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地名,不仅仅是一组字符,或一个名称,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密码,是一方水土人文历史的见证。地名里,藏着城市的过往。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展示蚌埠优秀地名文化,蚌埠发布客户端继“溯源蚌埠”系列之后继续推出“蚌埠地名故事”,聚焦蚌埠老地名,回溯他们的“前世今生”,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蚌埠。
感知蚌埠,请从了解蚌埠的地名开始。昨天,已推出第一季第一期,《欢迎来到→青年街》(点击此标题可查看往期原文)
今天,第一季第二期,欢迎来到火车站和小南门。
『 火车站和小南门』
1915年5月,津浦铁路淮河铁路桥通车,蚌埠处在徐州与南京中间,又与淮河水路交汇,津浦路局破例设立蚌埠站。津浦铁路全线82个车站,蚌埠站始终具有重要的位置。它地处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来北往的火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头加煤加水,旅客住店休息,蚌埠就自然成为“宿站”。
老火车站 (韩金辉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最初的蚌埠站,仅有两股道,六个人,票房东西向 ,面朝北,青砖平房,红色波形瓦,一字排列着四间平房。东首那间是售票房,正面有砖垛子隔成三个门洞,方便旅客出入。进站后是个小院子, 里面还有一、二等乘客的候车室,没有沙发。下车旅客经过站房东侧席棚子搭成的出口处,从外面还可以看到给火车加水的水塔。站房西边有个简陋的花园,用木栅栏围着,还可看到乘客翻越天桥上车的情形。
车站面北的广场上,进出有些戴“红帽子”的人,专为旅客装卸和搬运行李货物。那红帽子很像太阳帽,作为搬运行业标记,后来并不天天戴在头上,仍然全揽了站上的活。火车站门前那块场地,通车初期,每天上下车的旅客并不太多,但那里却很热闹,好多小摊子,就地摆个瓦锅腔子,放个小案桌子,炸油条、炸糖糕,那油锅里的香味,飘得很远,让人没到跟前就闻到了。走动的小生意也不少,推独轮车卖布的、扛草把子卖冰糖球的、卖茶叶鸡蛋、卖香干臭干的;手提大瓦壶卖茶水的,在人窝里钻来挤去。
站里的火车头,停往站台后西南方加煤加水的地方,工勤人员经常从南面出入,在车站正门南面自然形成一个便门,被称做“小南门”。站台后用枕木作桩,拉起铁丝网,旁边是一条东西狭长的水塘。
小南门(刘永成提供,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大约1920年后,火车站南面小南门向西,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后马路”。它的西头是津浦大塘,稍南是八亩园。但是,这里与火车站广场相比,几乎是另一个情形,西边是津浦大塘,入夜一片漆黑,夏日蚊虫很多,甚至谁要开口说话,就有蚊子往嘴里钻。
小南门今貌(田万荣拍摄于2023年10月)
小南门的“后马路”,仅有一条无名土路,经过津浦大塘通向南郊。它的北端经民安里、道德街、民乐里到达电灯厂。1931年后三条街联成一条南北土路,仍从大塘东侧通向南郊。解放后1950年将土路修成柏油路,称为道德街。1966年道德街拓宽为混凝土道路,但向南到胜利路并不畅通。1982年根据市城建规划,各段道路合并为延安路,成为贯通三马路、二马路、淮河路、胜利路、涂山路,连接淮河文化广场的南北主干道。小南门渐渐消失在一片新城区之中,仅留下了地名。而当年小南门口那条“后马路”,更名为群力街,实际上,今天仍被许多蚌埠人称作“小街子”。
蚌埠站今貌(田万荣拍摄于2023年10月)
下期预告:二马路,敬请期待…
来源:蚌埠日报社
特约撰稿:郭学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市博物馆顾问)
特约供图:韩金辉、刘永成、田万荣
编辑: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