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行走荆山峡

2023-09-26 08:22 蚌埠新闻网  

小涂山上原来有一座文笔峰,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七层砖塔。

通往小涂山的山顶没有路可寻,躬下身钻过一段低矮的石榴树丛和一片农夫的桃园,面前是枝棘丛生的山坡,嶙峋突兀的岩石被满坡的棘针草和藤蔓枝条缠绕,山坡成片的仙人掌恣意生长,紫红的花托含苞待吐。我拨动草丛寻路的声响,惊起山巅树杈上成群的飞鸟,一只土黄的树獾迅速从草里跑出,又钻进矮草丛中不见了踪影。很久无人到达的山巅荒草密集,在坑坑洼洼的乱石丛莽里,几处废弃的石砾堆里,能捡到零星的黑色瓦片,残破的瓦片厚如手掌,掂在手中能感到明显的重量。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时候,文笔峰的名字还叫镇风塔。明朝初年,风水学兴起,各地镇水建塔之风盛行,那一年,小涂山的山顶也耸立起一座风水塔,《怀远县志》记载,文笔峰“塔基层用块石垒成,余六层系青砖筑就,底围14米,高约22米。”镇风塔的名字也许太过平常,于是乡里的耆宿就以“文昌帝君点魁之笔”的寓意,取名文笔峰,期望振乡邑文气多出人才。清康熙七年,地震让文笔峰震崩塔首,几度兴废,清咸丰年间再度重建,后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之中。

七层玲珑砖塔,在四百年的时光里伫立于荆山峡口之上,望淮水浩荡西来,风帆飏淮。在上洪村村民口中,这座状如馒头的石山被称为“锥子山”,许多村民都能回忆起幼年时登上文笔峰玩耍的经历,他们还记得文笔峰一层有梯通往二层,二层之上没有塔室为实心塔身,无法攀登。

小涂山是涂山余脉,位于涂山主峰西南。延绵的象岭、狮子山和小涂山之麓,分布着上洪和下洪两个村庄,两个村的名字来源于禹王斩防风氏的古老传涚,在荆山与涂山夹峙的淮河峡谷,至今还流传着断梅谷和水怪无攴祁的兴风作浪故事。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荆山左,涂山右,二山对峙,相为一脉。自神禹以桐柏之水泛滥为害,凿山为二以通之,今两崖间凿痕犹在。”


荆山峡,千里淮河第二峡。

淮水千里奔涌,在荆山南麓由南向西突然折转,与西来的茨淮新河汇聚,继而折向东去,沿荆山脚下奔流出荆涂两山夹峙的峡口,又汇涡河浩荡东流。

2000年,国家文物考古队在荆山峡东南5公里的禹会村,发掘出新石器文化禹墟古文化遗址,禹会诸侯的神话传说有了实证,神秘的大禹终于从扑朔迷离的传说神坛上走下,回归到真实的历史的空间。在幽远的历史叙事中,禹的形象一直游走在亦神亦人之间,涂抹着神异的色彩,无法探寻到历史真相,荆涂山水间,有着太多关于禹的故事和遗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候人兮猗”的南音祖调,诞生启王的台桑,追溯华夏的足迹,涂荆山水禹风流长。

在深秋的傍晚,上洪村有一处看夕阳的好地方,向晚的暮色里,日落西南,在上洪村淮畔远眺,茨淮新河与淮河交汇处,河面辽阔,此刻的淮河就是一个舞台,那一轮夕阳就是舞台的主角,长河落日瑰丽的乐章里,虽没有孤鹜齐飞的伴舞,轻曳的蒹葭却勾勒出荆山峡最美的剪影。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无数的船舶驶过波浪湍急的荆山峡,数不清的文人仕官,驻足于涂荆的山色,他们停下匆匆的脚步走下船来,流连涂荆跌宕的峰峦,寻觅大禹遗迹,搜访那些弥漫在深邃山壑的神秘传说,无数诗文长歌飘扬在荆涂的青山绿水间,被荆山峡下滔滔奔涌的淮河水吟咏了千年。

1375年洪武八年的秋天,朱元璋命宋濂扈从太子西幸中都,先游琅琊山,抵池河驿时,朱元璋派遣的内臣,送来一卷《濠梁古迹》,令宋濂访查书中古迹,宋濂连夜阅读,和太子说,“临濠古迹,唯涂荆二山最著。”继而中都之后,遂往涂、荆二山。

宋濂博识,朱元璋让其主修《元史》,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游涂荆二山记》,不仅可读作山水游记,亦是一篇绝佳的地理笔记,考证山水川风物,勘察历史遗迹,登涂山观神禹疏凿之踪,至荆山细察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的城墙遗迹。细微之处,连行步之数,也一并记下,虽然时间过去了三百年,山河未改,地貌依存,如按图索骥把《游涂荆二山记》当本导游攻略,一路寻去,一定别有意趣。

初秋,雾雨弥漫。

屹立于淮河西岸的荆山在轻盈的晨风里静静守候。山脚下的环城公路上车来车往,静寂的荆山顶隔着一段不远的距离,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我像一棵树,孤独地站在山坡上,背后是满山遍谷的坟茔,每一冢荒凉的土堆下都收藏着一个孤寂的魂灵,荆山不高,主峰海拔也只有258.4米,这二百多米的高度,是喧嚣与静寂的高度,是时间与红尘的距离。

在荆山上向南眺望,天河于东,茨淮新河从西与淮河三水交汇。北望涡水北来,穿过怀远县城中心,于城东汇流入淮。

我依旧在山间寻觅,试图找到那段遗忘在荆山丛林间的古城墙,《怀远县志》记载,“城墙沿山势修筑,东起白乳泉,西至凤凰池,全长3500米。现旧城址尚存老城埂,墙基宽4米,残高1~2米。山顶启王宫西侧尚有城垛6个,垛高4.3米,宽10米。”荆山顶上建有一座电视塔,高高耸立的铁塔成了荆山的标志性建筑。铁塔南侧就是启王庙的遗址,启王庙据说初建于唐代,与涂山禹庙为同一时期所建。明景泰三年(1452年)在旧址重修,翌年建成了进深五楹的庙殿,历经五百年的风雨,1938年被日军的一把大火毁于废墟,而今寻不见片只残砖瓦砾。

启王庙遗址的土台,被一道铁门锁在护林员的院墙内,年近六十岁的护林员老王,就住在荆山脚下的靠山村,每天上午都要骑着电动车绕行环山道来护林院里,在院里小菜园忙碌一会。老王说,有一年山上建房屋,他在石头墙根的缝隙里捡到过一枚铜钱,铜钱上有景德的字样,他拿给懂行的看过,是明朝景德年的钱币,荆山顶上原来有一座烽火台,和老西门的一处烽火台遥相呼应,有一回,还有人在山里捡到铁箭头,这么小,老王捏着手指比画给我看。

按着护林员老王的提示,我没有顺着电视塔围墙外的石阶一路下山,在石阶的分叉口向南边走向一条土石小道,小道的尽头无路可走,是危倾的岩崖。

远观荆山时,从来不觉荆山之大,身入山中,始觉峰峦起伏,绿意汹涌。站在山岩上,眺望着漫山野树和山洼里几间低矮的屋舍,我分辨不出哪里是一千年前古城墙的脊脉,山间散乱坟茔随山势层叠,同样是用荆山的花岗岩石围成护墓的墙墩。乱石堆垒的岩缝里,几枝淡紫色的抚锦花静静地开放,幽雅的仿佛是从诗经古书里遗落的女子。我对生长在山间的草木是陌生的,许多我辨认不出名字,只能抓住它们柔软的身体,在山岩间上下攀爬。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山峡是北魏与晋争夺的重要的水上通道。天监十五年(516年)的春天,梁武帝一意孤行在淮河下游筑浮山堰,在此之前先建荆山堰,荆山距魏军重镇寿阳近,魏军得知消息,派兵阻挠,在荆山峡筑堰的计划实施不成,梁武帝遂在下游浮山峡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建起了南北长达九里,总高48米,当时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人工土石坝,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明代文臣宋濂至荆山,见到梁魏战争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的遗迹,在斑斑遗痕前“缅想南北战争屯戍处,感慨者久之。”

荆山峡下的涡口,在唐代时是漕运繁忙的水道,那时候,涡河水还是在今天涡口东8公里的淮河闸北岸入淮,古涡口驻扎护军,筑有两城拱卫。中唐以后,洪水裹挟的泥沙逐渐堵塞了河道,涡河水道分流从荆山头龟山向东入淮,涡口古城湮没。

五代十国,淮河成为南北对峙的重要分界线。到了南宋,宋金双方签订合约,南宋与金隔淮对峙,南宋建怀远军,荆山峡复成南宋朝廷抵御金兵的前线阵地。

我没有寻觅到散落在荆山岭间残存的南宋古墙,返回到山顶,电视台塔围墙西侧有一条通往凤凰池的小路,路边一段被荒草遮掩的花岗石墙埂,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里就是县志上记载的“墙基宽4米,残高1~2米”的那段老城埂。

纷乱的战争是荆山峡的前世,遥想当年大禹披荆斩棘,手持木耜疏淮的艰难,他不会想到劈山导淮的荆山峡,会成为对峙的烽烟阵地。

元祐七年(1092年),那年苏东坡57岁,历经了乌台诗案十三年之后,苏东坡的仕途将达到他人生的顶峰。二月底,苏轼一行从颍州出发途经濠州时,恰逢阴历三月三上巳日。三月三自古就有滨水祓禊的民间习俗。苏东坡携两子苏迨、苏过登涂荆二山寻幽访古,这是苏东坡相隔二十二年后,第二次游览涂山,在《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的这首诗里,东坡写道“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东坡诗有自注:“色白而甘,真陆羽所谓石池漫流者。”荆山上的白龟泉,从此改名为白乳泉,随着苏轼的诗歌广为传咏,荆山北麓的天下第七泉,为时人所知。

涂荆二山有多处涌泉,涂山山巅禹王宫西南侧山下,就有一处被誉为天下第四泉的圣泉。宋至元明时,地方官曾在此建祠造亭,祭神祈雨。禹庙西北处还有玉液泉,而今两泉尚未枯竭。


明代宋濂徒步涂山时,记下“复二里所,微径,复入灌莽、抵崖罅,贮泉一泓,味甚甘,覆以生茨。”圣泉位于涂山禹庙石崖之下,泉水正是由岩壁间渗入,宋濂所见应是此处。

关于白乳泉,《蚌埠市志》中有一段介绍“白乳泉平时清澈透明,雨后涌乳,尤其是滂沱大雨之后,泉的涌水量增大,泉水发白。”荆涂山间沟壑晴日里无流水,雨后方见山溪在沟涧奔涌,泉水多清冽,乳泉当是奇观。

沿着白乳泉后的山径行走,榴林环抱间有卞和洞,楚人卞和得宝献璞惨遭楚王刖刑,藏身于青螺古洞归老荆山。璞玉终成和氏璧,而献玉人却不知归处,“而今卞氏归何处?岁岁桃红洞口南”,这是明代怀远知县经仁恒,凭吊卞和洞的惆怅喟叹。

桃红去了,又到了秋天,荆山峡两岸成片的榴林,正孕育着一场丰收喜悦,就要到采石榴的季节。

怀远石榴的种植始于唐,到清朝初年,榴花已开遍涂荆二山,现在怀远石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没有来过怀远的人,先知道的是怀远的石榴。

荆山峡,大禹劈山导淮传说在这里流传了四千年,上世纪70年代,人定胜天的信念让劈山导淮真正成为人间现实。今天行走在下洪村滨河的村道上,依然可以看到路边岿巍的悬岩巨石,那就是1973年炸石开山,拓宽荆山峡工程留下的遗迹。

2004年12月27日,横跨淮河连接两岸的荆涂淮河大桥,正式通车,结束了涂荆两山隔河相望的历史。波浪湍急的荆山峡从此变通途,历史的风景再次被重新书写,禹风流韵的荆山峡,淮水浩荡,长风悠扬。(作者  徐琦 文/图  编辑 徐怀明)


98

小涂山上原来有一座文笔峰,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七层砖塔。

通往小涂山的山顶没有路可寻,躬下身钻过一段低矮的石榴树丛和一片农夫的桃园,面前是枝棘丛生的山坡,嶙峋突兀的岩石被满坡的棘针草和藤蔓枝条缠绕,山坡成片的仙人掌恣意生长,紫红的花托含苞待吐。我拨动草丛寻路的声响,惊起山巅树杈上成群的飞鸟,一只土黄的树獾迅速从草里跑出,又钻进矮草丛中不见了踪影。很久无人到达的山巅荒草密集,在坑坑洼洼的乱石丛莽里,几处废弃的石砾堆里,能捡到零星的黑色瓦片,残破的瓦片厚如手掌,掂在手中能感到明显的重量。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时候,文笔峰的名字还叫镇风塔。明朝初年,风水学兴起,各地镇水建塔之风盛行,那一年,小涂山的山顶也耸立起一座风水塔,《怀远县志》记载,文笔峰“塔基层用块石垒成,余六层系青砖筑就,底围14米,高约22米。”镇风塔的名字也许太过平常,于是乡里的耆宿就以“文昌帝君点魁之笔”的寓意,取名文笔峰,期望振乡邑文气多出人才。清康熙七年,地震让文笔峰震崩塔首,几度兴废,清咸丰年间再度重建,后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之中。

七层玲珑砖塔,在四百年的时光里伫立于荆山峡口之上,望淮水浩荡西来,风帆飏淮。在上洪村村民口中,这座状如馒头的石山被称为“锥子山”,许多村民都能回忆起幼年时登上文笔峰玩耍的经历,他们还记得文笔峰一层有梯通往二层,二层之上没有塔室为实心塔身,无法攀登。

小涂山是涂山余脉,位于涂山主峰西南。延绵的象岭、狮子山和小涂山之麓,分布着上洪和下洪两个村庄,两个村的名字来源于禹王斩防风氏的古老传涚,在荆山与涂山夹峙的淮河峡谷,至今还流传着断梅谷和水怪无攴祁的兴风作浪故事。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荆山左,涂山右,二山对峙,相为一脉。自神禹以桐柏之水泛滥为害,凿山为二以通之,今两崖间凿痕犹在。”


荆山峡,千里淮河第二峡。

淮水千里奔涌,在荆山南麓由南向西突然折转,与西来的茨淮新河汇聚,继而折向东去,沿荆山脚下奔流出荆涂两山夹峙的峡口,又汇涡河浩荡东流。

2000年,国家文物考古队在荆山峡东南5公里的禹会村,发掘出新石器文化禹墟古文化遗址,禹会诸侯的神话传说有了实证,神秘的大禹终于从扑朔迷离的传说神坛上走下,回归到真实的历史的空间。在幽远的历史叙事中,禹的形象一直游走在亦神亦人之间,涂抹着神异的色彩,无法探寻到历史真相,荆涂山水间,有着太多关于禹的故事和遗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候人兮猗”的南音祖调,诞生启王的台桑,追溯华夏的足迹,涂荆山水禹风流长。

在深秋的傍晚,上洪村有一处看夕阳的好地方,向晚的暮色里,日落西南,在上洪村淮畔远眺,茨淮新河与淮河交汇处,河面辽阔,此刻的淮河就是一个舞台,那一轮夕阳就是舞台的主角,长河落日瑰丽的乐章里,虽没有孤鹜齐飞的伴舞,轻曳的蒹葭却勾勒出荆山峡最美的剪影。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无数的船舶驶过波浪湍急的荆山峡,数不清的文人仕官,驻足于涂荆的山色,他们停下匆匆的脚步走下船来,流连涂荆跌宕的峰峦,寻觅大禹遗迹,搜访那些弥漫在深邃山壑的神秘传说,无数诗文长歌飘扬在荆涂的青山绿水间,被荆山峡下滔滔奔涌的淮河水吟咏了千年。

1375年洪武八年的秋天,朱元璋命宋濂扈从太子西幸中都,先游琅琊山,抵池河驿时,朱元璋派遣的内臣,送来一卷《濠梁古迹》,令宋濂访查书中古迹,宋濂连夜阅读,和太子说,“临濠古迹,唯涂荆二山最著。”继而中都之后,遂往涂、荆二山。

宋濂博识,朱元璋让其主修《元史》,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游涂荆二山记》,不仅可读作山水游记,亦是一篇绝佳的地理笔记,考证山水川风物,勘察历史遗迹,登涂山观神禹疏凿之踪,至荆山细察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的城墙遗迹。细微之处,连行步之数,也一并记下,虽然时间过去了三百年,山河未改,地貌依存,如按图索骥把《游涂荆二山记》当本导游攻略,一路寻去,一定别有意趣。

初秋,雾雨弥漫。

屹立于淮河西岸的荆山在轻盈的晨风里静静守候。山脚下的环城公路上车来车往,静寂的荆山顶隔着一段不远的距离,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我像一棵树,孤独地站在山坡上,背后是满山遍谷的坟茔,每一冢荒凉的土堆下都收藏着一个孤寂的魂灵,荆山不高,主峰海拔也只有258.4米,这二百多米的高度,是喧嚣与静寂的高度,是时间与红尘的距离。

在荆山上向南眺望,天河于东,茨淮新河从西与淮河三水交汇。北望涡水北来,穿过怀远县城中心,于城东汇流入淮。

我依旧在山间寻觅,试图找到那段遗忘在荆山丛林间的古城墙,《怀远县志》记载,“城墙沿山势修筑,东起白乳泉,西至凤凰池,全长3500米。现旧城址尚存老城埂,墙基宽4米,残高1~2米。山顶启王宫西侧尚有城垛6个,垛高4.3米,宽10米。”荆山顶上建有一座电视塔,高高耸立的铁塔成了荆山的标志性建筑。铁塔南侧就是启王庙的遗址,启王庙据说初建于唐代,与涂山禹庙为同一时期所建。明景泰三年(1452年)在旧址重修,翌年建成了进深五楹的庙殿,历经五百年的风雨,1938年被日军的一把大火毁于废墟,而今寻不见片只残砖瓦砾。

启王庙遗址的土台,被一道铁门锁在护林员的院墙内,年近六十岁的护林员老王,就住在荆山脚下的靠山村,每天上午都要骑着电动车绕行环山道来护林院里,在院里小菜园忙碌一会。老王说,有一年山上建房屋,他在石头墙根的缝隙里捡到过一枚铜钱,铜钱上有景德的字样,他拿给懂行的看过,是明朝景德年的钱币,荆山顶上原来有一座烽火台,和老西门的一处烽火台遥相呼应,有一回,还有人在山里捡到铁箭头,这么小,老王捏着手指比画给我看。

按着护林员老王的提示,我没有顺着电视塔围墙外的石阶一路下山,在石阶的分叉口向南边走向一条土石小道,小道的尽头无路可走,是危倾的岩崖。

远观荆山时,从来不觉荆山之大,身入山中,始觉峰峦起伏,绿意汹涌。站在山岩上,眺望着漫山野树和山洼里几间低矮的屋舍,我分辨不出哪里是一千年前古城墙的脊脉,山间散乱坟茔随山势层叠,同样是用荆山的花岗岩石围成护墓的墙墩。乱石堆垒的岩缝里,几枝淡紫色的抚锦花静静地开放,幽雅的仿佛是从诗经古书里遗落的女子。我对生长在山间的草木是陌生的,许多我辨认不出名字,只能抓住它们柔软的身体,在山岩间上下攀爬。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山峡是北魏与晋争夺的重要的水上通道。天监十五年(516年)的春天,梁武帝一意孤行在淮河下游筑浮山堰,在此之前先建荆山堰,荆山距魏军重镇寿阳近,魏军得知消息,派兵阻挠,在荆山峡筑堰的计划实施不成,梁武帝遂在下游浮山峡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建起了南北长达九里,总高48米,当时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人工土石坝,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明代文臣宋濂至荆山,见到梁魏战争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的遗迹,在斑斑遗痕前“缅想南北战争屯戍处,感慨者久之。”

荆山峡下的涡口,在唐代时是漕运繁忙的水道,那时候,涡河水还是在今天涡口东8公里的淮河闸北岸入淮,古涡口驻扎护军,筑有两城拱卫。中唐以后,洪水裹挟的泥沙逐渐堵塞了河道,涡河水道分流从荆山头龟山向东入淮,涡口古城湮没。

五代十国,淮河成为南北对峙的重要分界线。到了南宋,宋金双方签订合约,南宋与金隔淮对峙,南宋建怀远军,荆山峡复成南宋朝廷抵御金兵的前线阵地。

我没有寻觅到散落在荆山岭间残存的南宋古墙,返回到山顶,电视台塔围墙西侧有一条通往凤凰池的小路,路边一段被荒草遮掩的花岗石墙埂,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里就是县志上记载的“墙基宽4米,残高1~2米”的那段老城埂。

纷乱的战争是荆山峡的前世,遥想当年大禹披荆斩棘,手持木耜疏淮的艰难,他不会想到劈山导淮的荆山峡,会成为对峙的烽烟阵地。

元祐七年(1092年),那年苏东坡57岁,历经了乌台诗案十三年之后,苏东坡的仕途将达到他人生的顶峰。二月底,苏轼一行从颍州出发途经濠州时,恰逢阴历三月三上巳日。三月三自古就有滨水祓禊的民间习俗。苏东坡携两子苏迨、苏过登涂荆二山寻幽访古,这是苏东坡相隔二十二年后,第二次游览涂山,在《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的这首诗里,东坡写道“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东坡诗有自注:“色白而甘,真陆羽所谓石池漫流者。”荆山上的白龟泉,从此改名为白乳泉,随着苏轼的诗歌广为传咏,荆山北麓的天下第七泉,为时人所知。

涂荆二山有多处涌泉,涂山山巅禹王宫西南侧山下,就有一处被誉为天下第四泉的圣泉。宋至元明时,地方官曾在此建祠造亭,祭神祈雨。禹庙西北处还有玉液泉,而今两泉尚未枯竭。


明代宋濂徒步涂山时,记下“复二里所,微径,复入灌莽、抵崖罅,贮泉一泓,味甚甘,覆以生茨。”圣泉位于涂山禹庙石崖之下,泉水正是由岩壁间渗入,宋濂所见应是此处。

关于白乳泉,《蚌埠市志》中有一段介绍“白乳泉平时清澈透明,雨后涌乳,尤其是滂沱大雨之后,泉的涌水量增大,泉水发白。”荆涂山间沟壑晴日里无流水,雨后方见山溪在沟涧奔涌,泉水多清冽,乳泉当是奇观。

沿着白乳泉后的山径行走,榴林环抱间有卞和洞,楚人卞和得宝献璞惨遭楚王刖刑,藏身于青螺古洞归老荆山。璞玉终成和氏璧,而献玉人却不知归处,“而今卞氏归何处?岁岁桃红洞口南”,这是明代怀远知县经仁恒,凭吊卞和洞的惆怅喟叹。

桃红去了,又到了秋天,荆山峡两岸成片的榴林,正孕育着一场丰收喜悦,就要到采石榴的季节。

怀远石榴的种植始于唐,到清朝初年,榴花已开遍涂荆二山,现在怀远石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没有来过怀远的人,先知道的是怀远的石榴。

荆山峡,大禹劈山导淮传说在这里流传了四千年,上世纪70年代,人定胜天的信念让劈山导淮真正成为人间现实。今天行走在下洪村滨河的村道上,依然可以看到路边岿巍的悬岩巨石,那就是1973年炸石开山,拓宽荆山峡工程留下的遗迹。

2004年12月27日,横跨淮河连接两岸的荆涂淮河大桥,正式通车,结束了涂荆两山隔河相望的历史。波浪湍急的荆山峡从此变通途,历史的风景再次被重新书写,禹风流韵的荆山峡,淮水浩荡,长风悠扬。(作者  徐琦 文/图  编辑 徐怀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