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市康复医院(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凝心聚力促发展 同心逐梦谱新篇

2024-01-17 15:43

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安徽省健康促进医院、青年文明号、敬老文明号、老年康复科入选“十四五”期间第一轮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近年来,蚌埠市康复医院(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称市康复医院)获得众多掷地有声的奖项,康复类专科建设也结出累累硕果。而今,该院正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持续引领康复改革的雄心,以“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吸纳高素质人才和配备先进设备加快转型发展的胸襟魄力,不断攀登蚌埠康复类医院新的高度,致力于打造出具有蚌埠特色、一流水准的“三级康复医院”。

全市第一,成色足含金量高

喜报!市康复医院在全市的一次考核中勇夺桂冠!成色足含金量高。

近期,我市医疗机构迎来大考。市医疗保障局组织康复类医院类比考核组,对申报医疗机构康复类别等级的10家医疗机构进行考核。申报单位涵盖我市不少三甲医院,市康复医院位列其中,准入门槛高,竞争异常激烈。

据了解,本次考核分为资料审核和现场考核,过程严谨细致,涵盖五大块,分列十九项指标,从康复用房、设备、人员、专科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对医疗机构的康复类别登记进行严格考核评分。经过几轮比拼,市康复医院获得考核综合评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通过这次考核,市康复医院深刻认识到我市对医疗机构康复学科建设的重视,以及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的坚定决心。本次考核对于推动蚌埠市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资源扩容,支撑全新战略布局

为什么是市康复医院摘得桂冠?该院在康复医学领域具备雄厚的底蕴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治疗服务,因此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摘得桂冠也是实至名归。

市康复医院历史悠久,该院始建于1978年,现有新院区、张公山老院区、高新分院。目前,该院正按照“三级康复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新院区(市康复医院)坐落涂山脚下,风景优美,鸟语花香,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捷。

“我院原本以‘医疗为中心’发展,但是特长始终未得到有效发挥。”市康复医院副院长李叶刚介绍,该院中医理疗优势明显,但是在全科诊疗方面发展受限。去年,该院在进行调研时发现,我市尚无康复类专科医院。为此,市康复医院做出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同时,开辟康复类专科医院发展新赛道,在软硬件方面联合发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推进以“康复为中心”的同时,不断促进“医康融合”创新转型发展。

“我们将以建设全市首家专业康复类专科医院为目标,为全市、皖北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一流水准的康复医疗服务。”李叶刚说,该院将举全院之力推进康复学科建设,通过精耕细作,不断提高多样化、专科化的康复类医疗服务。

拥抱长三角,构筑康复人才高地

市康复医院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医院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创新发展,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构筑全新康复医疗高地。

去年6月,市康复医院开始集中发力。借着长三角优质人才资源的“东风”,坚实地回应着群众对高质量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

市康复医院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期,市康复医院从长三角引进32名康复治疗师,他们均是康复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南京、上海等地高校经过系统培训。人才从来都不够用,人才从来都不嫌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市康复医院又安排60多名医护人员前往长三角康复专科医院轮训学习,完善自我康复医疗水平。学成归来后,通过传帮带,不断向同事传递鲜活的前沿知识,促使该院整体完成康复医疗技术“进化”。

据最新统计,目前,市康复医院有在职员工360余人,有200多人从事一线的康复医疗服务。其中,一半以上在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康复医院进行过系统培训。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27人。

如今,市康复医院已迎来关键上升期,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在厚积薄发、笃行致远,各个康复专科都在铆着一股劲儿,希望抓住这个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从上到下形成服务广大群众康复需求的强大合力,势必率先迎来蚌埠康复医疗发展的“春天”。

多样化服务,打造康复“航母”

市康复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风险。同时,医院注重患者体验和满意度提升,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就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医院急性期治疗后,可以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李叶刚充满自信,近期,该院花费巨资购买各类康复设备,包括上下肢机器人、专业康复评估设备等。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适应个性化的康复需求,市康复医院全力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诊疗服务。

据了解,该院医疗设施先进,配置了近两亿元的医疗、康复设备,拥有3.0T 磁共振(西门子)、640层超高端CT机(联影)、双能X线骨密度仪(GE)、乳腺钼靶仪(豪洛捷)、数字化血管减影造影系统DSA(飞利浦)、数字化胃肠机(岛津)、四维彩超(GE)、穿刺彩超(百盛)、高压氧舱(WYC3.2D2416型)、牙科高频X射线机、口腔颌面锥型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等100多套康复诊疗设备,具备各类应急救治、康复诊疗的能力。

康复治疗大厅环境优雅,设施一流、功能齐全,是融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于一体的公共治疗平台。总诊疗区域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康复治疗大厅目前已开设11大治疗科室,有各专业高、中、初级职称的康复治疗师32人。业务涵盖:PT(运动治疗)、OT(作业治疗)、心理言语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机器人、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辅具适配等。

康复治疗大厅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医院为伤病残及功能障碍、老年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预防、评定和治疗的主要基地。以ICF理念为指导原则,遵照“医康结合、康复为主”的宗旨,按照临床——康复一体化管理模式,以“按病种实施临床——康复路径,施行规范、高效的康复评定与治疗流程,康复治疗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为指导方法。在颈肩腰腿痛、偏瘫、脑瘫、截瘫、截肢、运动损伤、骨关节功能障碍、风湿疾患、心肺功能疾患、老年病、亚健康、大小便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多个亚专业上实现康复——临床一体化,并始终坚持以患者功能为导向。

以全面康复、全程质量控制、全面数字化管理、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结合为特色,与临床早期、超早期的急救、康复治疗紧密对接,市康复医院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各类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为患者重返社会、参与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契机。

优化学科布局,适应时代需求

市康复医院注重学科建设与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高重点学科的竞争力。医院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推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该院开设了神经康复科、疼痛康复科、中医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女性康复科、儿童康复科等十余个特色康复专科。

这里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康复科,它是该院的特色科室。老年康复科以老年综合评估为诊治中心环节,以最大程度维持老年人功能独立性为核心任务,针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特点,开展老年心血管疾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老年内分泌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松、老年骨关节系统疾病等临床诊疗、护理、康复及预防保健。近期,市康复医院骨科一例90岁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儿童康复科则建有感统训练大厅、运动大厅,一对一的言语、认知训练室,作业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水疗室。女性康复科针对女性尿失禁、骨盆倾斜等疾病,均可通过康复性治疗达到明显缓解或治愈的效果。中医康复科可提供颈肩腰腿及中风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治疗工作,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及后遗症、慢支、哮喘,胃炎胃溃疡等独特优势。

为推动该院康复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市康复医院将积极与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康复医院加强交流合作。

1月6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钟山康复分院副院长李勇强,到该院指导并开展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2024年建立长期联系和合作对接机制,在康复技术与各临床专业进行深入对接、深度融合,携手努力将市康复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三级甲等康复医院。

唯一三类试点,率先执行新政

为切实保障参保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有效控制康复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促进我市康复医疗有序健康发展,市医保局主动探索开展康复类疾病住院按床日付费,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推进,初步形成以病种(DRG)为主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机制体制。据了解,作为全市首批唯一一家三类试点的康复医院,1月1日起,新政策将在市康复医院率先实施。

按床日付费指的是符合要求的病种,医保基金可以按照床位数按日结算,意在让更多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享受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1月1日起,凡是脑梗死、脑出血、颅脑外伤、脊柱脊髓损伤、中枢系统感染、四肢长骨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在发病后的120天内,均可以在该院进行连续的系统康复治疗。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床日付费标准如下:从康复之日起至30天,每人550元/天;31天至60天,每人450元/天;61天至120天,每人350元/天。

按床日付费新政策将惠及蚌埠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急性期治疗结束,生命体征平稳并需要住院康复治疗,经过评估后可享受按床日付费待遇。出院时,参保群众仅需缴纳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新政策为患者提供恢复自理能力、回归正常生活的帮助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康复治疗成本,减轻了就医负担。

市康复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率先垂范,高标准引领,利用先进的康复设备与康复技术,举全院之力为全市康复类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舒适、全方位的康复治疗服务,切实增强广大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外,市康复医院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如定期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医院还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医疗需求,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让治疗更有精度、保障更有力度、对患者更有温度、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市康复医院正在完成从专业到“专科”的华丽变身,用航母级的医疗保障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