板

年发绿电量231万度

杭州西站屋顶还采用了约5.6万平方米的辐射制冷膜,既不影响采光,又能阻挡来自阳光的热量,从而达到减少室内制冷能耗的效果。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罗春晓

雄安站候车大厅清水混凝土柱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权

雄安站是全国首座大规模运用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站房

一次浇筑成型、不做二次装饰

充分体现当下铁路站房建设

“重结构、轻装修、简装饰”的低碳理念

雄安城际站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打造全地下车站

将地面空间更多留给城市景观绿化

雄安城际站效果图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铁路站房更艺术

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饱满的精神力量

嘉兴站改造工程通过

复原百年前的老站房

打造红色文化历史博物馆

中原腹地的郑州航空港站

借鉴国宝青铜器“莲鹤方壶”的文化元素

川藏铁路拉林段站房

将传统藏式风格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

中老铁路站房体现了茶马古道上的民族风情

“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上的

杭州南站、千岛湖站展现江南水乡特色

改造完成后的哈尔滨站

成为世界单体建筑最大的新艺术风格车站

“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上的千岛湖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莲鹤方壶”为灵感的郑州航空港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哈尔滨站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付晓勇

西安站改扩建工程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在改造南站房时,将具有时代记忆的“西安”标识和立面大钟进行重点保留,翻新了中庭空间内饱含几代西安人记忆的吊顶和吊灯。同时,新建北站房以“大唐盛世 古韵长安”为设计理念,以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元素为主线,为旅客带来“古而新,中而新”的感官体验。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晓铎

铁路站房更便民

铁路里程和覆盖面积日益增长

山区、海岛、高原等偏远地区不通铁路

不通高铁的历史相继结束

铁路站房已成为

全国性、普惠性的基础设施

铁路站房旅客承载力稳步提升

经受住了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客运挑战

北京丰台站每小时

最高可容纳14000人同时候车

铁路站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旅客进出站流线更加优化

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便民设施

为更多特殊群体出行需求提供保障

北京丰台站母婴室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孙立君


4

人拉肩扛到智能建造

铁路站房是怎样建成的

“1959年建设北京站的时候我26岁

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设备紧缺

所有的材料都是人扛肩挑运上去的。”

中铁建工集团的姜丕强老人

回忆着当年的施工条件

老一辈建设者靠着人拉肩扛

和手工绘图计算

仅用了7个月零20天

便建立起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火车站

打造了将中国元素与现代设施完美结合的建筑经典

50年代的北京站建设现场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同样的工序

不一样的建设手段

从前铁路站房建设只能人拉肩扛

后来向大型工程设备要效率

如今是靠智能化过五关斩六将

铁路站房建设的施工方式

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北京丰台站建设过程


以中铁建工集团为代表的

中国铁路站房建设者

在主体结构正逆作法施工技术

既有线车站施工技术、复杂钢结构施工技术

超深基坑施工技术等方面日趋成熟

提出了一套针对铁路站房建设领域

复杂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将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等

从图纸变成现实

全地下高铁站滨海站(原名于家堡站)穹顶钢结构整体提升,以滨海站屋盖钢结构为依托的“大跨度双螺旋单层网壳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茜茜

杭州西站钢结构整体提升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杨策弘

铁路站房建设加快布局智慧建造

广泛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

边缘计算、GIS+BIM技术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

从全国首个铁路站房BIM试点工程

兰州西站

到创造性构建三维铁路站房工程管理平台的

京张高铁清河站

在提质增效、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等方面成效显著

站城一体化施工技术

交通枢纽一体化施工技术

引领铁路站房新形态

帮助实现从“建站”到“建城”的跨越

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建筑工业化比重不断提升

铁路房屋装配式技术实现突破

雄安站首次采用了装配式站台吸音墙

郑州航空港站首次实现了

装配式联方网壳清水混凝土雨棚

建筑机器人走进工地

广州白云站大规模运用机器人施工

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等

18种智能机器人覆盖

混凝土施工、钢结构焊接等多个环节

推动“危、繁、脏、重”施工作业

走向革新升级

广州白云站机器人施工

广州白云站施工全景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王天水

5

铁路站房建设王牌军

不止擅长建站房

凭借着在铁路站房建设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

建站人的“站”不再只是铁路站房

全面扩展到包括站前广场

机场航站楼、机场交通中心、机场货运中心

地铁站、汽车客运中心、邮轮中心等

大交通房建领域

成为了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主力军

参与了敦煌机场、青岛机场、长沙机场

兰州机场、济南机场、贵阳机场

昆明机场、广州机场等

一系列机场相关工程的建设

敦煌莫高国际机场T3航站楼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青岛机场站位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地下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祝赫

从“路内”走向“路外”

从交通设施走向公共建筑

他们承建的一大批地标深入人心

从深圳最大的市政建筑——深圳市民中心

到创造世界钢结构整体提升记录的

亚洲最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二期

再到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

——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还有北京城市图书馆、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

宁夏图书馆、成都自然博物馆、贵州美术馆

银川当代美术馆等一系列公共建筑

共同勾勒更加美好的公共空间

国家图书馆二期

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张磊

成都自然博物馆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孙臣晨

他们全面服务城市生活

以精品建筑助力百业兴旺

迈向一流城市建设服务商的新征程

深圳长富金茂大厦、中洲控股金融中心等

高楼大厦刷新城市天际线

北京诺德中心、中铁青岛中心、兰州中心等

城市综合体灯火通明

青岛世界博览城、北京园博园主展馆等

会展场馆欣欣向荣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等

大中院校书香满园

南京鼓楼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

医疗康养项目保障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青岛高速磁浮试制中心

沈阳宝马、舟山波音等厂房推动

我国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封开县生猪养殖产业园

日照龙门崮田园综合体等设施

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铁路站房建设者

在“路外”领域也书写着傲人的成绩单

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北京诺德中心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6

担当央企使命

履行社会责任

他们不仅业务精

更一代代扛起了自己的使命担当

上个世纪,他们远渡重洋、援建非洲

在东非大地完成

包括达累斯萨拉姆站在内的

坦赞铁路全线房建工程建设任务

打造出贯通东非、功泽世纪的中非友谊之路

1976年,庆祝坦赞铁路竣工移交现场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21世纪初,鏖战青藏铁路建设

高喊“艰苦不怕苦,缺氧不缺精神

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

与数十万铁路建设者一道向

藏区人民贡献出一条举世瞩目的高原天路

青藏铁路建设者开赴拉萨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自2002年起

19次远征南极

穿越咆哮无常的西风带

和危险重重的海冰区

在极昼、极夜、烈风、酷寒、暴雪等

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和

人力、机械、物资极度紧张的施工条件下

用20年时间将南极中山站

从当初的“铁皮箱”扩建成了

设备完善、技术先进

中国极地科考史上规模最大的科考基地

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的“南极小镇”

中铁建工集团南极科考站建设青年突击队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中山站扩建为“南极小镇”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7月30号下午3点多

中铁建工集团的队伍就集合出发

第一时间驰援救灾

其后又历时17年

让唐山机车车辆厂及生活区房屋等

震后重建工程拔地而起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

中铁建工集团主动请缨奔赴灾区

承担了一系列乡镇学校、幼儿园

工厂、过渡安置房的施工任务

唐山机车车辆厂厂区工地一角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陈留喜

唐山机车车辆厂第三住宅小区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摄影:陈留喜

2010年至2013年

中铁建工集团作为主要力量

参与玉树灾后重建工作

“顶着高反援建,枕着狼嚎入眠”

承担了包括玉树行政中心、巴塘组团

下拉秀镇农牧民住房等48项援建任务

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

和其他援建力量一起完成了迄今为止

人类在高寒高原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灾后重建

玉树灾后重建新貌

中铁建工集团供图


抗疫时刻

逆行而上、不负重托

在最危险的第一线

完成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等

13座医疗保障设施的施工和维保任务

抗洪救灾、扑灭山火、铁路抢险

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

哪里就有这支以建站闻名的国家队

1953至2023

70年,终于认识你

中铁建工集团!

12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