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杨露露/文 刘晨/图
燕山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前在大棚作现场指导。
养猪“状元”訾保球在养殖车间作业。
核心提示
50后、60后力不从心,70后不愿种,80后不会种,90后不谈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如何破解,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来自“未来”的追问,2012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启动暨研讨班在蚌举行。此时农业部提出,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在3年内选择100个试点县,每县选择2-3个主导产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7年过去了,蚌埠正用生动实践解答——
谁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当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凸显,明天谁来种地?遭遇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资源硬约束的“地板”日益趋紧双重挤压,谁又能突围?
面对来自“未来”的追问,2012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启动暨研讨班在蚌举行。此时农业部提出,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在3年内选择100个试点县,每县选择2-3个主导产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1500万!这是2018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上,第一次亮出新型职业农民“家底”。
从宣布培育到组建队伍再到搭建政策体系,七年过去了,跟蚌埠有着深厚渊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蚌埠开展得怎么样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更大作用?记者以回访、重访等方式,采访了我市部分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初长成”
进入岁尾,沟东村的“梨”生意渐渐闲了下来。
12月8日,午后阳光静谧地洒在五河县城关镇沟东村农家小院内。“没想到,老梨树给咱村带来了这么多的人气和荣誉。”让鲍广波形容眼下的生活,笑容爬上了他的眼角。“村子人气高,咱日子过得有奔头。
见记者来访,老乡们都说,村子有今天,都要感谢一个人。
“网红村”有红人,老乡们说的正是回乡创业的沟东酥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尚书。
十几年前,辞去无锡一家鞋厂厂长职位,陈尚书回到沟东, 决心做回“农民”。起初,这个大胆的决定,并没有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不干厂长干农民,家乡的叔叔大爷都觉得我疯了。”
“日新月异的城市和凋零破败的农村,两者反差不是一般大。”
念头飞转,陈尚书说干就干了起来,他将这次创业的点选在了梨树上。投入资金嫁接优质的黄金梨品种,统一栽植、统一品牌和包装、统一销售的合作社经营模式,让原来烂在地里的梨子变成了市场的“香饽饽”,价格也翻了个番。
2012年,陈尚书和当地村民一起,依托三百多亩老梨树,举办梨花节,一举打响了“沟东酥梨”品牌。从此,告别摆摊卖梨窘境的“马路货”借着名气,搭乘电商渠道的东风,从乡野集市走向全国,价格实现成倍翻番。
祖辈留下的老梨树,却被新生代农民卖出了“新花样”,再来沟东村,质疑声变成了大拇指。
见证到这一前后变化,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与环境保护科科长赵入德不禁感慨,这就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能耐”,他们或有技术、或有资金、或有想法、或有理念,却拥有共同的名字——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的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强调的是一种职业概念,就是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
“职业农民是一个特定的概念,隐含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赵入德进一步解释。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这是新生代农民身上的职业标签,也是区别于传统农民最显著的特征。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数字显示:2013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404人,涵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和电商等多种实用人才。
“谁来种地”的现实焦虑
在代种合同上签下字,70多岁的徐圩乡永红村村民老李松了一口气。“家里十来亩地,孩子早就不让种了。一到农忙,净因为这些地置气。”
老人们故土难离,年轻人渴望出走。空空荡荡的村子,曾经赖以为生的土地成为留守老人的心里负担。这样的尴尬正在大多数农村发生着。
“随着时代的变化,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采访中,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研究的蚌埠干部学校副校长王庭琼一针见血。进入90年代以来,乡村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农民在不同程度上富了起来,但是乡村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相比,不是出现繁荣的景象,而是呈现日益衰败的态势。
50后、60后力不从心,70后不愿种,80后不会种,90后不谈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如何破解,成为摆在镇村两级干部面前的难题。
来自基层干部的调查表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动力转换、结构转型、方式转变”的新时期,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随之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的新阶段。这些突出问题表现在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等方面。农业农村劳动力后继者缺失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显然成为一个重大又严肃的现实问题。
谁来种地的“焦虑”,倒逼着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呼之欲出。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把“谁来种地”作为“三农”工作的五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了战略性的阐述。此后,中央一号文件密切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2017年农业部编制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上升至事关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选择。
如果说7年前新型职业农民还是个新鲜的词汇,那么时间停留在2018年,来自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达2.78万元,27.7%的新型职业农民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支职业农民队伍中,45岁及以下的占54.3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0.34%,务工返乡人员、科技研发推广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力量占40.6%,平均每个新型职业农民带动30户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让农民成为了有尊严、有吸引力的职业。
新老农民的使命“传承”
从种地是为了生存、吃饭,到把务农当成工作,“农民”从身份转变为职业,折射出的正是当下“三农”事业发展的巨大变革。
“我不觉得做农民有什么不好,这个职业让我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来自五河县双忠庙镇的訾保球在采访中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传统观念里,从理想职业角度衡量,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加上收入、社会地位等原因,当农民基本不会成为多数人的就业选择。而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
以訾保球为例,一个最初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怀揣着改变贫穷生活的梦想,深悟要富“口袋”必先富“脑袋”的道理,抓住每一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充电”机遇,凭着一股韧劲和闯劲,把所学的知识用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成就了一段养猪致富的传奇。
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我市及时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作为入围首批试点的地市,我市在资金支持、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关键环节,精心确定培育机构,多种形式举办培训,通过集中授课、跟踪指导、典型示范、观摩学习等多种途径,多样式开展培训,积极推行“田间课堂”“村头学校”和“送教下乡”等培训形式。同时,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研究教育培训内容,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最终合格者才能获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是区别于此前培训工作最显著的区别。采访中,赵入德表示,除了培育模式的变化之外,农业部门还特别针对培训类别进行了划分,更注重服务生产的实际效果。
以2016年为例,我市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9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340人,专业技能型50人,专业服务型350人,电商人才350人。专业服务型又涵盖农机服务、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
我市紧抓培育关键环节,按照实际需求遴选学,在课程设置中更注重与项目县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在课堂培训中,每班邀请1位以上省级专家授课。按照不同的专业,精心安排实训与外出考察,不仅提升了学员的知识水平,还进一步拓展了眼界,提高了其经营管理水平。
从农民到新型农民再到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是字数的扩容,还有被赋予的时代意义。经过深入调研,记者发现,启动实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仅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带动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对整个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良性互动。
“新型职业农民的落脚点在‘职业’二字。”采访中,赵入德告诉记者,毕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多是“鲤鱼跳龙门”式的进城,却鲜少见到“凤还巢”式的返乡。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年龄结构在优化、受教育程度在提升、人员来源更多元、辐射带动力更强,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农民作为一个职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产业带动的农业期待
龙头、能人是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出村就有生计,还教得咱一手种菜的好手艺,这都得感谢俺们村书记。”说这话的是五河县朱顶镇陈台村贫困户潘茂英。
陈台村是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薄弱,一度是五河县乡村发展的边缘地带。然而劣势之下,也有优势,优质的沙壤土是种植蔬菜的不二之选,最适宜发展蔬菜产业。
村里有传统产业,下一步还要选准种什么。2010年,陈建多次前往山东省寿光市、江苏省淮安市等全国知名蔬菜生产基地考察,一种叫红泡椒的蔬菜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进入他的视野,最终在他的带领下,辣椒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特色产业。
一个能人带动一个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像一味催化剂,给农村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活力。
条件差、产业缺是贫困地区和村民发展产业时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让新型职业农民在“三农”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样还是在五河,螃蟹养殖是该县的传统优势产业,2013年,随着沱湖环保政策的收紧,给当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2017年开始,安徽润博农业科技公司在沱湖边的大岗村流转了5000亩土地,开展以稻田养虾—虾吃昆虫—粪便还田为主的稻虾综合种养,创立了“虾抱稻”和“稻抱虾”品牌。通过发展适应性种植项目,安徽润博农业实现一年两季小龙虾养殖和稻米种植,示范带动当地小龙虾和优质稻虾米产业发展,为农业结构调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思路。
一时间,在安徽润博农业稻虾基地的示范下,以“稻渔综合种养”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农业深深扎根珠城大地。通过开展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创建,全市已累计创建示范点39个,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60个,从业人数5000余人,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和经营规模化。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扎根农村、深耕现代农业。”采访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勇表示,“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是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我市坚持“培”和“育”两手抓,吸引“新农”,提升“老农”,持续打造高素质农业生产队伍。而且,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带动,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正日益趋向于更精细化、专业化。
通过培植一个典型、示范一个生产、引领一批专业,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从年轻人竞相外出务工,到如今年轻人回村投入乡村振兴大潮,未来谁种地?细细思量,市场已经给出答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