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稳中求进势能足 谱写发展新篇章

2020-01-08 08:22 蚌埠新闻网  


跨河拓空间

1号棚户区安置房

收获瓜蒌子

蚌埠新闻网记者 庞贵军 通讯员 单鹏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新时代“高特美强”新固镇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固镇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弘扬“勇于争先、敢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时代固镇精神,深入推进“10+1”专项攻坚工程,各项工作全面进步,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态势。

经济稳中向好 活力韧劲显现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8亿元,增长12.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0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6元,增长9.8%。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举办浙大固镇首届科技成果对接会,浙江大学安徽省技术转移中心固镇工作站揭牌,东南大学与同曦环保科技公司成立抗菌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建立东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增加省级高校协同创新项目4个。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大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研发投入增长13.4%。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家,总数达3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

工业升级步伐加快。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1个,累计完成投资29.5亿元,增长45%。固镇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生物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工信部评审。年产3000吨聚乳酸产业化示范线成功投产,国内首条从葡萄糖发酵开始的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实现产业化。生物基制造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00.3亿元,增长32.5%。桂柳3000万只肉鸭冷链加工、丰原药业原料药、年产1亿米高档机织面料、热电联产二期等项目竣工,年产2万吨聚乳酸塑料示范项目、100万吨蛋白饲料、PDCPD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3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5%,增速连续2年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5.24亿千瓦时,增长54.12%。

商贸服务活力彰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8%。新增电商经营主体78个,电商交易额达到17.1亿元,增长35%。“仲兴”羊肉、“金香丝”粉丝、楚汉食品等特色农产品依托电商平台,销量大幅增加。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2.8亿元,增长35%。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家。全县贷款余额153.8亿元,增长14.2%。

改革深入推进 发展环境优化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签约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150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2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个。年产6万吨有机酸、消防机电设备等21个主导产业项目签约。协办中国机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并举办投资发展座谈会。鞋服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合作园区项目签约落户。

各项改革稳步实施。县级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推深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各项改革,31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网上办件94.6万件,网上申报办件比达84.8%。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平均提交材料压缩至2.47个,政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间缩短至1.89个工作日。全年新设立各类企业1461户,注册资本49.97亿元,增长51.2%、52.8%。全面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新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3287份。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205个,农村“三变”改革村200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深化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三医联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筹资标准等实现“六统一”。

要素资源保障有力。淮宿蚌城际铁路、五固怀高速公路、宿固高速公路、通用机场、新港码头、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固蚌高速公路项目进场施工,王庄出入口获批与主线同步建设。刘集路京沪铁路立交建成通车。开发区二次扩区工作稳步推进,新建道路管网14公里,刘集路10千伏开闭所建成使用,完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三期及中水厂一期。制订出台《固镇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降费2.7亿元。新增科创板挂牌11家、专精特新板挂牌3家。全年供应土地72宗,面积3485亩,获批土地2220亩。

农业提质增效 脱贫任务完成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总产量达65万吨。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35亿元。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0家,5家企业获市名优农产品称号。百万只肉羊项目加快推进,“固镇肉羊”入选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区,“王庄花生”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培育20强县区。新增农民合作社135家,总数达1004家;新增家庭农场108家,总数达565家;新增服务主体76家,总数达396家。全面启动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

脱贫攻坚步履坚实。聚焦“抓两业促增收”,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全年投入9.63亿元用于脱贫攻坚项目、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组织1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5284户。“农粮驿站”电商扶贫模式入选“全球110个最佳减贫案例”和“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100个案例”。开发公益岗位帮扶贫困人口就业1671人。资助贫困学生5614人次。健康脱贫补偿比达89.97%。高质量完成2257人年度脱贫任务。

乡村环境日益秀美。推进“五清一改”行动,完成改厕2万户。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粪污设施配套率达95%,资源化利用率达84%。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50户。“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通过省、市验收。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304公里、自然村通组硬化路315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一期完工,惠及7.36万人。3个省级、14个市县级美丽乡村通过验收。2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

城市建管科学 形象品位提升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编制完成《固镇县两带特色风貌规划》《蚌埠北城控规和城市设计》《南城区城市设计》等规划。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64个,完成投资76.83亿元。党校、职教中心、北城幼儿园等投入使用,浍河一桥湿地公园、环湖公园即将完工,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生态文旅小镇、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启动棚户区改造9个,完成征收改造7400户83.05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房7956套83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3101套34.6万平方米,完成回迁安置3027套33.8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有序规范。扎实推进全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着力解决流动经营户占道经营问题,建成流动摊点临时疏导区4个。在城区合理布点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4.2万米、停车位近3万个,安装非机动车引导牌150余处,有效缓解非机动车难停、乱停问题。实行查违拆违“关口前移”,加强对规划审批后违法建筑管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积极谋划杨庙、任桥等7个农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建设。蚌埠至王庄客运公交线路开通运营。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GDP能耗下降5.5%,能源消费总量增速3.2%。完成蓝天保卫战重点整治项目47个,取缔散乱污企业19家,关闭非法碎石加工企业24家。PM2.5平均浓度49.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下降10%。全县优良天数比63%,同比上升9.1%。264家中小型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浍河固镇国控断面达到Ⅳ类标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完成县城30公里雨污分流主管网建设。实施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加强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快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成片造林6528亩,森林抚育1.8万亩,新建补建农田林网19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6个、森林长廊7公里。

民生保障加强 社会和谐稳定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投入资金15亿元,高质量完成31项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8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1.23亿元。建设乡镇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6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6个,兴办社会养老机构6个。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年7200元,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8197万元、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助金3447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金988万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评产生“蚌埠好人”5名,王明英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张家丰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顺利通过首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查认定。“一述两评三议事”村情报告会实现全覆盖,商讨事项2134项。扎实开展“守护平安五大行动”,破获刑事案件580起。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立案65起,破案62起。排查各类信访矛盾纠纷1748件,化解率96%。

公共服务全面升级。高考全县本科达线总人数2521人,一本达线率18.31%、本科达线率61.47%,本科达线率在全市率先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和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使用。全县开放医疗床位2515张,增长15.4%。档案馆、博物馆完成布展设计,图书馆、文化馆即将投用。成功举办垓下古城及汉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省考古所在濠城设立考古工作站。开展大、中、小型群众文化活动126场,送戏下乡演出744场。(完)

299


跨河拓空间

1号棚户区安置房

收获瓜蒌子

蚌埠新闻网记者 庞贵军 通讯员 单鹏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新时代“高特美强”新固镇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固镇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弘扬“勇于争先、敢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新时代固镇精神,深入推进“10+1”专项攻坚工程,各项工作全面进步,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态势。

经济稳中向好 活力韧劲显现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8亿元,增长12.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0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6元,增长9.8%。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举办浙大固镇首届科技成果对接会,浙江大学安徽省技术转移中心固镇工作站揭牌,东南大学与同曦环保科技公司成立抗菌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建立东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增加省级高校协同创新项目4个。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大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研发投入增长13.4%。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家,总数达3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

工业升级步伐加快。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1个,累计完成投资29.5亿元,增长45%。固镇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生物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工信部评审。年产3000吨聚乳酸产业化示范线成功投产,国内首条从葡萄糖发酵开始的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实现产业化。生物基制造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00.3亿元,增长32.5%。桂柳3000万只肉鸭冷链加工、丰原药业原料药、年产1亿米高档机织面料、热电联产二期等项目竣工,年产2万吨聚乳酸塑料示范项目、100万吨蛋白饲料、PDCPD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3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5%,增速连续2年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5.24亿千瓦时,增长54.12%。

商贸服务活力彰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8%。新增电商经营主体78个,电商交易额达到17.1亿元,增长35%。“仲兴”羊肉、“金香丝”粉丝、楚汉食品等特色农产品依托电商平台,销量大幅增加。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2.8亿元,增长35%。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家。全县贷款余额153.8亿元,增长14.2%。

改革深入推进 发展环境优化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签约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150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个,其中2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个。年产6万吨有机酸、消防机电设备等21个主导产业项目签约。协办中国机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并举办投资发展座谈会。鞋服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合作园区项目签约落户。

各项改革稳步实施。县级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推深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各项改革,31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网上办件94.6万件,网上申报办件比达84.8%。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平均提交材料压缩至2.47个,政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间缩短至1.89个工作日。全年新设立各类企业1461户,注册资本49.97亿元,增长51.2%、52.8%。全面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新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3287份。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205个,农村“三变”改革村200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深化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三医联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筹资标准等实现“六统一”。

要素资源保障有力。淮宿蚌城际铁路、五固怀高速公路、宿固高速公路、通用机场、新港码头、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固蚌高速公路项目进场施工,王庄出入口获批与主线同步建设。刘集路京沪铁路立交建成通车。开发区二次扩区工作稳步推进,新建道路管网14公里,刘集路10千伏开闭所建成使用,完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三期及中水厂一期。制订出台《固镇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降费2.7亿元。新增科创板挂牌11家、专精特新板挂牌3家。全年供应土地72宗,面积3485亩,获批土地2220亩。

农业提质增效 脱贫任务完成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总产量达65万吨。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35亿元。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0家,5家企业获市名优农产品称号。百万只肉羊项目加快推进,“固镇肉羊”入选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区,“王庄花生”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培育20强县区。新增农民合作社135家,总数达1004家;新增家庭农场108家,总数达565家;新增服务主体76家,总数达396家。全面启动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

脱贫攻坚步履坚实。聚焦“抓两业促增收”,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全年投入9.63亿元用于脱贫攻坚项目、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组织16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5284户。“农粮驿站”电商扶贫模式入选“全球110个最佳减贫案例”和“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100个案例”。开发公益岗位帮扶贫困人口就业1671人。资助贫困学生5614人次。健康脱贫补偿比达89.97%。高质量完成2257人年度脱贫任务。

乡村环境日益秀美。推进“五清一改”行动,完成改厕2万户。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粪污设施配套率达95%,资源化利用率达84%。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50户。“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通过省、市验收。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304公里、自然村通组硬化路315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一期完工,惠及7.36万人。3个省级、14个市县级美丽乡村通过验收。2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

城市建管科学 形象品位提升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编制完成《固镇县两带特色风貌规划》《蚌埠北城控规和城市设计》《南城区城市设计》等规划。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64个,完成投资76.83亿元。党校、职教中心、北城幼儿园等投入使用,浍河一桥湿地公园、环湖公园即将完工,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生态文旅小镇、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启动棚户区改造9个,完成征收改造7400户83.05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房7956套83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3101套34.6万平方米,完成回迁安置3027套33.8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有序规范。扎实推进全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着力解决流动经营户占道经营问题,建成流动摊点临时疏导区4个。在城区合理布点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4.2万米、停车位近3万个,安装非机动车引导牌150余处,有效缓解非机动车难停、乱停问题。实行查违拆违“关口前移”,加强对规划审批后违法建筑管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积极谋划杨庙、任桥等7个农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建设。蚌埠至王庄客运公交线路开通运营。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GDP能耗下降5.5%,能源消费总量增速3.2%。完成蓝天保卫战重点整治项目47个,取缔散乱污企业19家,关闭非法碎石加工企业24家。PM2.5平均浓度49.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下降10%。全县优良天数比63%,同比上升9.1%。264家中小型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浍河固镇国控断面达到Ⅳ类标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完成县城30公里雨污分流主管网建设。实施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加强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快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成片造林6528亩,森林抚育1.8万亩,新建补建农田林网19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6个、森林长廊7公里。

民生保障加强 社会和谐稳定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投入资金15亿元,高质量完成31项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8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1.23亿元。建设乡镇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6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6个,兴办社会养老机构6个。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年7200元,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8197万元、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助金3447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金988万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评产生“蚌埠好人”5名,王明英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张家丰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顺利通过首批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查认定。“一述两评三议事”村情报告会实现全覆盖,商讨事项2134项。扎实开展“守护平安五大行动”,破获刑事案件580起。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立案65起,破案62起。排查各类信访矛盾纠纷1748件,化解率96%。

公共服务全面升级。高考全县本科达线总人数2521人,一本达线率18.31%、本科达线率61.47%,本科达线率在全市率先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和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使用。全县开放医疗床位2515张,增长15.4%。档案馆、博物馆完成布展设计,图书馆、文化馆即将投用。成功举办垓下古城及汉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省考古所在濠城设立考古工作站。开展大、中、小型群众文化活动126场,送戏下乡演出744场。(完)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