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蚌埠日报》8版刊发
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警抓营商”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护企力度,有力促进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助力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惠民惠企” 精准发力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市公安局将相关审批备案事项下放分县局,梳理、取消申请材料457项;首批对19个审批服务事项实行“容缺办”,压缩次要材料31项;实现车辆购置税等车驾管业务材料网上核查、纸质材料“免提交”;申办出入境证件签发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3日,申办保安服务许可证由9个工作日压缩至3日,省以下涉企易制毒化学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办结,交管类证照办理“立等可取”。
公共服务“更加贴心”。市区6个分局在同级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公安窗口”,44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窗口办理;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派出所公布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及收费标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和市区6个派出所推出“周末轮岗制”解决了企业和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难题;在公安e站、交警六大队服务站为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提供就近制作临牌业务。
自助服务“更加便捷”。在“皖事通”上增设公安服务事项,实现居住证办理、户口迁移审批和车驾管等126个公安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开发了全省第一台公安自助服务一体机,已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龙子湖区曹山街道龙河社区、蚌山区黄庄街道朝阳社区布点,58项涉企综合类服务事项可以在公安自助服务一体机上办理,并且做到24小时不打烊;在全市人口聚集的公安窗口投放了10台车驾管自助服务一体机,随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贴心服务。
“护民护企” 有效作为
安全防范“源头治理”。对新增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量身定制防范套餐,累计开展安防业务指导1840次;与2个海外项目建立常态化联络渠道,推送各类风险预警信息16条;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期间,集中出动警力1.9万余人次,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501人、在逃人员192人,组织开展对治安类警情高发区域场所集中清查行动,治安复杂场所打架斗殴类治安警情环比下降71.43%。
知识产权“跟进一步”。主动对接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深入企业提供法律知识培训。聚焦食品、药品、农资、制售伪劣商品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共立侵犯知识产权案件57起,采取强制措施222人,移送审查起诉221人,为企业挽回损失600余万元。其中,“1.14”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案被中宣部版权局等六部门联合挂牌督办,“2.21”制售假冒品牌饲料案,被公安部挂牌督办并获得公安部贺电表彰。
打击犯罪“持续高压”。坚持“快侦快办快结”涉企违法犯罪,严厉打击涉企黑恶犯罪,立涉企黑恶案件15起,破案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其中移送审查起诉50人,查扣冻涉案资产2000余万元;严厉打击侵害群众财产安全案件,共计立案1027起,同比下降53.45%,破获传统侵财类案件672起,破案率同比上升61.05%,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13.7万余元;不定期向企业财务人员开展反诈宣传,实现了企业被电信诈骗案件“零发生”。
“联民联企” 高频互动
网上沟通“更加频繁”。在市公安门户网站搭建皖警为企服务“一点通”,企业可“点餐式”提出服务需求;建立“网上警企议事群”工作机制,已建立15个“网上警企议事群”,覆盖1325家企业,发送宣传涉企反诈、安保等信息3000余条;建立424个“警民议事厅”,覆盖453个社区(村),已有17.5万名群众进入警民微信工作群,开展法制宣传111409次,提醒告知63209次,化解矛盾5782次,便民服务34900次,安全防范9647次。
线下联动“更加紧密”。设立11个“为企服务警务室”,累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300余起;健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民警联系包保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包保1086家企业;召开“警企恳谈会”57场,共收集意见建议129条,已办结128条,1条意见正在推动落实。
专项互动“更加亲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增设了“护企110”专席,负责涉企报警电话接听、处置、跟盯和反馈,做到闭环运行,共接涉众涉企警情335起,向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推送警情、联动处置62起。建立了蚌埠市公安局民意中心,实行短信评警、3010110民意热线、民意调查和网上举报投诉等业务“一体化”运行机制,自6月19日运行以来,全量发送评警短信251981条,收到回复44678条,110接处警满意率为91.2%,窗口服务满意率99.41%。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下一步,市公安局将严格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为民为企服务的各项举措,不断提升公安服务质效,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