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党建引领”加“能人带动” 怀远魏庄胡巷村由贫变富

2019-12-18 09:25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12月13日,记者来到怀远县魏庄镇胡巷村,绿油油的冬小麦像“地毯”一样铺展开来,把不大的村子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虽是寒冬,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翟书记,上哪去,这个月准备搞什么党建活动啊?”记者正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翟劲松在入户走访的途中,村里70岁的老党员吴宏春老远就打起了招呼。“看来党建搞的很不错啊。”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大家学习积极性都很高,现在我们村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翟劲松笑着答道。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作为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翟劲松更是深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保障,“2014年刚到胡巷村时,村两委的战斗力很差,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在家党员老弱病残多,党组织生活都无法正常开展。”

几年下来,通过严格落实“125”工作法、村“两委”换届选举、持续规范“5+X”组织生活制度,先后发展年轻党员4名,党员队伍得到优化,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胡巷村有5个自然庄,现在每个自然庄都设置有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和小型文化广场,党建和村务干了哪些事全部列出来,一清二白。”翟劲松说,通过建强基层党建,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进,老百姓相信村两委,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明显提高。

党建强而满盘活。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找准致贫“病根”。“村民普遍村子庸懒散、等靠要的思想,全村4030亩土地,基本都是粗放的传统种植模式,全村人口3600多人,贫困户就有277户,加上五保低保户接近600人。”翟劲松坦言,胡巷过去太穷了,脱贫压力很大。

怎么办?走产业脱贫之路。如何走?找能人大户带动。

村南头的安徽柏盛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贫困村也有了像样的企业!”记者不禁感叹。“我就是土生土长的胡巷人,过去在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做纸质包装生意,村两委找到我,希望能回乡创业。”公司总经理张佩佩说。

“这块地过去是老窑厂,后来废弃了,我们利用帮扶资金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租给企业使用,每年能带来5万元的集体收入,还能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翟劲松说。

“现在公司的运行成本下降了5%,我自己又投资扩建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订单也是源源不断。”张佩佩坦言,回乡创业,对胡巷村和自己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从企业出来,不远处的养猪场正在进行改造,扶贫车间也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胡巷村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咱们到瓜蒌基地去看看,现在正在收,很热闹。”翟劲松开车把记者带到了离村委会不远的一处大棚基地内。

“这个瓜蒌基地是双培双带的成果。”翟劲松边介绍边领着记者走进大棚,几位村民正在采摘瓜蒌,“家门口就业,俺现在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比过去强太多了。”贫困户胡言兴说。

“瓜蒌一年种植收益4年,今年这50亩能产1.5万斤,产值30万元。”和张佩佩一样,村党总支副书记、瓜蒌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克文也是胡巷村返乡创业的带头人,“经过多次考察,我们和淮上区曹老集清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销路这块不用愁。”胡克文说。

选对了带头人,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村集体收入也蹭蹭往上涨。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能够达到4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能提前一年实现全村脱贫的目标。”翟劲松说。

村里有了钱,最终还是要为服务群众做实事。几年来,村集体出资先后实施整村推进、公共维护、乡村畅通工程等系列项目,圆满完成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购置并在全村配备垃圾桶300余个,村聘公益性岗位保洁员6人,结合“一事一议”项目,接通了部分断头路,实现了路灯整村亮化,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是个贫困村,现在成了富裕村,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胡巷人往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下次你再来,胡巷还会有变化呢。”采访临近结束,翟劲松向记者发出了邀请。(完)

203

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12月13日,记者来到怀远县魏庄镇胡巷村,绿油油的冬小麦像“地毯”一样铺展开来,把不大的村子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虽是寒冬,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翟书记,上哪去,这个月准备搞什么党建活动啊?”记者正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翟劲松在入户走访的途中,村里70岁的老党员吴宏春老远就打起了招呼。“看来党建搞的很不错啊。”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大家学习积极性都很高,现在我们村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翟劲松笑着答道。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作为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翟劲松更是深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保障,“2014年刚到胡巷村时,村两委的战斗力很差,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在家党员老弱病残多,党组织生活都无法正常开展。”

几年下来,通过严格落实“125”工作法、村“两委”换届选举、持续规范“5+X”组织生活制度,先后发展年轻党员4名,党员队伍得到优化,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胡巷村有5个自然庄,现在每个自然庄都设置有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和小型文化广场,党建和村务干了哪些事全部列出来,一清二白。”翟劲松说,通过建强基层党建,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进,老百姓相信村两委,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明显提高。

党建强而满盘活。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找准致贫“病根”。“村民普遍村子庸懒散、等靠要的思想,全村4030亩土地,基本都是粗放的传统种植模式,全村人口3600多人,贫困户就有277户,加上五保低保户接近600人。”翟劲松坦言,胡巷过去太穷了,脱贫压力很大。

怎么办?走产业脱贫之路。如何走?找能人大户带动。

村南头的安徽柏盛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贫困村也有了像样的企业!”记者不禁感叹。“我就是土生土长的胡巷人,过去在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做纸质包装生意,村两委找到我,希望能回乡创业。”公司总经理张佩佩说。

“这块地过去是老窑厂,后来废弃了,我们利用帮扶资金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租给企业使用,每年能带来5万元的集体收入,还能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翟劲松说。

“现在公司的运行成本下降了5%,我自己又投资扩建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订单也是源源不断。”张佩佩坦言,回乡创业,对胡巷村和自己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从企业出来,不远处的养猪场正在进行改造,扶贫车间也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胡巷村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咱们到瓜蒌基地去看看,现在正在收,很热闹。”翟劲松开车把记者带到了离村委会不远的一处大棚基地内。

“这个瓜蒌基地是双培双带的成果。”翟劲松边介绍边领着记者走进大棚,几位村民正在采摘瓜蒌,“家门口就业,俺现在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比过去强太多了。”贫困户胡言兴说。

“瓜蒌一年种植收益4年,今年这50亩能产1.5万斤,产值30万元。”和张佩佩一样,村党总支副书记、瓜蒌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克文也是胡巷村返乡创业的带头人,“经过多次考察,我们和淮上区曹老集清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销路这块不用愁。”胡克文说。

选对了带头人,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村集体收入也蹭蹭往上涨。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能够达到4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能提前一年实现全村脱贫的目标。”翟劲松说。

村里有了钱,最终还是要为服务群众做实事。几年来,村集体出资先后实施整村推进、公共维护、乡村畅通工程等系列项目,圆满完成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购置并在全村配备垃圾桶300余个,村聘公益性岗位保洁员6人,结合“一事一议”项目,接通了部分断头路,实现了路灯整村亮化,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是个贫困村,现在成了富裕村,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胡巷人往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下次你再来,胡巷还会有变化呢。”采访临近结束,翟劲松向记者发出了邀请。(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