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浮山峡访古

2023-12-19 08:52 蚌埠新闻网  

□徐 琦 文/图


       

淮河,古称淮水,出桐柏山后,河水萦带,逶迤千里。奔涌八百里后遇见八公山脉,再东流约百公里穿越涂荆两山之间,至浮山峡时,一座匍匐如鼋的山丘临岸兀立。千里淮河有三处险峻之处,被史学家称作淮河三峡,依上而下为硖山口,荆山峡,浮山峡。浮山峡在今天明光市柳巷镇境内,《水经·淮水注》记述“淮水自钟离县又东经浮山,北对巉石山”。两山夹水谓之峡,淮水穿越浮山与巉石山两山之间,为淮河第三峡。

浮山不高,海拔仅有28米,百余步就可登顶。浮山东麓有几丛丘陵相连,因形似展开翅膀的蝙蝠,被当地乡民叫作蝙蝠山。现在浮山新辟为景点,建了一条登山甬道,山顶筑仿古式烽火楼一座,被当地百姓称作浮山小长城。登楼远眺,天水一色,淮水浩浩汤汤东流,传说建安年间曹操南征途中曾登临浮山,逸兴遄飞,出口成联“登浮山,望五河,淮、浍、漴、潼、沱”,下联一时难以作出,遂成为千古孤对。

远眺浮山

浮山脚下临水的崖壁上,有一处“镜清砥平”四字石刻,相传为苏轼所题,每字高约半米,被涂抹红漆,石刻旁嵌《观淮碑记》一块,碑记简略不足百字,记述了“镜清砥平”石刻的缘由,公元1093年春苏轼途经浮山,夜宿灵岩寺时留下了手书墨宝。石刻是古凿,因风雨侵蚀斑驳,几位浮山村民捐资请匠人依照原来的刻痕修复深凿。碑记是新立,落款时间2021年夏末。公元1093年是宋元祐八年,已经58岁的苏轼正在京师礼部尚书任上,八月,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病故,九月,对苏轼有知遇之恩的太皇太后高氏离世,元祐八年的秋天是苏轼悲凉之秋。同年九月二十六日的晨曦,苏轼离开京师调往定州(河北)赴任知州,出开封到定州沿太行山东麓一路向北,所谓公元1093年之春登浮山的纪事,显然讹错。碑记是村民自助镌刻,文字未经推敲,连“镜清砥平”四字石刻的来历,也不免令人生疑。

浮山崖壁石刻

公元1071年北宋的深秋,浮山上灵岩寺的晚钟正在黄昏里飘荡,苏东坡的航船停泊在山下的埠头。那是熙宁四年,时年36岁的苏东坡从京城出发,去往杭州通判任上,自颍水入淮,过寿春,经涡口顺流而下,途经濠州,这是苏东坡第一次在淮河上的行程。此后的人生岁月里苏轼还要经历十余次长淮驿旅的奔波。

在浮山夜泊的灯火下,苏轼完成了《濠州七绝》里的最后一首诗。“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这是一千年前苏轼看到的浮山。苏轼在这首《浮山洞》诗前自注明,“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苏轼诗中所说的洞府鳌宫,就是现在浮山村民口中的仙人洞。滁州《嘉山志》里曾转录清乾隆志的记载:“明万历二十一年冬,渔人泅入,见洞口广数尺,内三丈许,群鱼聚簇,半月之间,渔人挈党取得十数船,皆鲇也。其一大鱼,长丈余,不能钩引,渔者每跨其背焉。”早些年,浮山村里曾有胆大的青年,撑船靠近山洞,摸进漆黑的洞窟,洞内冷风袭人,在洞内走了十几米便不敢前行,之后村里再没人进过仙人洞。

浮山上的灵岩古寺,初建于唐代,历经兵燹,而今片瓦不留,故址无存。山坡散落着残毁的负屃的底座,和一块八仙过海凸雕的青石造像,是古寺遗留的明清旧物。古寺旧址上青砖砌起一面影壁,影壁上有柳巷镇人民政府2022年10月立壁时的遗址介绍:“灵岩寺建于唐朝中期,宋代改建过,明代做过修缮。寺院占地约三亩,三进两院明三暗五式建筑。灵岩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彻底毁坏于抗日战争中期。寺院中驮圣旨碑的石雕,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滁州《嘉山志》里有浮山寺记载,宋人所编类书《锦绣万花谷》说,云岩寺在浮山顶上。同为一寺,寺名记载却不同,随着时光湮没,浮山古寺的故事邈若山河。

浮山没有习见的嶙峋的突兀的石岩,泥岩与沙砾层岩褶皱的山体,呈现出碎石与红土混杂堆叠的肌理,这是我未见过的一种山体的岩石,是年代的地质叠置,还是古代战争工程的留痕?浮山临水的崖面被水浪冲刷成椭圆形的环状陡崖,在淮水拍岸的浪涛声里,浮山像一艘漂浮的大船随浪起伏跌宕,低语着一段湮灭的历史往事。

离今天1500年前,南北朝战争正以淮河为界陷入胶着的对峙时期,梁武帝萧衍盘算着在淮河南岸浮山和北岸巉石两山间筑坝围堰,“堰淮水以灌寿阳”。欲以淮水为兵,淹没寿阳城,消灭北魏军。

历史上以水代兵的水攻战术不乏先例,淮南地区湖沼众多,河道交织,夏季多月,洪水泛滥,当地百姓很早就有修堰筑坝的生存经验。在冷兵器的战争年代,筑堤围堰的防御战术常被南方的军队采用,三国孙权就曾利用河塘沟渠之水淹没道路来阻遏曹操的魏国军队。

南梁天监三年(503年),萧衍曾在巢湖东关狭窄水道,利用河岸对立的濡须山和七宝山修建堤坝,效法三国时孙权建坝断流,淹没巢湖以北,淮河以南的合肥和寿春地区,引起北魏恐慌。

这几年,魏梁双方战事一直未曾消停。南梁天监三年(504年),北魏攻钟离,梁兵大败。翌年梁军北伐,长达半年之久的钟离战役,最终以梁军巧施火攻取胜,魏军积尸摞如城高。钟离战役梁军虽胜,但寿阳还固守在魏军手里。梁武帝挥戈北方的步伐停滞未前。

梁武帝下令修筑浮山堰的前一年,天监十二年(513年)五月,江淮多雨,寿阳大水冲毁城池,庐舍淹没在洪水之中。北魏扬州刺史李崇的军队被围困于城上,同僚扬州治中裴绚却率领数千家城中百姓,乘船往南逃避水患,归降了梁朝。这一突发事件是否给了梁武帝启发,成为决意要修筑浮山堰的导火线,不得而知。先前派去勘察地形的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上报说浮山“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梁武帝没有采纳,还将他俩捆了出去斩首示众,最终一意孤行实施了北魏降将王足的“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的计策。

梁武帝应该不会轻易被一首民间歌谣打动。北魏初年,黄河沿岸的金墉虎牢、台、四镇是南北对抗必争之地。几十年后,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黄河四镇都变成了北魏的领地,此时南北对战的前线向南推进到淮河一线。军事战略从西往东沿淮水重新布局,义阳、寿阳、钟离、淮阴的淮南四镇成了南北争夺的军事要塞。南朝占领这几个锁钥重镇,淮南、江南可以高枕无忧。北魏如果争夺到手,就可以溯水直下威胁长江沿岸,建康的朝廷将岌岌可危。北魏占据寿阳一直是心头之痛,寿阳不夺,南梁一日不得安宁,梁武帝需要用一场胜战来完成向淮河以北广阔平原的突围。

执念最终压制了理智,历史上一场以囊筑坝的蠢剧再次上演。《梁书·康绚传》所载“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梁天监十三年(514年)仲冬,20万民众与士卒开始了浮山堰的工程。历时一年半,天监 15年(516年)四月,浮山堰筑成。“堰长九里,下广140丈,上广45丈,高20丈,”这座总高48米,长九里的人工土石坝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堤坝,浮山堰的建造过程中伴随的是炎夏酷暑里“民伕死者相枕,”和寒冬“士卒死者十七八”的遍野尸横。然而仅四个月之后,九月的秋水暴涨浮山围堰溃决,咆哮的河水中乱尸如骇人的怪物,翻涌在奔腾河水之中,大地一片汪洋,洪水奔泻绵延几百里,“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浮山堰的溃决不啻于一场人间灾难。北魏军队早就做了准备,屯兵于山岗丘陵之上,然而南梁的20余万民众却埋葬在滔天洪水之中。

梁武帝同时期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感慨:“逆天地之心,乖民神之望,自然水溃坏矣。”

浮山地处明光市、五河县及江苏省泗洪三县交界处,浮山在淮河南岸,一水之隔的北岸,是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潼河村。浮山与潼河村隔水相望,河面宽近200米,因无船摆渡,去对岸需要从明光柳巷镇绕行五河县境内,全程40多公里,一半路程是淮河堤坝公路。

到达潼河村已是黄昏。潼河村以前曾隶属安徽的宿县地区,后来又划归江苏泗洪县所辖,与淮河南岸的浮山村原属一县管辖,两村吴姓居多,是同出一族的宗亲。

淮河北岸的堤坝下是潼河村广阔的麦地,麦地的尽头淮水在暮霭里流淌。此时的浮山静默地匍匐在淮河的波浪里,像一艘降下桅杆的大船。潼河村的农家烟囱已升起晚烟,在吴老伯的屋院前他和我聊起潼河的旧事。

晨雾中的浮山堰遗址铁索岭。

1937年出生的吴老伯,清楚地记得从家门前流过的潼河。

“八九岁的时候还在潼河水里玩耍,那时潼河还有几十米宽,划船过潼河了才是村里的农田,我们家种的田,就在潼河和淮河并流间的河滩地,每回涨水地里的庄稼都要歉收。”

在吴老伯记忆里,1948年的潼河水断流,多年以后泥沙渐渐地填平了河道,变成了农田种上庄稼,从此潼河村已无潼河。泗洪县境内地形以平原、岗地为主,零星丘陵起伏在宽广岗地之上,巉石山又名潼河山,山体为丘,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和水患造成的水土流失,早已找不到古书记载的原貌。潼河村就建在潼河山上,现在已和淮河大堤连成一体,从远处眺望潼河村,在树木的遮映里看不出有山丘的特征,只有走进村庄,才会发现整个村子的房屋都是建在缓坡上。

在吴老伯的屋西头,有一处毫不起眼的土岭,如果不是岭下杂树丛中一块泗洪县人民政府竖立的遗址石碑,应该没有人相信这里就是铁索岭。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巉石山西为铁索岭,乃梁武帝筑浮山堰遗址”。

“早先这一片没有农田,也没盖这些房子,坝上满是杂树乱草,里面有狗獾,黄鼠狼。”

“老辈子说那会这土坝子高要到树头那里”。吴老伯把手指向铁索岭下黝黑的树影。

“后来1954年淮河大水,就挖了岭上的土填了村前的坝子。”

在查找到铁索岭的资料里有一组数字,“坝头长218米,顶宽60米,顶最高处高程23.3米。”吴老伯的描述基本暗合了这些记载,由于资料没有标注年代,无法知晓现在只有3米左右高度的铁索岭,经历了怎样的时光变迁。

夜晚在潼河村农家门前的晒谷场,睡在车里。次日清晨起了浓雾,麦田里已有早起的村民在地里割麦子。

“今年的麦子长得好吗。”

“不孬”,铁索岭下田间,弯腰割麦子的老婆婆直起了身板,把手里割下的麦穗,抛向麦堆。

沿着铁索岭延伸的方向南行,走过两里多的田埂就到了淮河边,白色的晨雾弥漫在淮水之上,对岸的浮山影影绰绰还隐没在氤氲的雾气里,此刻的河流呈现出湖泊般的宽广无垠。当时间成了故纸堆里冰冷的叙述,在古战场的历史空间里与一段灰飞烟灭的往事不期相遇,伫立河岸边,遥想1500年前,巉石山应该就是从这里与浮山围堰在淮水中流合龙。

浮山峡

今天所见的浮山峡,远没有古代史料里描述的那般峻峭,淮河南岸的浮山一丘孤立,千百年后,北岸的巉石山早已消失了起伏的山影。

如果浮山堰没有倒塌,一定会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建筑奇迹载入史册。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浮山堰的轰然崩坍,却以另一种方式成为刻印在河流上的记忆。

浮山峡下,淮水无言东去,多少惊涛骇浪,被时间慢慢抚平。(编辑  徐怀明)


1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