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灯事苍茫

2023-10-24 08:46 蚌埠新闻网  

抢收稻谷的吆喝声刚歇,打谷场上传来了热闹的锣鼓声。高高的谷堆旁,高悬着两盏大红灯笼。今晚玩灯!

方圆数十里的乡亲闻声而动。小孩子囫囵吞碗芋头饭,早早跑到打谷场占地方;老年人拿草帽当扇,坐在长条凳上,慢悠悠地拍打着飞虫;急煞了正在操厨的大嫂,把软和和的白面饼,不留神贴到了锅沿外;晚到的小伙,冲不进灯场上那一道道插不进脚的人墙,索性爬到稻草垛上……

开场的是兰兰爷爷,头顶彩球,脚蹬绣鞋,左手持扇,右手舞绢,装扮成俊俏的村姑,在灯场上翩翩起舞。兰兰家世传玩灯。兰兰爷爷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兰花名角,扮相俊俏,舞姿婀娜,人称“红丝线”。十里八村有“红丝线招招手,一条郢子跟着走”之说。

兰兰爷爷痴迷玩灯,他卖驴“抵灯”的往事,至今仍在村里流传。“抵灯”就是灯班子PK,是玩灯人看重的事,胜败关乎着灯班子的荣誉,代表着村里的脸面。那年三月二十八,怀远涂山庙会,村里的灯班和其他的灯班子“抵灯”,打得难解难分,那真是“千人观灯,百人对决”,奈何落了个铩羽而归。红丝线感觉对不起父老乡亲,于是,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毛驴,重金拜师学灯。“就是砸锅卖铁也把灯玩好”。第二年庙会,抵灯再战,村里的灯班子连胜数场。红丝线赢了灯场,得了名声,引来一拨拨学灯人。

此刻,兰兰爷爷踩着鼓点,扇绢飞舞,身后跟着个模样俊美的“小兰花”。小姑娘眼神明亮,腰肢柔软,一颦一笑间带着几分羞涩。老少兰花配合,大小花场交替,一个个漂亮的绕扇,接上凤凰三回头,飘逸大方,如风摆柳,博得满场喝彩。

叫好声中,小姑娘再一次把眼神投到人群中,一番搜索后却难掩失望——父母是不同意女儿玩灯的,怎么会来看灯呢?

“咚个咙咚咙哐”。

锣鼓不歇舞不停。帅帅的“鼓架子”登场了,个个身轻如燕,跟头翻得令人眼花缭乱,一套又一套杂耍让观众瞪大了眼……人们直呼过瘾:“花鼓灯班子,又热闹起来了!”

丰收时节、节日里、喜庆时,玩灯,是乡亲们对喜悦和希望最朴素的表达。“锣鼓一敲响,脚板直发痒。”“听起花鼓歌,三天三夜不嫌多。”尽管村里的灯班子解散十多年了,但花鼓一直敲在大伙的梦里。现在土地承包到户,腰包鼓起来了,怎可没有花鼓灯?!

冬冬爸妈早早占据了观灯的好位置。冬冬是个鼓架子,练跟头受过伤,老两口怕独子再出意外,看着孩子翻跟头,心口恰如揣着只大鼓咚咚跳。只见冬冬一个白鹤展翅,从另一个孩子肩上高高跃下,紧跟着一连串平地空翻,稳稳落地。妈的眼眶不由得红了,爸往上挺了挺身子,握住妈的手:“孩子出息了呀!”

寂静的田野浮起雾岚,打谷场被灯火从夜色中切出来,飘荡在快乐的海洋。

兰兰爸爸唱着灯歌。灯词是女儿写的,他唱得十分动情,格外嘹亮,一曲歌罢,叫好声一片。兰兰的心里也埋着灯的种子,但身体弱得像顶不住一颗露水的兰草。她离不开灯,便跟着爷爷学灯歌,编灯词:“淮河弯,淮河长,淮河两岸好风光,花鼓灯班锣鼓响,咱们乡村大变样……”

掌声刚息,“伞把子”一声号令,十几个“鼓架子”和“兰花”围成圈、排成队尽情起舞。那在草垛上的,看得如痴如醉,也禁不住手舞足蹈,口哨声催动欢呼的浪潮!

“没有真性情,玩不得花鼓灯。”这是老玩灯人挂在嘴边的话。玩灯是民间的自发活动,大人们农闲玩灯,小孩子们放学练灯。表演没有任何酬劳,服装道具也是自己置办。鼓手小军以前学过鼓架子,跟头翻得也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真带劲”,可惜练习时伤到了脚。几乎崩溃的小军,瞒着爸妈卖了家里的煤,买来一只花鼓拜师学艺,几番寒暑,鼓不离手,练就了打鼓绝活。小军打鼓时,身形舒展,腾挪跳跃,每个鼓点都敲在舞者的“脚”上,人送外号“气死猴”。

“咚个咙咚咚”。

灯事苍茫,难以忘记,也不会忘记。锣鼓一响,人人心中都亮起一盏灯。(作者 徐侠  编辑 徐怀明)



68

抢收稻谷的吆喝声刚歇,打谷场上传来了热闹的锣鼓声。高高的谷堆旁,高悬着两盏大红灯笼。今晚玩灯!

方圆数十里的乡亲闻声而动。小孩子囫囵吞碗芋头饭,早早跑到打谷场占地方;老年人拿草帽当扇,坐在长条凳上,慢悠悠地拍打着飞虫;急煞了正在操厨的大嫂,把软和和的白面饼,不留神贴到了锅沿外;晚到的小伙,冲不进灯场上那一道道插不进脚的人墙,索性爬到稻草垛上……

开场的是兰兰爷爷,头顶彩球,脚蹬绣鞋,左手持扇,右手舞绢,装扮成俊俏的村姑,在灯场上翩翩起舞。兰兰家世传玩灯。兰兰爷爷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兰花名角,扮相俊俏,舞姿婀娜,人称“红丝线”。十里八村有“红丝线招招手,一条郢子跟着走”之说。

兰兰爷爷痴迷玩灯,他卖驴“抵灯”的往事,至今仍在村里流传。“抵灯”就是灯班子PK,是玩灯人看重的事,胜败关乎着灯班子的荣誉,代表着村里的脸面。那年三月二十八,怀远涂山庙会,村里的灯班和其他的灯班子“抵灯”,打得难解难分,那真是“千人观灯,百人对决”,奈何落了个铩羽而归。红丝线感觉对不起父老乡亲,于是,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毛驴,重金拜师学灯。“就是砸锅卖铁也把灯玩好”。第二年庙会,抵灯再战,村里的灯班子连胜数场。红丝线赢了灯场,得了名声,引来一拨拨学灯人。

此刻,兰兰爷爷踩着鼓点,扇绢飞舞,身后跟着个模样俊美的“小兰花”。小姑娘眼神明亮,腰肢柔软,一颦一笑间带着几分羞涩。老少兰花配合,大小花场交替,一个个漂亮的绕扇,接上凤凰三回头,飘逸大方,如风摆柳,博得满场喝彩。

叫好声中,小姑娘再一次把眼神投到人群中,一番搜索后却难掩失望——父母是不同意女儿玩灯的,怎么会来看灯呢?

“咚个咙咚咙哐”。

锣鼓不歇舞不停。帅帅的“鼓架子”登场了,个个身轻如燕,跟头翻得令人眼花缭乱,一套又一套杂耍让观众瞪大了眼……人们直呼过瘾:“花鼓灯班子,又热闹起来了!”

丰收时节、节日里、喜庆时,玩灯,是乡亲们对喜悦和希望最朴素的表达。“锣鼓一敲响,脚板直发痒。”“听起花鼓歌,三天三夜不嫌多。”尽管村里的灯班子解散十多年了,但花鼓一直敲在大伙的梦里。现在土地承包到户,腰包鼓起来了,怎可没有花鼓灯?!

冬冬爸妈早早占据了观灯的好位置。冬冬是个鼓架子,练跟头受过伤,老两口怕独子再出意外,看着孩子翻跟头,心口恰如揣着只大鼓咚咚跳。只见冬冬一个白鹤展翅,从另一个孩子肩上高高跃下,紧跟着一连串平地空翻,稳稳落地。妈的眼眶不由得红了,爸往上挺了挺身子,握住妈的手:“孩子出息了呀!”

寂静的田野浮起雾岚,打谷场被灯火从夜色中切出来,飘荡在快乐的海洋。

兰兰爸爸唱着灯歌。灯词是女儿写的,他唱得十分动情,格外嘹亮,一曲歌罢,叫好声一片。兰兰的心里也埋着灯的种子,但身体弱得像顶不住一颗露水的兰草。她离不开灯,便跟着爷爷学灯歌,编灯词:“淮河弯,淮河长,淮河两岸好风光,花鼓灯班锣鼓响,咱们乡村大变样……”

掌声刚息,“伞把子”一声号令,十几个“鼓架子”和“兰花”围成圈、排成队尽情起舞。那在草垛上的,看得如痴如醉,也禁不住手舞足蹈,口哨声催动欢呼的浪潮!

“没有真性情,玩不得花鼓灯。”这是老玩灯人挂在嘴边的话。玩灯是民间的自发活动,大人们农闲玩灯,小孩子们放学练灯。表演没有任何酬劳,服装道具也是自己置办。鼓手小军以前学过鼓架子,跟头翻得也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真带劲”,可惜练习时伤到了脚。几乎崩溃的小军,瞒着爸妈卖了家里的煤,买来一只花鼓拜师学艺,几番寒暑,鼓不离手,练就了打鼓绝活。小军打鼓时,身形舒展,腾挪跳跃,每个鼓点都敲在舞者的“脚”上,人送外号“气死猴”。

“咚个咙咚咚”。

灯事苍茫,难以忘记,也不会忘记。锣鼓一响,人人心中都亮起一盏灯。(作者 徐侠  编辑 徐怀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