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淮海硝烟下的蚌西北阻击战—— 丰碑矗立 英魂长存

2024-01-08 19:39 蚌埠发布客户端  

2023年“七一”建党节前夕,蚌埠日报社机关编辑、采访支部与怀远县榴城镇三巷村党支部走进怀远县胡刘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蚌报融媒体记者 何沛 文/图

1948年的冬天,在怀远县陈集镇的这片土地上炮声隆隆,弹雨横飞。

75年前,蚌西北阻击战在怀远地区打响,这一场战役是淮海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14天的蚌西北阻击战,国民党军出动八个步兵师,一个战车大队,在空军的支持下,昼夜向解放军阵地进击。在解放军的顽强阻击下,国民党军前进最远者不足35公里,近者不满15公里,每日仅进展一二里至三四里,五六里不等,且伤亡甚大。在蚌西北阻击战中,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3万人,保障了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的胜利。

75年后,陈集镇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无数英勇的斗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发向上。

2023年的冬天,沿着乡间小路,迎着凛冽寒风,蚌埠日报融媒体采访团走进那段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踏上这片带着红色足迹的土地,这里正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蚌西北阻击战经过要图

寸土不让    

12昼夜浴血蚌西北

作为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淮海战役见证了许多英勇战士的光荣和牺牲。

1948年11月23日,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淮海战役总前委采取“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部署,即是“看”住驻扎在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夹”一个杜聿明兵团,一举“吃”掉黄维兵团。

当时的蚌埠辖区,是淮海战役的南线主战场,是国民党“守江必守淮”的战略防御要地。“11月28日,黄维在中野铜墙铁壁式的合围下‘突围’无望。为解救黄维兵团,蒋介石命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前往增援。”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朱学银说,12月4日,在飞机和战车的配合下,李、刘兵团集中8个师由蚌埠怀远一线越北淝河,向我军的阻击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蚌西北阻击战正式打响了!

由于敌人的疯狂进攻,我军伤亡惨重,防线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作为预备队的渤海纵队11师受命进入战场。临战前,师长傅继泽下达任务时说:“我有3个团,宁可每天拼掉一个团,也要阻击3天完成任务!”

战斗开始后,渤海纵队11师利用反突击战术,同敌人搅成一团,让敌人飞机无法发挥作用。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断了就用石头砸,三天时间,渤海纵队11师牢牢钉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把敌人阻挡在阵地前。

华野六纵十六师四十七团八连在王家集、陆家湖阻击战中荣获团司令部、政治处授予的善攻善守以少胜多奖旗。

12月9日,豫皖苏军区第1团进入包集东北小集周围的阻击阵地,一边构筑工事,一边打退李延年部的冲锋。第1团成功将其向北推进的时间延缓了一昼夜,国民党军伤亡390余人,但我军也付出伤亡200余人、失去9个村庄的代价。

阻击防线被撕开一道裂口,阻击战进入更为残酷的阶段。敌人在12架飞机、18辆坦克、两个榴弹炮群以及无数山炮、迫击炮的掩护下,潮水般向防御阵地涌来。

一寸阵地一寸血。这场寸土不让的阻击战中,反坦克班爆破手冒着弹雨爬上坦克炮塔,年轻的战士扛着用秫秸、麦秸扎成的火把包冲向敌人坦克群……

12月15日,没有坦克护卫的国民党军失去依靠,毫无斗志,前来增援的中野第2纵队第11团、第71团则发起反击收复阵地。最终,由于黄维兵团被歼灭,李延年、刘汝明所部仓皇撤退,我军取得战斗胜利。

“在这场阻击战中,战士们用生命染红了军旗,将热血和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朱学银说,战斗中部分牺牲的烈士,被怀远县支前民工用四轮车运到陈集镇永佛、陈集、大桥等村安葬。如今,这些英雄的英魂长眠于怀远县陈集镇的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

青山埋骨    

赤诚无悔护忠魂

2023年12月初,年末岁尾。数十株青松挺立,像肃穆庄严的卫兵一般环绕着怀远县胡刘烈士陵园(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里的英雄坟冢。高高矗立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华野六纵十六师四十七团八连在陆家湖阻击战中,连续作战9小时,击退国民党军多次进攻。

初冬的清晨,永佛村五名党员干部带着花束来到陵园,祭奠革命烈士。“园内安葬革命烈士133名,核实姓名的33名,无名烈士100名……”“一连连长苏书祥、战士张良信、杨书林、郭立东等100多名烈士壮烈牺牲……”永佛村党支部书记、该烈士陵园讲解员年利丽讲述着。

“小时候,经常听村里的老辈人讲,当时解放军在这里打过仗。”党员年夫臣是土生土长的陈集镇永佛村人。

“如今的和平盛世,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时刻牢记时代使命,把烈士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努力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年夫臣坚定地说。

2023年冬首场纷扬的大雪,带去墓碑上的尘灰,英烈的名字愈显闪亮。为了这一个个弥足珍贵的名字,年介涛奔走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把散落星光聚成精神火炬,把浓浓暖意注入烈属心房。

“当年掩埋烈士遗体的人员将写有烈士姓名的青砖或烈士印章放在烈士遗体旁,为后期替烈士寻亲留下了宝贵的‘标记’。”年介涛说,2010年,他志愿参与陈集镇革命遗址的普查工作,历时4个多月,前后寻访100多人次,普查出83座无名烈士墓。2013年6月,陈集镇将83座无名烈士墓迁移到烈士陵园,其间发现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或印章,复原了18位无名烈士姓名。

一个个名字,像一粒粒神奇的石子,在年介涛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暗下决心要帮这些烈士们找到家人。

仅仅凭借着当年青砖上、印章上的烈士信息,寻亲之路并不好走。多年间,年介涛总结了一套寻亲“法宝”。“查党史、军史资料,通过与淮海战役相关的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寻找信息,向当地媒体发求助信,联系相关部门甚至全国各地亲朋好友帮忙寻找或是寻找线索。”年介涛说,自己还曾花了几年时间在中华英烈网上查询环渤海地区70个县市十几万烈士名单。截至2023年底,年介涛用超乎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成功为30名烈士找到家乡和亲人,其中有27名是参加淮海战役的先烈。

无名烈士身份被确认后,怀远县相关部门就着手为他们操办立碑事宜。在新立的墓碑上,清晰刻着烈士的姓名、祖籍、生前部队番号、牺牲时间以及牺牲经过等。

孙金连,1926年生,1947年入伍,生前系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十一师十九团战士。2013年6月,移葬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北侧无名烈士公墓。2019年,年介涛为烈士孙金连成功寻亲,并复原姓名。“当年我12岁,至今我还记得哥哥孙金连参军离家时的背影。”望着墓碑上孙金连的名字,妹妹孙秀荣难掩内心激动。

岁月归山海,山海藏敬意。“立了碑后,他们的事迹可被人们所了解,烈士亲属也能找到寄托哀思的地方。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无名烈士复名,为有名烈士寻亲到底。”虽已是古稀之年,年介涛依然没有停止寻找的脚步。

红色赋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陈集镇,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在奔向未来。

75年时光荏苒,留下蚌西北阻击战红色印记的陈集镇,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淳朴的陈集人民,多年来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红色印记”不断点亮“乡村振兴之光”,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每到无花果采收季节,陈集镇无花果果园里随处可见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无花果于7月中旬成熟,可以采摘到11月底。2023年,我的无花果园就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果农年介文说。

陈集村作为陈集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年介文的致富生活,只是陈集镇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陈集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美化乡村面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冬枣、冬桃、无花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目前,陈集镇按照空间规划和成片开发方案,依托鑫犇、金河、晟犇着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农业循环基地和依托空港产业园,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乡村振兴产业园,也是返乡创业筑巢基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的初心。”陈集镇党委书记张鹏说,近年来,陈集镇以怀远县胡刘烈士陵园(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为载体,凝聚干群合力,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此汲取精神之“钙”。

立足于崭新的历史坐标之上,用好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名片、整治乡村环境,陈集镇乡村振兴更多姿多彩。“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阵地,在该陵园东侧将扩建展览馆,布设展陈展览,建立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设施,让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张鹏手指着陵园一片空地上说道。

情怀乡土,记住乡愁的陈集,正昂首向前!

■记者手记

铭记历史,比语言更有力!

在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查找了相关史实。淮海硝烟下的蚌西北阻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一幕令人热血沸腾的战役。

不同于文字,当真正踏入这片土地,蚌西北阻击战发生的地点就在脚下,革命英雄就在身边。聆听着背后的故事,整个人就好像被战火硝烟、生死离别的情感所笼罩,时而血脉偾张,时而满腔悲愤……

拂去时光的尘埃,触摸墓碑上或深或浅的名字……时间的河流呼啸而过,如果不曾走近,也不会惊叹,眼前的一个个名字、一座座墓碑,曾经是一个个带着温度的鲜活生命,他们用蓬勃的青春书写着岁月壮歌,用炽烈的热血浇开胜利之花,将短暂的生命化作永恒。

深冬时节的寒风虽刺骨,但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意。这是被解放军将士的精神与长眠的英烈忠魂所激起的暖意。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年介涛用最质朴的方式, 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硝烟远去,家园如画。陈集人民深植这片红色沃土,让风景更美、让人才回流、让村民致富……

铭记历史,比语言更有力。如此,应是告慰烈士的最好方式。

2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