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不仅仅是一组字符,或一个名称,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密码,是一方水土人文历史的见证。地名里,藏着城市的过往。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展示蚌埠优秀地名文化,蚌埠发布继“溯源蚌埠”系列之后继续推出“蚌埠地名故事”,聚焦蚌埠老地名,回溯珠城的“前世今生”,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蚌埠。
感知蚌埠,从了解蚌埠的地名开始。目前,已推出第三季第一期,我在老船塘,等你…;第二期,我在六股道,等你…;第三期,我在中山街,等你…
今天起推出第三季第四期,欢迎来到篾匠街。
篾 匠 街
篾匠街(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蚌埠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供)
篾匠街是蚌埠铁路开通前就出现的一条行业街市。1910年之前,怀远、凤阳一带篾匠,得知蚌埠将要成为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捷足先登,来到蚌埠。篾匠这个行业,与其它行业明显不同,它的原料来自大别山及皖南毛竹,通过水运到蚌埠,取料要靠近码头;经营不能离街市太远,便于销售;必须独立成行业街市,因生产过程要劈开毛竹,占地面积大,这一行业很难与其他行业相邻,因此,他们抢先来蚌埠选择地方开业。当时街市没成,蚌山北侧还是一片荒凉空地,离老大街码头又不太远,恰好适合篾匠落户开业。几年后,随着老大街、二道街形成,大马路雏形刚出现,无论是当时的蚌埠人、附近农民,或做生意要带回头货的人,都慕名来此购买竹器。同时,又有些沿淮人家,通过投亲访友,送子弟来此学艺。“篾匠街”的名字渐渐声名鹊起,至于后来它被命名为“中兴街”,却没有复盖篾匠街地名。
篾匠街(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蚌埠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供)
篾匠街全长约几十米。竹器活由三部分组成:长年做蒸笼;按季节做些竹器产品,如夏季做凉床,秋季做筢子,冬季做油篓、筐、篮子等;接受顾客邀请,给他们搭凉棚等外活,原料主要用皖西和皖南的竹子。这些竹子并不是直接从山区采购,而是从宋家滩竹木行进货,多是赊账,产品销后付款。蚌埠篾匠街的竹器虽不如南方细巧,但篾匠们的技术较全面,品种较多,约有100多种,分为筐、篮、筢、篓等,批量数量也大。其销路从来都是往北不往南,主要销往山东、河南一带及附近的农村市场。
篾匠街今照(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3月)
抗战以前,篾匠街只有十四、五户篾匠,到解放初已有四十余户。篾匠都是门面房,居住带做生意。少部分人家仅搭一个小竹棚,白天撑起来做雨搭,夜晚放下做门扇。街北段紧靠大马路的店铺,容易揽生意,一般资本略大,用帮工、带徒弟也多,店老板不用亲自干活。街南段的店铺生意差,资本小,帮工,店老板要亲自干活。冬季是竹器生产的淡季,其余季节均为旺季。各店所编的竹器都挂在凉棚上,引人注目,以便于顾客选购。有的甚至把产品堆到路中央。竹器活收入一般还是不低的。生意清淡时,街南段生意差,资金周转不灵,他们被迫在夜晚,把白天卖不出去的货,压价让给街北段的老板们。当然,兑货件是不容易的事,还要看街北段老板们的脸色。兑不出去,只好借印子钱或赊粮度日,待旺月生意好时还账。店铺里,帮工的境遇就更差了。每年五月初五、中秋节、春节,为帮工的三个结账日。到生意淡季,帮工帮不成,就靠卖烤红芋和油条,做些小生意来糊口。
篾匠街今照(郭学东拍摄于2024年3月)
篾匠街在蚌埠最早形成了一套行规。投师学徒有三种情况:一,门里出身;二,投亲戚学艺,三,依靠保人介绍。投师学手艺有一套繁琐的规矩。进门首先要给师傅磕头,然后进店试学一段时间,师傅看不中的要辞退。若师傅同意留下来,还要写“投师帖”,请一桌客,置一壶酒四个菜。所请的是老板、师傅、保人、家长。请客的费用,由徒弟和老板各出一半。“投师帖”条件一般比较刻薄:学徒后生病、死亡与老板无关,若偷老板的东西而逃跑由保人负责赔偿;学徒期限三年,其间要留和尚头或平头,衣服不准有口袋;老板只管吃饭、洗澡、剃头,其余自理;要帮老板家刷锅、带孩子、干杂事;在店里,要上下门摆货,学徒期满后,还要谢师一年,再白给老板干一年活,以表“谢意”。然后还要请老板、师傅、保人以及篾匠街的头面人物吃饭,所办酒席的费用全部由学徒出。当然,酒席规格要在中等以上,这样方可拿到“出师帖”。从此,可去任何地方独立开业。
篾匠街今照(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3月)
篾匠街的篾匠分为凤阳、怀远、正阳三帮。设有公会,推举产生二位会长,四位委员,一位秘书,每家都是会员。会长和委员实行义务制,而秘书的开销则从加工手续费中提取。竹器公会的职能,配合蚌埠市商会领取营业执照;负责联系订货加工;每季收会费二、三角钱。公会负责处理本行会员事宜。每年阴历七月初二有个“烧香会”,参加的工匠不仅有篾匠,还有木匠、石匠、瓦匠、扎纸匠、画匠和油漆匠。“烧香会”很是热闲,匠人们敲锣打鼓结队去鲁班庙(在老地委一带),“拜鲁班”。匠人们到后按老板、工匠、弟子的顺序烧香、放炮、磕头,然后“抬石头”会餐。酒席上要“盘道”,木匠先开口:“做个大桌四方方,放在堂屋正中央。”篾匠接上:“削双筷子圆又方,放在你的脊梁上(指桌面),好酒好菜我先尝,剩菜汤水落在你身上。”木匠愤愤不平:“篾匠的锯把还要木匠做!”篾匠对答:“做锯把下料先划线,划线纤子还是篾匠削给你的。”木匠依然不服:“反正你离不开木匠。”而篾匠却说:“锯把我用竹竿做。”
果然如此,篾匠所用锯把一般都是用竹竿自制。依照这种“盘道”结果,篾匠排到各工匠之首,篾老匠的“老”字,有工匠老大的意思。木匠只能第二,石匠第三,泥瓦匠第四,还有油漆匠、扎纸匠等等,只能跟着后面排吧。
解放后,篾匠街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950年,蚌埠发大水,篾匠街生意萧条,各店老板乘机将帮工、学徒撵走。正当篾匠生活无着之时,市人民政府一面及时发放大米、食盐给予救济,一面帮助失业人员搞生产自救。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和1951年两年期间,篾匠街曾享受救济的有37人。安排临时工作的有24人(包括家属纳鞋底11人)。1950年底,政府贷给大米三千斤,帮助建立了我市第一个竹器生产自教组(原址:宋家滩,后迁往六股道)。1955年,在篾匠街成立了第三竹器社。1957年底,第一竹器社和第三竹器社又与其他两个合作社合并,在施家洼成立地方国营蚌埠竹器厂。其中,篾匠街的篾匠约占该厂人数一半左右。1966年,中兴街因篾匠行业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名“支农街”。仅保留两个竹器门市部。随着手工业管理局宿舍和服装公司大楼的兴建,两个竹器门市部也被挤掉了。至此,篾匠街已名不符实,篾匠们也大部分改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搞活经济的政策给篾匠街带来了新生,各种竹器产品重新出现在篾匠街头。1980年,篾匠街成立了民办青年勤俭竹器厂,由退休老篾匠和部分待业青年组成。另外有两户篾匠被批准个体经营。许多单位和群众来此街订货加工、购买竹器。
篾匠街今照(田万荣拍摄于2024年3月)
随着塑料制品走进人们生活,农业实现机械化,竹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篾匠街以靠近老城区的地理优势,变成美食一条街。
下一期:米坊街,敬请期待…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郭学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市博物馆顾问)
特约供图:蚌埠市城建档案馆、郭学东、田万荣
感谢蚌埠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大力支持
编辑:徐捷