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到了,蚌埠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的城市,不少地名含有“龙”的元素。这些藏“龙”之地,大家都听说过吗,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传说吗?
蚌埠发布特别策划“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邀请蚌埠历史人文学者一起探寻这些“龙”地名背后的故事,该系列分为五期,将陆续讲述五个“龙”地名故事,自龙年伊始(年初一)至年初五,每天一期,以飨读者。欢迎小伙伴们在微信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此前,我们发布了“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系列第一期:龙子湖。寻“龙”,第一弹…;第二期:双龙山。寻“龙”,第二弹…;第三期:龙珠泉。寻“龙”,第三弹...
今天
请看“蚌埠地名故事·寻龙记”
第四期:龙河路
龙河路
龙河路是蚌埠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治淮向东部拓展城区而开拓的一条新路。1954年淮河遭遇特大洪水,原有老城区圈堤向东延伸到曹山脚下,第二年建成后,又经反复加固,经过历年洪水考验,安然无恙。经过治理后的龙子河下游西岸,1955年在治淮路延伸的同时,开始修建在肉联厂对面凤阳路与治淮路之间的南北小路,初定名为“东岗六路”。最早迁入这里的村民,利用这里水利方便的条件,成为城郊雪华公社的市东蔬菜大队。在这片湖洼地安居乐业的村民,称这里是“幸福村”,马村桥也更名的“幸福桥”。因这条路与龙子河下游平行向北,1982年8月沿用了东岸“龙河集”老地名,改称为“龙河路”,它全长800米,路宽28米,为沥青路面。
幸福村(田万荣拍摄于2018年12月)
“龙河路”沿用了历史上“龙河集”的古地名,是个很有历史影响古集镇。据民间传说:约在明代洪武年间,龙子河北端入淮口像个港湾的地方,不仅舟船易于停泊,在南口还有座小桥,是蚌埠通往长淮的古道。龙河集南部,尽管有大明沟、鲍家沟流入淮河,但不论旱季或雨季,东西的车辆人流都能由此通过。在这样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为适应停泊的水上人家以及周边附近群众的需求,便有买卖出现,自然形成了一个小集。久而久之,随着市场贸易的扩大,四面八方的客商也常来此做生意,取名为“龙河集”。
龙河路菜场(田万荣拍摄于2014年1月)
以龙河集为主体的居民,大户主要有左、唐、刘等,其他姓氏都为小户人家。马村回族先祖曾有部分居住在龙河集附近。他们好骑马射箭,练功习武,不畏强暴,以防封建官吏的压迫……他们原是从山西喜鹊窝迁徙而来。原先所居地势低洼,因常受水灾,都转移到马村庙以南高地上去聚居。但居住龙河集的生意人,都因历来水患无常,权作临时经营之计,一般都是茅庐草舍的泥巴墙。虽常遭水毁,仍然容易修复。
太平天国时,洪秀全领导起义军,开展反清斗争,因清军败退,这里生灵涂炭,龙河小集从此灰飞烟灭。津浦铁路经过蚌埠后,随着蚌埠至长淮卫之间的道路通畅,人流增多,小集显露复兴的苗头,随着人口的再次集聚,先后有胡姓、周姓、杨姓在此落户,他们的原籍亲朋好友又有陆续来此落户,集市贸易就有所恢复。由于抗日战争开始,蚌埠被日军占领,四处设卡,龙河集本为市东咽喉之处,日伪军警宪兵戒备森严,龙河集居民亦随之各奔他乡。
龙河路(田万荣拍摄于2014 年1月)
龙河古集虽然消失在历史中,而今的龙河路,半个世纪多以来,始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条路的南段开辟为农贸市场,北头因当年兴建肉联厂时,一度成了建筑工地,又称为肉联厂的“北工地”。上世纪90年代,位于肉联厂附近的蚌埠玉雕厂改制后,蚌埠发展了多处玉器制作和经营区。龙河路北头的“北工地”又成了制作经营玉器的专业点。以蚌埠“龙河玉器”的品牌而闻名省内外,为蚌埠这座珍珠城增添了珠光宝气。
龙河路(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